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模板 >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灰雀》教案(通用17篇)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灰雀》教案

發布時間:2023-01-28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灰雀》教案(通用17篇)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灰雀》教案 篇1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借助拼音認識“樺、胸”等5個生字,會寫“郊、散”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郊外、散步、胸脯”等14個詞語。

  2.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意思的能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二、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自主識字,多讀多認,鞏固識記。

  2.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意思。

  三、教學準備

  灰雀的圖片、列寧的圖片及簡介,教學課件。

  四、教學設計

  (一)導入,交流資料

  1.出示列寧照片,說說他是誰?利用課前預習搜集的資料,談談你對列寧的了解。

  2.學生交流后,教師小結簡介列寧。

  3.出示灰雀圖片,了解灰雀。

  板書課題,書空“雀”字的筆順,提示“雀”字是從描摹鳥的體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ǘ┳x通課文,初步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完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逐段朗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

  重點指導讀準“散(sàn)步”“胸(xiōng)脯(pú)”“白樺(huà)樹”;注意“誠”“病”“蹦”要讀后鼻音。

  3.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思考:課文哪幾自然段是具體寫列寧尋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

  4.學習生字詞語。

  調皮的生字寶寶和詞語朋友來和大家打招呼了!

  認讀生字,說說自己怎樣記住他們。開火車讀,同位互讀,男女生賽讀。

  試著聯系文中的句子理解“郊外”等詞語的意思。

  過渡:同學們,我們知道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也知道了哪幾個自然段是寫尋找灰雀,灰雀回來的事。那么,第一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呢?

 。ㄈw會灰雀的可愛和列寧對灰雀的喜愛

  1.請一個學生朗讀第一段,其他小朋友思考這一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2.這篇文章題為“灰雀”,這是怎樣的“灰雀”呢?你能找出描寫灰雀的句子嗎?把它畫下來。

  3.這幾只灰雀有什么特點?漂亮、活潑、歌聲優美;惹人喜愛。

  4.理解“惹人喜愛”,體會“非常惹人喜愛”。

  5.這三只灰雀確實不一般,那可是“人見人愛”。列寧喜愛灰雀嗎?你從什么地方能知道?

  教師抓住“每次”“都”體會列寧的喜愛。

  6.喜歡它們,所以想讓它們吃好一點,就像照顧“朋友”一樣。教師引讀列寧喜愛灰雀的句子,體會列寧心中的感受。指導朗讀第1自然段。

  7.巧妙小結:第二天,那只深紅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見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寧和小男孩圍繞著這只灰雀發生了一段怎樣的故事呢?下節課繼續學習。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學生自主觀察本課生字有什么特點。

  2.說說你是怎么記住它們的字形的?

  3.提醒:本課左右結構的字較多,注意左右比例。獨體字“步”“者”書寫時筆畫要舒展。

  4.學生練寫。

  (五)作業設計

  1.練習寫生字詞語。

  2.把課文中描寫灰雀的句子抄下來。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分角色朗讀,引導學生透過人物的語言和神態來領會人物的心理活動。體會列寧愛鳥更愛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錯就改是誠實的表現。

  2.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小男孩有錯就改的好品質,做個誠實的好孩子。

  3.收集列寧故事,繼續了解偉人的崇高品質。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借助小男孩的語言、神態,領會人物的心理活動,學習小男孩誠實的美德。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列寧也沒再問那個男孩,因為他已經知道男孩是誠實的!边@是難點。因為課文沒有明確寫小男孩告訴了列寧灰雀哪去了,他怎么知道“一定會回來,它還活著”,只有在學習了課文后聯系上下文才能找到正確的答案,了解男孩誠實的品質。

  三、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四、教學設計

 。ㄒ唬⿲,激發興趣

  1.課件出示:三只灰雀在枝頭歡歌、跳躍的圖畫。

  2.激趣:瞧,這就是那三只惹人喜愛的灰雀。聽,他們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了。列寧可是每天散步都來到這兒,和它們打打招呼,問候問候它們。

  3.誰來和這三只可愛的灰雀打個招呼?

 。ǘ┘氉x感悟

  1.體會心情。

  可有一天,列寧又來到公園,走到白樺樹下,發現那只胸脯深紅的灰雀不見了。他在周圍的樹林中找遍了,也沒有找到。你說列寧這時的心情會怎樣呢?

  (1)要求自由朗讀課文第三至七自然段,用橫線畫一畫列寧說的話,體會列寧這時的心情。

 。2)檢查學生自讀情況,學生讀三、五、七、九自然段中列寧的話,課件出示這幾段。

  (3)細細體會每一句話包含著列寧怎樣的心情。

 。4)朗讀感悟。

  你們對哪句話體會得更深,想讀給大家聽。

  2.感悟不同的愛。

  (1)列寧的著急、擔心、惋惜、關心集中表達了列寧對灰雀的一種感情,用一個字來概括是什么?(愛)

 。2)可是,列寧喜愛的灰雀究竟去哪兒了,聰明的孩子們,你們能告訴列寧嗎?孩子為什么要捉灰雀呢?

