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的構思方法
通用技術載體與新課程——(蘇教版)第1課時教學案例(夏嵚崟)高中新課程改革倡導學習方式的改變,提倡師生的對話與協商,合作與交流。如何將新課程的理念具體落實在課堂教學中,是教學實驗中值得探討的問題。本人在通用技術課堂內做了一些嘗試,有一定的體驗。
那一堂課,教學內容是《技術與設計1》(蘇教版)的《方案的構思方法》第1課時,《方案的構思方法》在教材中的位置是位于第四章《發現與明確問題》之后,屬于設計的一般過程的具體教學,在教材中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是第二章中人機關系、第三章設計的一般原則在設計過程中的具體運用。第1課時是要讓學生了解設計的一般過程中的設計分析,并以臺燈為例,說明設計分析的基本思路,在臺燈的各個部件的設計分析中使學生熟悉設計分析的基本思路。那一堂課,本人并不是要求學生掌握有關設計的課本知識,而是希望以設計分析為載體,在通用技術課堂實施新課程理念。
“xx年,那年你大學畢業,你拿著你的畢業文憑,帶上你的設計計劃書,進入某大公司應聘,經理拿起你的計劃書問:‘請問你的計劃書由哪些部分組成?’”。
(生角色扮演)“我的計劃書包含了問題的研究、發現過程,我的想法、方案……”。
“請一位同學當一下經理,給他評價或說點什么。”
(生角色扮演)“嗯,你的方案和設想……”
看到學生沒提及時間安排,教師在后面強化時作了補充說明。
課的引入采用了角色扮演的形式,對于上一堂內容的復習提問。復習提問呈現設計過程的延續,但也可以用其他方式,不一定要使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使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主要原因是:通用技術課程實施后,學生最初的新鮮感已沒有了,在大約兩周前出現了學習積極性不高、參與活動不主動的情況。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本課程不是傳統課程中的高考課程。課堂上運用角色扮演創設情景,有效地調控了學生的注意,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較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解決了技術課堂出現的內驅力不足問題,為課堂內的師生合作、生生合作活動做了準備。并且從兩位同學在扮演時的對話中,學生能大膽闡述自己的觀點,個人的喜好和處理問題的方式,這正是新課程提倡的,是課堂的新氣象。
師:“我們在明確問題后,在信息收集與處理的基礎上,根據整個技術設計的要求,可以開始方案的構思。為了設計少走彎路或不走彎路,設計分析是關鍵。現在,我們以臺燈為例,來說明設計分析的基本思路。”
“在臺燈的設計中,我們常要考慮一些主要因素,如考慮功能、結構穩定、安全可靠、成本適當等,除這些之外,你還能想到應該考慮的問題有哪些?”
(學生思考,填寫課本思考的內容)
生:“我考慮了設計要美觀。。。。。。”
師:“你的這些因素主要是從哪些方面來考慮聽呢?”
生:“我考慮的主要是設計的一般原則出發的。”
這一段是考慮主要因素的教學,運用的教學方式是師生合作。對于考慮的主體因素方面,學生有自己的經驗。由教師啟個頭,通過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問答,學生的思維受到啟發,了解了設計的基本思路。
師:“臺燈設計要考慮的因素很多,這些因素可歸屬于‘人’、‘物’、‘環境’三個方面。正如課本95頁圖中所示,設計中的‘人’是高中生,他們處于生長發育期,學習任務重,安全意識弱等特點,‘學習任務重’因素使設計中要考慮到臺燈要‘經久耐用’、‘照明效果好’,而出于對生理和心理上的要求,則在設計中應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