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的構思方法
秦雪平
教學目標:
1、能就具體的設計任務進行一定的設計分析;
2、能根據設計要求選擇合適的材料或標準件;
3、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個性、交流能力及開放性、創新性思維能力。
教材分析:
《方案的構思方法》(第五章第一節)在教材中的位置是位于第四章《發現與明確問題》之后,屬于設計的一般過程的具體教學,在教材中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是第二章中人機關系、第三章設計的一般原則在設計過程中的具體運用。
教學內容分析:
方案的構思及其方法是整個技術產品設計過程中的關鍵部分,它與“發現問題、明確問題”,“設計圖樣的繪制”,“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技術產品的使用和保養”等組成設計過程的整體。本章所講的內容都是在思維層面上的,對學生的思維提出挑戰,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現創造力的機會。“方案的構思方法”一節包括三部分內容即設計分析、方案的構思方法和方案的比較和權衡。對設計分析的教學著重以引導學生能從多方面考慮產品設計所涉及的因素為主,并抓住主要因素進行設計分析。也就是緊扣“物”、“人”、“環境”三者關系,從這三方面對臺燈進行設計分析。
學情分析:
學生剛學過了設計的一般過程和設計的一般原則等內容,并有一定的繪圖能力,因此讓學生在課堂上用做圖的方式把構思方案呈現出來。
教學策略:
1、利用多媒體展示各種款式的臺燈,設計產品所需要的主要標準件。(圖片)
2、利用一位農村學生自己設計的簡陋臺燈,再深入學習設計分析思路。(實物)
3、課的引入采用了一位農村學生自己設計的簡陋臺燈的形式,并將這一作品作為一條主線索貫穿于整個內容。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1、 情景導入:介紹一系列精美的設計作品,激發學生的興趣。
2、 展示一位來自農村學生做的作品----臺燈。分析這一作品從而導出產品設計的三要素。
由竹子、節能燈泡及電線組成,很簡單,甚至可以用“簡陋”一詞來形容,但不可否認它是一盞臺燈。因為他具備了臺燈的最基本功能-----照明,且安全性較好,選用的材料(竹子)是絕緣體,不易導電又環保。同時,在制作工藝上也較容易,成本較低。
當然,它也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插上電源,觀察臺燈,找出不足之處。
從我們使用者的角度來看,發現哪些不足之處?(由學生思考作答,老師點評)
如:光線不柔和;高度無法調節;沒有開關直接控制,每次使用時都得插上插座,使用后又得從插座上拔下來,即不方便也不安全;不時尚,有點土;沒有個性等等。
而對于產品本身,也就是這盞臺燈,它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造型、功能較單一。
當我們在不同的環境下使用時,根據不同的環境,無法調節它的亮度及高度,底座也不穩定。
我們這位同學在設計這盞臺燈時出現的這些漏洞,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從設計到制作過程時間比較短,如果再多給些時間,也許會做的更好;第二,沒有系統地考慮到我們使用者在不同環境下使用這盞臺燈時對它的需求。換句話說,就是沒有處理好使用者、產品本身、使用環境三者之間的關系。也就是我們在進行產品設計時,需要考慮的產品三要素:“人”、“物”、“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