 。3)列寧愛灰雀,孩子也愛灰雀,他們愛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你更贊成誰的呢?

 。4)小結:是的,列寧愛鳥,給它自由,孩子愛鳥卻占為己有,讓它失去了自由,列寧才是真正的愛鳥。

  3.接讀對話,深入體會。

 。1)列寧愛鳥的真情對小男孩起了什么作用?讓我們一起邊讀邊體會。

  出示課文三至十自然段:

  鳥兒不見了,列寧著急地問:“孩子,你看見過一只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

  可憐的小生命究竟怎樣了,列寧擔憂地說:“那一定是飛走了或者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

  列寧愛鳥的情緒觸動了孩子的心:面對孩子的沉默,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會飛回來了!

  列寧愛鳥的情打動了孩子:他看看列寧,再也忍不住了,說──“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

  真像孩子說的那樣嗎?列寧又關心地問──“會飛回來”

  列寧愛鳥的深情打動了孩子的心:他堅定地說──“一定會飛回來!”

  此刻,小男孩心里會想些什么?

 。2)是誰讓孩子懂得了真愛?在列寧真情的感染下,孩子決定怎么做?放鳥歸園。

  4.分角色朗讀。

  (1)全班分成兩組,一組讀列寧的話,一組讀男孩的話,師讀敘述部分。

 。2)去掉敘述部分,直接讀對話。

 。ㄈ┱嫦啻蟀,誠愛相融

  1.課件再次出示“三只灰雀在枝頭歌唱的情景”。

  師:聽,三只灰雀又在枝頭歡蹦亂跳地歌唱。不過,樹下它又多了一位真正的朋友。課件出示第十二自然段的內容,師讀。

  2.列寧為什么沒有再問那個小男孩?他是什么時候預料到這只鳥在小男孩那兒?

  列寧看到灰雀已回來了,為了尊重小男孩的自尊心,所以就沒再問。當小男孩說:“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绷袑帍男∧泻⒄f話的口氣已料到鳥就在他那兒。

  3.列寧愛孩子,幽默的話里含著對男孩深深的愛;生齊讀第十二自然段,凸顯“微笑”。

  4.列寧為什么笑?

  5.小結:是呀,我們也和列寧一樣為鳥兒重歸大自然,為孩子改正錯誤放鳥歸園而高興。拿起書來,高高興興地讀讀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

  6.生活中的你有過類似小男孩的經歷嗎?可以說一說嗎?

  小結過渡:列寧、男孩、灰雀、人與人,人與大自然,這原本就是一個愛的世界!

  7.出示圖片,學生談感受。從他們的身上,我們感受到愛是什么,愛就是多一點自由,多一點寬容。

 。ㄋ模┎贾米鳂I,積累提高

  1.搜集列寧或其他名人的故事,或者關于誠實的故事,讀一讀,開展講故事比賽。

  2.讀了這個故事,你想對小男孩或列寧說點什么?寫一寫。

  3.續寫《灰雀》。后來列寧、男孩和灰雀之間又發生了什么事?發揮你的想象并把它寫下來!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灰雀》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簡述的是列寧、灰雀和一個孩子之間的故事。列寧在公園了尋找三只惹人喜愛的三只灰雀當中的一只時遇到了將灰雀捉走的男孩,經過交談,深受感動的男孩將灰雀放了回來。這個故事體現了列寧的善解人意,對男孩的尊重,愛護以及男孩的城實和天真。

  通過言語和行動的描寫揭示人物內心世界,展現事件發展進程,是本篇課文在表達上的主要特點。選編這篇課文,主要是要學生認識到列寧對兒童的愛護;通過對人物語言和神態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學生還可以受到愛護鳥類動物的教育。

  二、學情分析

  本文篇幅較長,難度的句子和詞語較多,文章中有幾個生字是平常不常見的,很容易讀錯,部分詞語的意思比較抽象,給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增加了難度;列寧的循循善誘學生也不易領會!墩Z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自讀、自悟是閱讀的基礎。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苯Y合我們學生的具體情況,因此本課的教學著力體現“以讀為本,讀中感悟積累”的教學理念。通過學生的朗讀,讀懂詞句的含義,讀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三、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歡快、面包渣、

  或者、嚴寒、自言自語、可惜、肯定、果然、歡蹦亂跳、誠實”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通過人物的對話描寫,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4。體會列寧善解人意,循循善誘和對兒童的保護,懂得做錯事情應該改正的道理,同時受到保護鳥類等動物的教育。

