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的基本結構
【本章總系統】
【各節分系統】
第1節 細胞膜──系統的邊界
表3-1-1【實驗】體驗制備細胞膜的方法:
實驗原理
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無細胞核和各種細胞器,以這樣的細胞作為實驗材料較為理想。將其放入清水中,細胞會吸水脹破,細胞內的物質流出,可得到純凈的細胞膜。
目的要求
體驗用哺乳動物紅細胞制備細胞膜的方法及過程。
材料用具
豬(或牛、羊、人)的新鮮的紅細胞稀釋液(血液加適量的生理鹽水),
蒸餾水,滴管,吸水紙,載玻片,蓋玻片,顯微鏡
方法步聚
步驟
操 作 方 法
現 象
制片
用滴管吸取少量紅細胞液,滴一小滴在載玻片上,蓋上蓋玻片,制成臨時裝片,在高倍鏡下觀察。
在視野中觀察到正常的紅細胞。
加蒸餾水
在蓋玻片一側滴一滴蒸餾水,在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注意不要把細胞吸走),持續觀察細胞的變化。
近水的部分紅細胞體積增大,很快細胞破裂,內容物流出。
表3-1-2 細胞間信息交流的方式:
方式
內 容
舉 例
物質傳遞
通過細胞分泌物與靶細胞膜表面的受體結合,把信息傳遞給靶細胞。
細胞分泌的激素隨血液到達全身各處,與靶細胞表面的受體結合,將信息傳遞給靶細胞。
接觸傳遞
相鄰兩個細胞的細胞膜接觸,信息從一個細胞傳遞給另一個細胞。
精子與卵細胞之間的識別和結合。
通道傳遞
相鄰兩個細胞之間形成通道,攜帶信息的物質通過通道由一個細胞進入另一個細胞。
高等植物細胞之間通過胞間連絲相互連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第2節 細胞器――系統內的分工合作
表3-2-1 細胞器:
細胞器
分布
形 態 結 構
成 分
功 能
線粒體
動植物
細胞
形態多種多樣,有短棒狀、圓球狀、線形、啞鈴形等。雙層膜,詳見第5章第3節。
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是細胞的“動力車間”。
葉綠體
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
綠色、扁平的橢球形或球形。雙層膜,詳見第5章第4節。
植物細胞的“養料制造車間”和“能量轉換站”。
內質網
動植物
細胞
由單層膜連接成的網狀結構。
是細胞內蛋白質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質合成的“車間”。
高爾
基體
動植物
細胞
具有單層膜結構的細胞器
主要是對來自內質網的蛋白質進行加工、分類和包裝的“車間”及“發送站”。
核糖體
動植物
細胞
無膜。有的附著在內質網上,有的游離分布在細胞質基質中。
是“生產蛋白質的機器”
溶酶體
單層膜
內含多種水解酶。
是“消化車間”,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吞噬并殺死細胞內的病毒和病菌。
液泡
主要存在于
植物細胞
單層膜,內有細胞液
含糖類、無機鹽、色素、蛋白質等。
調節植物細胞內的環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細胞堅挺。
中心體
動物
低等植物
由兩個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其周圍物質構成。
與細胞的有絲分裂有關。
表3-2-2【實驗】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和線粒體
實驗原理
葉肉細胞中的葉綠體散布于細胞質中,可在高倍鏡下觀察到它的形態和分布。
健那綠染液可使活細胞中的線粒體呈現藍綠色,而細胞質接近無色,可在高倍鏡下觀察到生活狀態的線粒體的形態的分布。
目的要求
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線粒體的形態和分布。
材料用具
詳見教材相關內容。
方法步聚
葉綠體的觀察
制作蘚類葉片臨時裝片
在潔凈的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鑷子取一片蘚類的小葉,或者取菠菜稍帶些葉肉的下表皮,放在水滴中,蓋上蓋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