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第1節雜交育種與誘變育種
提問: 1、第二代中的高產抗病品種能代代相傳嗎? 2、怎樣才能得到可以代代遺傳的優勢品種? 由此可見,雜交育種是將兩個或多個品種的優良性狀通過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經過選擇和培育,獲得新品種的方法。 學生閱讀教材p99相關內容了解我國在雜交育種方面的成就。 [思考與討論]雜交育種只能利用已有基因的重組,按需選擇,并不能創造新的基因。雜交后代會出現分離現象,育種進程緩慢,過程復雜。有沒有更好的育種方法來彌補這些缺陷呢?二、誘變育種 學生閱讀教材p100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什么是人工誘變育種? 2、人工誘變有哪些方法? 3、人工誘變育種的原理是什么? 4、人工誘變育種有什么優點?有什么局限性?如何克服這些局限性? 5、我國在人工誘變育種方面有哪些成果? 教師總結歸納。(三)總結 雜交育種 誘變育種 多倍體育種 單倍體育種 處理 雜交 用物理、化學因素處理生物 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 花藥離體培養 原理 通過基因重組,把兩個親本的優良性狀組合在同一個后代中,從而產生符合要求的新類型 用人工方法誘發基因突變,產生新性狀,創造新品種或新類型 抑制細胞分裂中紡綞體的形成,使染色體的數目加倍后不能形成兩個細胞 誘導精子直接發育成植株,再用秋水仙素加倍成純合子 優缺點 方法簡單,容易操作,不能創造新的基因,育種過程緩慢,過程煩瑣 能提高變異的頻率,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狀,變異性狀較穩定,可加速育種進程。有利變異少,需大量處理供試材料,誘發突變的方向難以掌握,突變體難以集中多個理想性狀 器官較大,營養物質含量高。發育延遲,結實率低 自交后代不發生性狀分離,可縮短育種年限(2年)。方法復雜,成活率低 實例 小麥高莖(易倒伏)抗銹病的純種與矮莖(抗倒伏)易染銹病的純種進行雜交,培育出矮莖抗銹病小麥品種 青霉菌經x射線、紫外線照射以及綜合處理,培育出青霉素產量很高的菌株 三倍體無子西瓜,八倍體小黑麥 抗病植株的育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