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 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教案
答案:a
6.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只在鄉鎮一級實行人大代表的直接選舉。這是因為
a.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b.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的巨大發展,特別是公民政治參與能力的巨大提高
c.我國當時經濟文化落后、交通不便,人民群眾的民主素養不高
d.鄉鎮級的人大代表與公民的關系最為密切,最能代表公民的利益
解析:選舉方式的選擇,要根據社會經濟制度、物質生活條件、選民的文化水平等具體條件來確定。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當時經濟文化落后、交通不便,人民群眾的民主素養不高,這決定著只在鄉鎮一級實行人大代表的直接選舉。
答案:c
7.某縣人大代表換屆選舉中,選民明確提出,不了解的候選人不選,不辦實事的候選人不選,不替百姓說話的候選人不選。這“三不選”表明
a.選舉權是公民的基本權利 b.選民的民主意識明顯增強
c.我國的選舉制度已經完善 d.人大代表是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
解析:a這句話正確但材料沒有體現, c我國的選舉制度有待于繼續完善,d只有縣級及縣級以下的人大代表才是直接選舉。“三不選”說明公民的民主意識在逐步增強,所以選b。
答案:b
8.某社區在進行新—屆的居委會選舉中,想了不少辦法來吸引青年人,但效果不明顯。不少青年居民并不熱心,反應冷淡。作為青年居民,應該
①珍惜自己的選舉權利 ②增強選舉參與感、責任感,積極參加選舉 ③自覺履行政治性義務 ④提高政治素養,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權利,行使這個權利是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基礎和標志。作為青年居民應珍惜自己的選舉權利,提高政治素養,增強選舉參與感、責任感,積極參加選舉。①②④項符合題意,故答案選b。材料反映的是公民行使選舉權,③項干肢不符,應舍去。
答案:b
9.某縣一中學生坐公共汽車回家,幾位農村婦女正在議論著村里換屆選舉的事情。其中一位興致勃勃地說:為拉選票給俺家送來一只不銹鋼盆”,另一個哈哈大笑道:“俺家不光是不銹鋼盆,還有不銹鋼鍋呢,全是咱們村那幾個想當官的老爺們比著送的,管他選誰不選誰呢,先收下再說。”你一言我一語,分明是“三個女人一臺戲”。
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作為一名選民,應怎樣行使自己的選舉權?
參考答案:⑴公民要不斷提高參與民主選舉的素養。
⑵公民應增強公民意識和主人翁意識,積極參加選舉,增強自身的參與感和責任感。
⑶公民行使選舉權應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為重,要了解候選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現,在周全考慮,理性判斷基礎上,鄭重投出自己的一票。
10.材料一:XX年6月19日,某村村民一大早就來到投票站,第一次參加由他們直接選舉村民委員會主任的投票。此前,3名候選人已經進行了13場演講和答辯,面對面地回答村民提出的有關問題。
材料二:某鎮在正式選舉鎮長前,以競選的方式對鎮長候選人進行民意測驗。在鎮長候選人競選演說大會上,5名候選人分別就各自的治鎮方案發表演說。演說結束,他們回答了選民提出的各種問題。隨后,全鎮各戶代表對候選人進行無記名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