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經濟常識知識點整合
(2) 結合材料三,說明深圳特區如何引領社會公平?(12分)
7、材料 包容性增長有多種內涵,包括讓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讓弱勢群體得到保護、在經濟增長過程中保持平衡等。但它最基本的含義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經濟增長,涉及平等與公平的問題。
問:從分配角度說明如何實現經濟的包容性增長。(12分)
三、消費與生產
(一)消費的內容
1、按內容:分為物質生活消費、精神文化生活消費和勞務消費。
2、按目的:分為生存資料消費、發展資料消費和享受資料消費。
(二)家庭消費是從低級開始逐步向較高的層次遞進發展的。影響家庭消費的因素有【重點掌握】
1、從根本上說,家庭消費受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要提高消費水平,就要大力發展生產力,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
2、其他的因素:第一,收入水平。收入水平的高低對家庭消費有直接的影響。提高家庭消費水平的主要途徑,就是增加收入。第二,物價水平。一般來說,在居民收入水平不變的情況下,消費品價格總水平提高,家庭消費水平(生活水平)下降;消費品價格降低,則家庭消費水平(生活水平)提高。第三,人口數量。在收入總量和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家庭消費水平與供養人口成反比。
(三)恩格爾系數:是指家庭消費中食物支出在家庭總支出中的比例。恩格爾系數越高,人們生活水平低,質量越差。相反,則表明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越高和質量越好。
(四)生產與消費的關系(為什么要努力擴大國內消費需求?)【重點掌握】
1、生產決定消費。①生產為消費提供對象;②生產決定消費水平和消費方式;③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2、消費反作用于生產。①消費調節生產,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發展;②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并提高勞動力的質量,提高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提高勞動生產率;③消費是生產的目的;④消費是生產的動力。
(五)怎樣擴大內需?【重點掌握】
第一,生產決定分配和消費,擴大消費首先要發展經濟,增加就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第二,完善分配制度,擴大勞動報酬在國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創造條件讓群眾擁有更多的財產性收入;
第三,培育新的消費點,加快消費結構的升級。
第四,加快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消除消費的后顧之憂;
第五,轉變思想觀念,以新的思維方式對待消費行為;
第六,建立信用消費制度,促進個人信用的發展。
(六)消費者應該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重點掌握】
1、必要性:提高人民的消費水平,改善人民的消費結構,對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健康、合理、文明的生活消費,既關系到個人的生活質量和健康發展,又關系到社會和集體的利益,關系到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新的社會需求的創造,以及新的市場的開拓。因此,消費者應該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
2、如何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首先,要堅持適度原則。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其次,要堅持協調原則。物質消費與精神消費要協調發展。
再次,要堅持科學原則。改變落后的生活習慣,提倡綠色消費。
最后,提倡艱苦奮斗、勤儉節約。
(七)要依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利
1、安全權2、知情權3、自主選擇權 4、公平交易權 5、求償權 6、人格尊嚴和民族風俗習慣受尊重權 7、消費者還享有獲得消費方面的知識的權利,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督的權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