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的一般原則
六、教學資源準備
1. 往屆學生發明創新作品。
2. 準備一些實物,圖片。
3. 一些自行設計的教學工具包。
七、教學程序設計:本節課三大環節:
一、激發興趣 導入新知
1、什么是創新?創新的重要性?
2、創新技法中的常用方法
3、分析、討論、總結
二、師生互動 精細講解 小組討論
1、實用原則
2、實用原則的應用
三、小組合作 親身實踐 個性化輔導 學以致用
1、美觀原則的內涵及適用范圍
2、學以致用:運用創新原則、實用原則進行設計及總結
序號
教學內容
教師引導
學生活動
1
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內容:
創新原則
創新技法:
組合法
時間: 7分鐘
啟發性引導,層層引入。
1.啟發學生思考設計的重要性
2.設計中創新的意義 創新是設計的核心
3.實物展示:
自動吹風凳 卷尺圓規
4.師生互動 學生回答
1.聽講、思考 理解創新的意義和豐富內涵
2.組合法:簡單例子:鏡子+桌子=梳妝臺;攝像頭+手機=帶攝像功能的手機;拖鞋+受點同=帶攝像功能的手機;
來自本校其他學生的創新設計:凳子+風扇=吹風凳;卷尺+圓規=卷尺圓規;
2
案例激發
自主探究
內容:改進法
功能拓展法
內容:時間:6分鐘
1.用例子導入改進的設計為生活帶來便利
2.改進膠水瓶的設計
案例說明:它是利用直角三角形斜邊大于直角邊的原理,改變原有膠水瓶不合理的結構。使用時可以用刷子蘸膠水,一直到把膠水用 干凈為止,克服了普通膠水瓶膠水快用完時,小刷蘸不著膠水,有些膠水就不得不浪費掉。所以這種“新型膠水瓶”比起其他膠水瓶來,就先進多了。
3.案例分析:用冰取火
冰能輸送汽油
1.觀看圖片,聽講 思考
2.案例討論:以下作品來自本校學生
月亮枕:結構改變,成為了新作品,具有新的功能;
觀察可記數藥瓶,體驗結構改進的作用;
體驗左手寫字筆
3.小節功能改進法
4.聽講、理解、分析:
將冰做成一面凸透鏡,用它來聚日光,可以取火;
南極科考隊成員用冰的凝結特性,做成“冰管”來輸送汽油。
3
進一步剖析
段落小節
創新是思維的
無止境,但在實際
應用中受到一定的
限制
內容:小節創新原則,
引入實用原則。
時間:5分鐘
1. 創新要在適度的范圍內才會取得好效果
案例分析:北航教授設計的自行車多了一個靠背,但是實際上并沒有多大的用途,反而阻止了前進的速度。
1.聽講 思考。
2. 觀看圖片,案例討論,理解:新是思維的無止境,但在實際應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3.實用原則:
碳酸飲料瓶子的設計;
洗滌用品的瓶口設計;
便攜式物品的便利。
4
小組合作
親身實踐
內容:設計并制作,
在實踐中體驗創新原則和實用原則
時間:15分鐘
發給學生工具包,利用現有的工具和材料,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并做出一個小作品,服務于我們的學習生活。具有一定的創新性或實用性。
1.明確制作目標,形成小組,合作探究,共同設計與制作,
5
小組交流
歸納總結
內容:原則之間
的聯系
時間:8分鐘
1.設計制作小組交流設計體驗,討論,小節。
2.引導學生梳理本節內容,進行歸納,回答學生提問。
1.觀看圖片,積極討論
2.歸納設計的創新 實用 經濟 討論總結原則之間的相互聯系 相互制約 導入新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