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第一章第一節 結構與穩定性
一、課題: 第一單元第一章第一節 結構與穩定性
二、課型: 新授課 三、 授課人: 青島五十八中 孫公剛
四、教學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單元內容屬于《技術與設計2 》的第一個主題,該單元總的設計思路是:認識結構——探析結構——設計結構——欣賞結構,“結構”和“設計”共同構成本單元兩個核心概念。而結構的穩定性又是結構的重要性質之一,結構體現了空間的概念,因此,本節內容在《結構與設計》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教材通過馬上行動、案例分析、探究、小試驗及閱讀等手段引導學生理解結構的穩定性、探究影響結構穩定性的主要因素、分析結構與功能的關系,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對結構的基本概念有更深的認識,而且也為以后結構的強度、結構的設計等奠定了良好基礎。
2、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第一節“常見結構的認識”的學習,對結構的概念,結構的受力、及結構的一般分類有了初步的認識,對哪些主要因素影響結構的穩定性和強度會產生興趣,也有了一定探究的欲望。因此采用激趣法,合理引導,通過典型案例、小試驗、多媒體手段等方法,學生完全能夠達到本節內容的學習目標。
五、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理解結構穩定性的概念
。2) 技能目標 能通過技術試驗分析影響結構穩定性的主要因素并寫出試驗 報告
(3) 情感目標 通過分析討論等方法得出結論,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主動參與意識,體驗學習樂趣。滲透安全教育、德育教育。
六、教學重點、難點及技術點
1、重點 分析影響結構穩定性的主要因素
2、難點 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實際案例
3、技術點 探究結構形狀與穩定性的關系
七、教法設計
一開始采用激趣法,通過視頻資料介紹今年夏天我國東南沿海地區遭受臺風襲擊很多結構受到破壞,再結合不倒翁演示試驗,引起學生對影響結構穩定性因素的興趣。接下來結合生活事例,借助于學生動手試驗,引導學生探究影響結構穩定性的主要因素。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八、教學資源
多媒體 不倒翁 礦泉水瓶 熟雞蛋 軍棋 陀螺等
九、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導入新課
【師】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結構是指事物的各組成部分之間的有序搭配和排列。從力學角度來說,結構又是指可承受一定力的架構形態,它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狀和大小改變的力。
【師問】那么,根據物體的結構形態,結構一般分哪幾種類型呢?
【生答】實體結構、框架結構、殼體結構
【視頻錄像】今年夏天,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接連遭受“派比安” 、“格美”、 “桑美”等臺風襲擊,臺風中心所到之處,一片狼藉,很多結構受到破壞,這是因為當結構受到外力作用時,原有的平衡狀態被打破而出現的不穩定現象。
【大屏幕】展示四幅圖片
然而臺風過后,部分結構卻完好無損,這又說明,有的結構穩定,有的結構不穩定!稣n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