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的構思方法
“同樣,‘物’、‘環境’等方面,課本中考慮到了一些方面,我們也可做類似的分析,請同學們認真閱讀和思考關于針對‘物’、‘環境’因素的分析,并在空余的地方寫下你認為還要考慮的因素,當然,這里體現你的思想和個性。”
學生開始看書和填寫95頁因素示意圖。
在課堂上,教師可充分地利用教材展開各類活動,在學習課程內容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能收到理想的效果,也體現著用教材的思想。而且新課程技術與設計1(蘇教版)圖文并茂,活動也豐富多彩,深受學生的喜愛,還有的學生早就將教材看過了一遍。這部分的教材適合學生展開自主學習,并為接下來的交流做了先期準備工作。
師:“同學們的閱讀和填寫已經完成,我看到每位同學都寫出了不少有獨立知識主權的內容,有思想有頭腦,不錯。我們這么多優秀的思考結果,是不是應該與朋友分享?”
生齊聲:“是”。
師:“那好,請你將課本與同桌的同學交換,看看別人有什么優秀成果,對于優秀的思考要虛心請教,有什么自己認為不錯的創意,給同桌說說。”
學生之間開始活動,教師走到學生中去,與學生一起活動,聽學生的交流,感受學生的交流,對某些問題答疑,給予學生適當的強化,師生共愉悅。
活動結束時,教師給了點評。
在接下來的時間,教師結合臺燈的各部件,對臺燈的各個部件進行設計分析,使學生進一步理解設計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在學生交流活動中,看到學生被本人鼓勵得心情愉悅,并馬上積極投入到活動中去,本人在課堂上也感到心情愉悅。誠然,教學過程不僅僅是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課堂上,教師能與學生一起活動一起愉悅,在平時的教學中,本人一直堅持著這種教學方式。師生平等的對話,及時的答疑,適當的強化,輕松的氛圍,能保證活動這個環節在愉悅中進行,這個信息在學生表情中很明顯地反映著。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我找過一些同學談話,了解到學生很喜歡上通用技術課。可能,課堂產生的愉悅,是學生喜歡通用技術課的一個重要的原因。但是,可以看出,活動中的小組人數只有兩人,這與平時我們所說的活動小組的4-6人相差較大,這一直是我的遺憾。因為大一點的組進行活動,會使教師在課堂上較難控制,活動也難有效的展開,特別是有部分同學由于長期觀望而可能出現課堂內被邊緣化。我想,這可能是接下來我需要認真考慮和解決的問題。
* * *
教材、教師、課程都承載著教育教學的功能。在實施新課程理念的實踐中,通用技術課程能作為一個很好的載體。
1、通用技術課程教學的去功利化,是學生學習課程的障礙,也是動力。這是由課程的性質所決定的。由于通用技術是非傳統高考課程,如果還以傳統教學的方法與理念去教學,這時學生原有的學習動機類型與通用技術課程的教學不相適應,必定出現課堂內驅力不足的問題。相反,本著新課程的理念,以學生本身的知識結構結合學生所能收集到的信息,以培養創新能力、合作能力、對手能力、統籌能力等能力的靈活性教學,卻能受到學生的歡迎。從上述的教學案例中可看出,課堂內不是在建構學生的知識結構,而是以教材為載體,結合學生各自的特點,建構各自的能力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