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的一般原則》第2課時 教學實錄
《設計的一般原則》第2課時 教學實錄
福州格致中學 徐敏
一、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在前一節課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設計的一般原則。
。2)理解設計的一般原則之間存在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的關系。
2.能力目標
。1)對設計的一般原則有自己的理解與看法。
(2)初步學會用設計的一般原則來評價某些產品。
3.情感目標
(1)感悟設計的一般原則之間存在的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的關系。
。2)增強對個人、社會、環境的責任心。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對設計的一般原則有自己的理解與看法,并用其對某些產品進行評價。
2.教學難點:感悟一般原則之間的聯系的、辨證的關系。
三、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是選用蘇教版《技術與設計1》教材中關于“設計的一般原則”的內容,該節教材通過一個個學生現實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實例和案例為載體來展開教學的主線,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討論和分析。
在這一課時中,主要對“道德原則”、“技術規范原則”、“可持續發展原則”進行分析闡述,同時通過對兩個課時的總結,引導學生形成自己對設計原則的觀點,并能用設計者的眼光來認識產品、評價產品。
四、教學對象分析
通過上一課時對“創新原則”、“實用原則”、“經濟原則”、“美觀原則”的討論,學生對“設計原則”一詞已經不再陌生,為這一課時的教學奠定了一個很好的基礎。然而,高一的學生是天真的、活潑的,談及社會道德的時候,總喜歡擺出不屑的表情,想要在這堂課中讓他們愿意將“道德原則”內化為對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心,有一定難度。對于“行為規范”大家是熟悉的,但對“技術規范”的認識卻不多,如何讓他們聽的懂,又有所得呢?是教學的注重點。對于“可持續發展原則”,學生有比較好的認識,大部分同學都能說出一兩點來,這里多讓學生發揮發揮。
五、教學過程
1.復習(3分鐘)
師:上節課我們對設計的一般原則進行了討論,現在先做個簡單的回顧,一起進入搶答環節。
ppt:搶答
師:第一題:上節課我們討論過的設計一般原則有哪些?
生:“創新原則”、“實用原則”、“經濟原則”、“美觀原則”。
師:完全正確。(小組加10分)繼續第二題:說出兩個能體現“創新原則”的案例。
生:洗衣機的不斷更新換代、藍牙的發明……
師:非常好。(小組加10分)第三題:說出兩個能體現“實用原則”的案例。
生:椅子靠背的曲線、洗漱用品的旅行裝……
師:說得好。(小組加10分)第四題:說出兩個能體現“經濟原則”的案例。
生:就地取材、廢物利用……
師:很棒。(小組加10分)第五題:說出兩個能體現“美觀原則”的案例。
生:時裝表、書本封面……
師:不錯。(小組加10分)第六題:產品是否功能越多越好?
生:不是的,功能太多,有時候利用率很低,另外還要考慮到價值優化問題,也就是成本不能太高……
師:回答得很好。(小組加10分)
2.引入(2分鐘)
師:熱身結束,我們今天繼續討論設計的一般原則,先請大家看一個短片。
ppt:劣制摩托車頭盔的短片(50s)
師:類似的現象依然發生在我們的身邊。
ppt:一些觸目驚心的“有毒食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