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經濟常識知識點整合
經濟常識知識點整合
一、 經濟常識基礎理論(商品和商品經濟)
(一) 關于物價上漲的原因、影響及措施分析【重點掌握】
1、原因分析(從原因中可以得到啟示/做法):
(1)商品是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統一體,價值和使用價值是商品的兩個基本屬性。使用價值是商品價值的物質承擔者。
(2)影響價格的主要因素是:①價值決定價格,(注意:要分析出是成本還是附加值的變化引起了價值的變化)例如:我國在工業化、城鎮化發展過程中,勞動力、資本、土地資源快速向城市流動,農村生產資源相對減少,今年我國農村勞動力成本上升引起農產品成本增加,價值增大,價格上漲;②供求關系影響價格,供不應求,價格上漲;供過于求,價格下降。(注意:要分析出是什么引起了供求關系的變化,比如:季節、氣候、政策、消費者的心理因素,最好能夠講出是引起了供給的變化還是引起了需求的變化。今年的蔬菜價格上漲主要是因為今年的災害天氣引起的供不應求所導致的)③在市場經濟中,商品的市場價格是在競爭當中形成的。競爭激烈,價格降低。沒有競爭,價格可能會提高。④貨幣(紙幣)的升值或貶值都會影響物價。貨幣(紙幣)發行過量會引起貨幣(紙幣)貶值,物價上漲;貨幣(紙幣)發行不能滿足需要,則會引起貨幣(紙幣)升值,物價下降。⑤熱錢炒作也會引起物價上漲。例如:今年上半年我國綠豆、大蒜、棉花等都出現了價格上漲,其中資金炒作也是原因之一。
2、影響分析:
(1)價格的變動對人民的生活和社會生產具有影響。
①價格變動影響人民的生活。a、價格變動對不同商品的需求量變化影響程度不同。第一,生活必需品由于需求彈性小,因而價格的變動對需求的影響小;第二,高檔耐用消費品由于需求彈性大,因而價格變動對需求的影響大。b、商品需求量不僅受該商品價格影響,還受與該商品相關的產品的價格影響。替代品的需求之間呈負相關的關系,比如:火車與汽車;而互補品的需求之間呈正相關的關系,比如汽車與汽油。
②價格變動影響生產。①調節生產規模;②提高勞動生產率;③促使企業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
③價值規律的作用(既可以是原因,又可以從中得到影響和啟示(做法))
第一,調節作用: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生產部門的分配。
第二,刺激作用:刺激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改進生產技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
第三,優勝劣汰的作用。促使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在競爭中優勝劣汰。
3、措施分析:
第一,大力發展農業生產,給予農民適當補貼,降低農業生產成本,保障糧食、生豬、蔬菜等基本消費品的供應;
第二,要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對低收入群體適當補貼,使他們生活水平不因為物價上漲而降低;
第三,采取一些宏觀調控的手段,發揮財政和稅收在調節資源配置中的作用;收縮銀根,上調銀行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實行差別化信貸政策,以抵制投機性貸款;使用行政手段加強市場價格監管,防止游資進行炒作等。
4、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數英文縮寫為cpi,是衡量物價總水平的指數,通常把cpi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cpi越大,物價越高,若收入不變,則生活水平下降。
練習:
1、氣候.地域.政策以及宗教信仰.習俗等引起價格變動和差異的因素很多,它們對商品價格的影響歸結起來都是因為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