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和表現形式
b.今年夏天的荔枝大豐收。暑假我回家時,我們家的荔枝最低可以賣到三毛錢,還可以自己到果園里采摘。去超市買東西超過五十元就可以贈送兩斤剛從樹上摘下來的新鮮荔枝。這是因為供過于求,促使價格降低。
供,就是市場上的商品供應量;求,就是消費者需要的商品數量。當市場上某種商品少了,供給不能滿足需求,即供不應求時,買者競相購買,自然會導致商品的價格高于價值,于是,物價上漲;但市場上某種商品多了,供給超過了需求,即供過于求時,賣者競相出賣,自然會出現商品的價格低于價值,于是,物價下跌。“可見,供求變化會影響價格,使價格上下波動,引起商品的價格經常與價值不一致。”
供不應求——價格上漲 供過于求——價格下跌
問題b:價格為什么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② 價格反過來影響供求
舉例:手機生產
在八九十年代初擁有一把“大哥大”是一件非常風光的事,在電影里
教
學
過
程
及
內
容
我們經常可以見到這樣一個鏡頭:一個大老板西裝革履,手持一八像磚頭一樣的“大哥大”,大聲地叫嚷著“喂喂……”。那時候一個“大哥大”是稀有物品,可以賣八千到一萬元,利潤相當高、有利可圖,很多人就投身到手機生產之中來,手機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到現在生產手機的廠家已經遍布全國,競爭激烈,手機的供求量已經達到飽和,手機的價格也是一路下跌,現在普通的手機幾百塊錢就可以買到了,幾乎人人都有手機。價格下跌,生產者會因無利可圖而減產或轉產。據預測,到今年年底彩色手機的市場占有率將達到60%,明年國際市場的手機生產增產將會降低。
所以,價格會反過來影響供求,價格的漲落會影響供求,使供求趨于平衡,從而使商品的價格接近于價值。商品價格的上漲或下跌,直接關系到商品生產者的利益。當價格上漲,商品生產者獲利增加,別的商品生產者看到這種商品有利可圖,就會改行生產這種商品,從而使生產擴大,這樣,就使本來供不應求的商品因生產擴大又變得供過求。當供過于求,價格下跌時,商品生產者的獲利就減少,有些生產條件差的生產者會因虧損而破產;有能力的生產者(資金雄厚)則會減少生產或根據市場轉產,什么商品有利可圖就生產什么商品,這樣,這種本來供過于求的商品就會因一些商品生產者破產、減產、轉產而變得供不應求。由于供不應求,又會引起價格上漲,進入新一輪的循環。
這樣,就形成了一條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的曲線。
價格上漲——有利可圖——擴大生產——供大于求——價格下跌——無利可圖——縮小生產——供不應求——價格上漲
可見,價格的漲落和供求關系是相互制約的。
正因為價格和供求這間存在著一種相互制約的關系,商品的供求關系影響價格,使價格上漲或下跌;反過來,價格的上漲或下跌,也會影響供求,使供求趨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