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經濟常識知識點整合
(10)規范收入分配秩序。堅決打擊取締非法收入,逐步形成分開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
練習:
收入分配改革成為中國改革的焦點和熱點,回答以下1-3題:
1、規劃建議中,將收入分配改革納入到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經濟社會體制改革之中,使其具有了全局性改革思路。下列說法中,與這一做法蘊涵同一哲理的是
①一葉落,而知天下秋 ②一著不慎,全盤皆輸
③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④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規劃提出:“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①能完全實現社會公平 ②意味著國強民更富
③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④有利于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經濟學上所推崇的“橄欖型”收入分配結構,是指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對較少、中等收入占絕大多數的分配結構。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實現“橄欖型”分配格局的有
①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稅收負擔 ②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和社會保障標準 ③對壟斷行業過高的工資總額和工資水平進行調控 ④增加居民消費信心,降低居民儲蓄率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XX年6月6日發布的《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20年)》指出,人才是第一資源,但從現實情況看,不少地方的人才“沒用好”,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要使人才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①允許人才憑借自己的知識、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
②堅持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維護勞動者的主人翁地位
③堅持按勞分配,提高人才在國民收入中的分配比重
④加大知識產權宣傳普及和執法保護力度,保護知識所有者的合法權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材料 黨的xx屆五中全會強調,“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社會公平正義”,并首次提出了居民收入增長要與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要與勞動生產率提高保持同步。
問:為什么要實現社會公平?并為實現公平提出合理化建議。(12分)
6、材料一 林則徐說:“向海而興,背海而衰。禁海幾亡,開海則強。”
材料二 鄧小平指出:“特區是個窗口,是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識的窗口,也是對外政策的窗口。”
材料三 目前我國的基尼系數已經超過了警戒線,XX年城鄉之間居民收入差距是3.33倍,最富裕的地區和最窮的地區之間的差距是2.68倍,行業之間最高和最低的收入相差11倍;在不同群體之間,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群體相差23倍,而且這種差距擴大的趨勢還沒有得到有效的抑制。為此,在特區成立30周年的背景下,除了要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等方面繼續走在前列,更實現公平正義上走在前列。
(1) 材料一、二共同說明什么經濟學道理?(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