高一生物 植物的礦質營養教案
存在形式
離子
不穩定化合物
穩定化合物
移動情況
容易轉移
可以轉移
不能轉移
利用情況
反復
多次
一次
缺乏時受
癥部位
老組織
老組織
幼嫩的組織
元素舉例
k
n、p、mg
ca、fe分析:(1)有些礦質元素進入植物體內仍然以離子形式存在,易于轉移,能被植物體再度利用。若缺乏該類礦質元素時,就會從衰老的組織轉移到幼嫩的組織。如k元素。(2)有些礦質元素進入植物體內以后,形成不穩定的化合物,這些化合物分解以后釋放出來的礦質元素又可以轉移支其他部位,被植物體再度利用。如,n、p、mg等元素。(3)還有一些礦質元素進入植物體內以后,形成穩定的化合物,不能被再度利。如,ca、fe等元素。四、合理施肥資料介紹:在農業生產中,由于土壤中的養分不斷被作物吸收,而作物的大部分產品被人們所利用,田地里的養分就逐漸不足。因此,施肥就成為提高作物產量的一個重要手段。要增產不僅要有足夠的肥料,而且不要合理施肥。學生活動:在教師的引導下,結合課本中圖3-12和圖3-13思考以下問題:1、 如何理解適時、適量地施肥?2、 在施肥時是否越多越好?3、 施肥過多有什么影響?師生歸納:1、適時、適量地施肥應根據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長時期和需求給予適量地施肥。2、施肥過多會造成土壤溶液的濃度升高,若高于根細胞液濃度時,根細胞不能吸水,甚至失水。不但不能促進作物的生長,反而使農作物發生萎蔫現象,甚至死亡。3、礦質元素只有溶解在水里才能被根細胞吸收,所以在施肥的同時要合理灌溉。4、 施肥過多,特別是化學肥料,會造成土壤板結,破壞生態環境。綜上分析,合理施肥就是根據植物的需肥規律,適時地、適量地施肥,以便使植物體茁壯成長,并且獲得少肥高效的效果。五、無土栽培學生活動:在教師的指導下,歸納總結無土栽培所利用的原理及其優點。原理:指利用溶液培養法。優點:(1)全年都可以栽培,并且產量高。(2)節約水肥,產品清潔衛生,有利于農作物栽培的工廠化和自動化。(3)沙灘地、鹽堿地、海島地以及樓頂、陽臺等不適宜栽種農作物的地方,都可以進行無土栽培,擴大了農作物栽培的范圍和面積。[知識鞏固]1、某菜農移栽大白菜,由于缺乏某些礦質元素而出現了枯心現象,大白菜最有可能缺少的礦質元素是( ) a、n、p b、ca、fe c、n、k d、p、mg2、植物體內可以被重復利用的礦質元素是( ) a、c、h、o b、n、p、k c、n、mg、fe d、n、k、o3、為了促進根吸收礦質元素,農田常采取的措施是( ) a、常疏松土壤 b、多噴灑農藥 c、高濃度施肥 d、大量的灌溉[結課] 礦質代謝和水分代謝是植物體生命活動中的兩大代謝,二者的起始都是通過根從土壤吸收而來的,他們的吸收部位相似,運輸途徑相同,但是它們的吸收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礦質元素的吸收是一個主動運輸的過程,需要載體和能量,而水分的吸收是滲透作用,需要半透膜兩側溶液有濃度差。八、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