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和表現形式
優質自來水和海水、經處理的污水所經過的過濾程序不同,優質自來水要經過多層過濾,而且必須是來自天然的水。但是沖馬桶用的海水無需過濾,經處理的污水過濾的次數也比較少。所以,優質自來水和用于沖馬桶的水所花費的勞動時間不同,那么它們的價值也就不同,當然收費的時候也不能用同一價格收費,而是應該按照他們的質量進行收費,如果兩者的收費一樣,都按照優質自來水的標準收費,居民肯定會不滿意,收費是誰也不干。這是因為價格高了與價值不相符合,也就是說不是進行等價交換。只有按照不同標準進行收費,優質水收費較高,劣質水收費較低,價格符合價值才是等價交換。
(在黑板上畫兩條二維線,再環兩條重合的直線,表示價格與價值相符合。)在物物交換階段,買賣雙方只要相互認為對方的商品與自己的商品價值量相等,就可以成交,滿意而歸(當然這種可是在長期的交換實踐中形成的),那么貨幣產生以后,商品和商品之間的等價交換又是如何體現的呢?貨幣出現以后,貨幣成為商品交換的媒介,即:商品──貨幣──商品。在商品流通中,買、賣在時間和空間上可以分離,不管是賣方還是買方, 都是商品與貨幣直接交換。由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價值是價格的基
教
學
過
程
及
內
容
礎,因而只要買賣雙方的價格與其價值相符,它們之間的交換就是等價交換。所以,貨幣出現以后,等價交換也就是要求商品的價格應該與價值相符。只要價格合理(價格與價值相符),不同的商品生產者之間的商品交換就是等價交換。這是我們首先要明確的一點。
等價交換的原則,在貨幣出現以后,應表現為價格與價值相符(價值 =價格)(板書)
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
等價交換原則要求價格與價值相符,但在現實生活中,商品在市場上出售的價格,有時比價值高,有時比價值低。這就是我們要討論的第二個問題:現實生活中價格或高于或低于價值是否違背價值規律?(幻燈片)
如:春節前夕,市場上出售的蔬菜、水果、魚、肉、蛋等商品的價格一下子會比平時高兩三成,甚至倍增;春節過后,這些商品的價格又有所回落。服裝市場上,也常常看到季節性削價、甩賣。同是一件衣服,新上架時售價會比下架時高得多。這種價格有時高于價值、有時低于價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的現象,就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
從圖像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這正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
為什么說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
問題a:價格為什么會漲跌?
① 供求影響價格
舉例:a.今年以來糧食市場價格上漲
今年1至8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累計上漲4%,糧食價格、肉禽蛋等主要副食品價格上漲幅度較大,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今年以來市場物價上漲,是我國經濟步入新一輪增長周期的反映,也是糧食供求關系發生變化,國際市場價格上揚等共同作用的結果。糧食價格持續低迷,產量逐年下降,供需缺口不斷擴大 。糧食產量從1999年開始連續5年減產。而糧食需求量卻逐年穩步上升,供求關系的變化促使糧食價格由降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