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
示收入絕對平均;0.2~0.3表示比較平均;0.3~0.4表示相對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懸殊。
我國當前居民收入差距明顯、基尼系數升高,主要表現在高低收入群體之間、城鄉居民之間、東部與中西部之間、一些行業非公有制經濟從業人員與公有制經濟從業人員之間、壟斷行業與非壟斷行業之間收入差距過大。
【誤區警示】
1、允許一部分地區和個人先富起來違背社會主義共同富裕原則。
不違背。因為:(1)共同富裕不能理解為所有的勞動者、所有的地區,同時、同等程度地富裕起來。我國今天的市場經濟是以承認差別為前提的,并為個人施展才能,為社會資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了公平的機會。要想讓社會成員同時、同步富裕,這不但做不到,反而會導致普遍貧窮。
(2)只有提倡一部分人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而先富起來,才能對多數人產生強烈的吸引和鼓舞作用,并帶動越來越多的人走向富裕。
(3)鼓勵一部分人和一部分企業、地區先富起來,就能調動各企業、各地區的積極性,為整個社會的共同富裕創造雄厚的物質基礎。
2、共同富裕等于“同步富!
不等于。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方向和目標。同步富裕是指全體社會成員以同等速度,在同一時間富裕起來,同步富裕只能導致共同貧窮。
3、 收入分配公平與平均主義沒有根本的區別。
有。這里的公平是收入分配的相對平等,平等不等于平均。這種分配所產生的公平與傳統
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平均主義的“公平”是有根本的區別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公平,是根據社會的不同利益主體在社會經濟交往活動中,按照他們都能夠接受的規則處理相互的利益關系,在承認事物差別性的前提下,盡可能使社會成員收入分配相對平等,收入差距不能過于懸殊,要求保證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它有利于促進經濟和社會全面進步,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而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公平是絕對的平均主義,不考慮客觀差異;是不講效率的“公平”,實際上是不公平。兼顧社會公平,要反對兩種傾向:一是絕對的平均主義,二是收入差距過分懸殊。
【堂清練習】
1、“做蛋糕”與“分蛋糕”是社會面臨的最基本的問題,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暗案狻狈值貌缓侠,會影響人們把“蛋糕”做大的積極性。上述材料要求我們必須
( )
a、正確處理集體與個人的關系 b、正確處理積累與消費的關系
c、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d、正確處理發展生產與保障基本生活的關系
2、下列關于社會公平問題的理解中,正確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