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節 了解流程
第二步:布種——要先整地,馬鈴薯要起垅;(甘蕉要開溝)。
第三步:掩種——用土把種子埋起來,保護種子不受侵害。
師:(提問)花生的播種流程如何?
生:剝種(剝去外殼),布種,掩種。
師:(問)在以上播種過程中,各個階段(環節)能否交換進行?(組織討論,交換見解)
學生討論各環節能否交換進行,交換見解,老師最后說明。
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p39[實例2-2]沖印照片工作流程分析沖片階段和印像階段各經歷哪些過程。
生:閱讀課文后得到如下過程
(映出)沖片:感光膠片——底片
拍照曝光(得到潛影)——顯影——定影——底片
印像:底片——照片
曝光——顯影——定影——照片
(映出)二、流程的含義——兩個實例的小結。
引導學生閱讀p39相關教材內容。
生:閱讀相關教材后能知道不同的活動內容,卻具有相同的兩大關鍵點即環節與時序。
(映出)o過程的全部,包容若干個小過程,即環節;o過程的經歷中,各環節按一定的時間順序先后出現、完成,這種時間順序稱為時序。如:先切種----->再布種----->后掩種;先顯影----->再定影----->先沖片----->后印像等。
具有以上兩大特征(關鍵點)的過程,即若干環節隨著時間的變化依序完成的進程流,稱為流程。
師:為什么要學習進程流,這是因為在日常生活中,生產和工作學習中我們會遇到多個流程問題。而流程就是和時間,目的直接相關的。如何用較短的時間去完成一項技術工作,顯然是我們應該去追求的結果。同時,流程又是由環節組成的,不同的環節又有自身的任務,怎樣改進環節,提高質量,又是我們應該追求的,也就是說學習和研究流程目的是提高效率和提高質量的保證。有了科學合理的流程可依,完成各種活動和工作任務,都將會進展得更快、更好。
(課堂技術活動)p40試一試活動,各小組討論,交換意見。
(映出)試舉出幾個例流程,并找出流程中的環節和時序說明這些流程完成了什么樣的任務進程?
如神六飛天流程。
發射升空-----> 進入軌道----->在軌道運行----->離開軌道----->回到地球
又如:辦好一期黑板報的流程中有哪些環節?這些環節應如何出現完成?各環節能否交換進行或同時進行。
生:討論上題,并交換意見。
作業:(1)將課堂上的試一試活動寫出書面報告。
(2)預習下一節課教材內容:流程分析
教學反思:
這節課是順著教材內容和學生熟悉的實例相結合實施教學、能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積極參與互動、討論和學習。一開始通過拆裝筆活動引入課題時就激起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利用課件映出課題及知識點和問題,并在課堂上盡量舉出同學們熟悉的一些流程案例,促進同學們積極參與討論流程的內涵及流程對學習、生產的意義。真正讓學生由對流程的膚淺認識提升到理論水平上來。
課后總覺得上課模式沒有突磚傳統的習慣。再就是讓學生閱讀教材與討論問題時一定要掌握好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