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勞分配為主體導學案
3.對按勞分配的分配方式理解不正確的是
a這是由我國現實的經濟條件決定的
b社會主義條件下人們勞動的性質和特點,是實行這一分配方式的直接原因
c它是對幾千年來不勞而獲的剝削制度的根本否定,體現了勞動者共同勞動、平均分配的社會地位
d它不是我國現有分配方式的全部,但也不是普通的一種方式,是在其中居主體地位
4.黨的xx大報告指出:“確立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這一原則的提出
①是對以往分配制度改革認識的深化
②承認了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都是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
③是對按勞分配原則的進一步完善
④目的是“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④
5.《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第14條規定:“……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做法符合這一分配制度的有
a盡量利用行業壟斷或某些特殊政策為本單位職工謀取實際利益,改善職工生活
b規范收入分配,消除收入差距,防止兩極分化
c個體勞動者的勞動成果扣除成本和稅收后直接歸勞動者所有
d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中央財政加大對西部地區的扶持、支持力度,努力縮小西部地區與東部發達地區的發展差距
6.“分配方式本質上畢竟取決于可分配的產品的數量。”這是說
a實行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的一個本質特征 b分配制度取決于可分配的產品的數量
c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產品的分配方式 d生產力發展水平是決定分配方式的物質基礎
7.四川省人事廳下發文件,允許企業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在完成本職工作和保守本單位技術商業秘密、不侵犯本單位或從事相關研究課題的知識產權和經濟權益的前提下,跨單位兼職,多職多薪。從分配角度講,這一做法
a將拉大收入差距,加劇貧富差別,不利于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
b 體現了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
c反映出國家對知識的重視,有利于科技人員發揮聰明才智
d會導致有些技術人員一心謀取“灰色收入”而荒廢了新技術的研發
8.我國實行現行的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的首要目標是:
①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②將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
③實現全體社會成員的同步富裕 ④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9.按勞分配與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之間的關系是:
①二者同屬生產關系范疇,都由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 ②后者為前者提供了可能性
③前者是后者在分配關系上的體現 ④前者是后者的前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