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教學法的實踐探
2.5 要 做 好 歸 納 、 小 結
當問 題 基 本 解 決 時 , 教 師 要 結 合 學 生 回 答 問 題 的 情 況 , 及 時 歸 納 或 小 結 , 指 出 正 確 的 答 案 。 談話 中 要 把 分 散 的 個 別 的 知 識 加 以 歸 納 , 使 學 生 的 知 識 系 統 化 、 科 學 化 。 要 注 意 糾 正 學 生 一 些不 正 確 或 易 錯 的 認 識 , 以 加 深 對 問 題 的 認 識 和 了 解 。
3 問 題 教 學 法 的 實 施 要 求
問題 教 學 法 的 實 施 關 鍵 在 于 有 平 等 、 民 主 的 師 生 關 系 , 彈 性 , 寬 松 的 教 學 管 理 , 以 及 學 生 具 有提 問 題 意 識 、 教 師 具 備 有 提 問 題 的 技 巧 。
3.1 平 等 、 民 主 的 師 生 關 系 是 實 施 問 題 教 學 法 的 前 提
教師 必 須 轉 變 “ 師 道 尊 嚴 ” 的 封 建 思 想 , 以 學 生 為 本 , 努 力 創 設 平 等 、 和 諧、 民 主 的 教 學 氛 圍 , 充 分 調 動 和 發 揮 學 生 的 主 觀 能 動 性 和 積 極 性 , 努 力 發 掘 學 生 的 創 造 意 識和 能 力 , 使 學 生 學 會 自 主 學 習 , 激 發 學 生 學 習 的 動 力 , 樹 立 遠 大 的 奮 斗 目 標 。 教 師 還 要 努 力創 設 問 題 情 景 , 引 導 學 生 在 學 習 過 程 中 經 常 處 于 “ 若 有 所 思 ” 的 狀 態 , 方 能 做 到 “ 學 ” 、 “ 疑 ” 、 “ 思 ” 相 結 合 , 逐 漸 形 成 問 題 意 識 和 有 解 決 問 題 的 辦 法 。
3.2 彈 性 、 寬 松 的 教 學 管 理 是 實 施 問 題 教 學 法 的 保 證
傳統 的 教 學 管 理 是 統 一 劃 一 的 壓 抑 人 的 個 性 發 展 的 封 閉 式 的 教 育 , 現 代 的 教 學 管 理 是 彈 性 、 寬松 的 , 促 進 入 的 全 面 發 展 和 個 性 解 放 的 開 放 式 教 育 。 問 題 教 育 法 的 實 施 要 求 教 學 管 理 進 行 教育 管 理 制 度 和 教 學 體 系 的 創 新 , 不 僅 具 有 民 主 的 管 理 作 風 , 還 要 進 行 教 學 方 法 及 教 學 內 容 的改 革 , 大 力 提 倡 啟 發 式 教 學 。 更 重 要 的 是 , 在 教 學 管 理 制 度 的 制 定 和 教 育 決 策 過 程 中 , 要 強調 學 生 的 參 與 , 即 要 大 力 提 倡 “ 學 生 自 治 ” 或 “ 自 我 教 育 ” , 使 學 生 在 參與 教 學 管 理 過 程 中 學 會 思 考 問 題 , 真 正 成 為 學 習 的 主 人 和 學 校 的 主 人 , 從 而 實 現 學 校 教 育 的以 人 為 本 的 目 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