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出理性的一票
師:有這么多的選舉方式,那么到底我們應該選擇哪一種呢?首先,讓我們進一步認識我們應把握的幾種選舉方式并對它們進行比較。
一、選舉方式的選擇
(一)選舉方式的比較
〔注〕這里的選舉是廣義的,不僅僅是選舉權中人大代表的選舉,還包括政府領導成員的選舉,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的選舉。
1.從選民的角度看,
放映資料:《選舉法》第二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省、自治區、直轄市、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由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縣、自治縣、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由選民直接選舉。
分為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
學生活動:閱讀p1/16,比較直接選舉與間接選舉的優缺點,并完成下表。
直接選舉 間接選舉
含義 由選民直接投票選舉被選舉人的方式 先由選民選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們代表選民選舉產生上一級代表機關的代表或政府領導成員的方式
優點 一是它能直接地反映民意,實現選民的意志;二是可以更好地調動公民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的積極性;三是有助于加強選民與當選者的聯系。 選舉成本較低,便于組織。
局限性 在選民人數眾多的情況下,直接選舉的組織工作和技術工作都有相當大的難度,且成本較高。◆ 由于間接選舉是由選民選舉產生的代表進行投票,致使選民與當選者之間的聯系受到一定的阻隔,影響了選民意愿的表達。
適用范圍 適用于縣及縣級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選舉,城市的居委會,農村的村委會選舉。 縣級以上的各級人大代表、鄉以上各級政府的組成人員的選舉。
◆注:我國直接選舉的成本的統計,分為物力和人力支出,就是選舉工作量統計和財力支出。據統計,舉行一次全國性的鄉級人大代表的選舉,至少需要433萬人的人力投入,3億元以上的財力支出;舉行一次全國性的縣級人大代表的選舉,至少需要533萬人的人力投入,6億元的財力支出。
2.從候選人的角度看,
放映資料:《選舉法》第三十條:全國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候選人的名額,應多于應選代表的名額。由選民直接選舉的代表候選人名額,應多于應選代表名額三分之一至一倍;由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候選人的名額,應多于應選代表名額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分為等額選舉和差額選舉
(注:等額選舉:目前實行等額選舉的,主要有黨的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和書記、副書記、黨的地方各級委員會和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副書記。黨的基層組織的書記、副書記經上級黨組織批準,也可以實行等額選舉。)
學生活動:閱讀p2/16,比較等額選舉與差額選舉的優缺點,并完成下表。
等額選舉 差額選舉
含義 等額選舉是指候選人名額與應選名額相等的一種選舉。 差額選舉是指候選人名額多于應選名額的一種選舉。
特點 選人名額與應選名額相等。 候選人名額多于應選人名額。
優點 比較充分地考慮當選者結構的合理性;而且方法簡單,耗費時間較少,容易獲得成功。 為選民行使選舉權提供了選擇的余地,在被選舉人之間形成了相應的競爭。有利于體現選舉人的意志;通過較充分的選擇,產生素質更高、更有責任心的代表;有利于選民對當選者實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