  四、教學重難點

  1.列寧發現灰雀消失之后,通過難心,得體的交流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經過。

  2.通過人物的神態和語言來領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五、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

  2.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課時

  二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題,激發興趣。

  1.出示列寧的照片,指名學生談談對列寧的了解。

  2.學生交流后,教師簡介列寧。

  3..出示灰雀圖,板書:灰雀。師:我們來和這只灰雀打打招呼吧。齊讀課題三遍。

  指導書空“雀”

  師:灰雀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有關列寧的故事,為了這只可愛的灰雀,列寧和一個小男孩之間發生了一個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讓我們趕快走進課文,美美的去讀一讀吧。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

  二、初讀感悟

  1.學生自由讀課文,出示自讀要求: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2.遇到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語,做上記號。

  2.學習生字,新詞。重點指導讀準“胸脯、白樺樹、散步、婉轉、面包渣、誠實”,。

  3.指名逐段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師適時指導。

  4.生自由讀,以小組為單位賽讀課文,互相評價,幫助。

  5.分角色朗讀課文。

  6.理清文章脈絡。

  課文那幾個自讓段是寫列寧尋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情的?那第一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呢?

  設計意圖:養成讀書自學的好習慣。

  三、學習課文.第一自讓段。

  1.指名朗讀課文第一自讓段。說說第一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2.課文是怎樣描寫三只灰雀的?找出來,讀一讀。教師指導朗讀,體會灰雀的可愛。

  借助多媒體,相機理解“婉轉、來回跳動,惹人喜愛”

  3.列寧喜歡灰雀嗎?你是從哪兒知道的?

  出示列寧喜歡灰雀的句子。指導朗讀,體會列寧心中的感受。

  4.齊讀課文第一自讓段。

  5.就是這樣惹人喜愛的灰雀,第二天,那只胸脯深紅色的灰雀竟然不見了,它到哪里去了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設計意圖:讀課文,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并積累文中的詞語。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分組出示“渣、胸、脯、惜、低、誠”“郊,步,或,散,敢,者”

  2.說說這些字有什么特點?你是怎樣記住這字的。

  3.指導書寫。第一組強調左窄右寬,第二組強調“或、步、者”。

  4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5學生作業講評。

  設計意圖:養成正確,規范的寫字習慣。

  五、課堂作業

  1.從課文中找出相應的詞語。

  1)表示事實與所說或所預料的相符。

  2)令人惋惜。

  3)抬著頭向上看。

  2書寫生字并組詞。

  設計意圖:鞏固字詞的學習。

  板書:

  兩只粉紅一只深紅

  三只灰雀惹人喜愛

  來回跳動婉轉歌唱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2.聯系上下文,讀懂課文中的語句。

  3.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出示三只灰雀在枝頭唱歌,跳躍的畫面。

  2.聽,三只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的唱歌,多么惹人喜愛。列寧每天都來這兒散步,和他們打打招呼,可是有一天,列寧發現風有一只灰雀不見了,那只灰雀去哪兒了呢?

  設計意圖:設置懸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精讀課文,感悟真愛。

  1.自由讀課文的2---10自然段,看看那幾段話是列寧講的,那幾段話是小男孩說的?找出來。

  2.灰雀不見了,列寧的心情是怎樣的?(急)你是從哪兒知道的?

  出示“他在周圍的樹林中找遍了,也沒有找到。”指導朗讀。

  3列寧看見了一個小男孩,他對小男孩說了什么呢?

  出示:1).孩子,你看見過一只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

  2)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

  3)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飛不回來了。

  4)會飛回來?

  細細讀這些話,,你對那句話特別有體會?可以用朗讀的形式把你的體會告訴大家。指導朗讀。列寧的關心,惋惜,焦急集中表達了列寧對灰雀的一種情感,用一個字來概括,是什么呢?(板書:愛)

  4.聰明的孩子,小灰雀去哪兒了呢?你是從哪兒知道的呢?說一說。

  出示:1)沒……我沒看見

  2)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

  3)一定會飛回來。

  細讀這幾句話,你對那句話特別有體會?可以用朗讀的形式把你的體會告訴大家嗎?指導朗讀。

  5.小男孩為什么要捉這只灰雀?他對灰雀的喜愛和列寧對灰雀的喜愛有什么不同?討論,交流。教師相機指導:列寧的愛是給小鳥自由,小男孩的愛卻奪去了小鳥的自由,列寧才是真正的愛鳥。

  6分角色朗讀課文的3---10自讓段。

  設計意圖:分角色朗讀,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三、烘托高潮,深入體會。

  1.出示灰雀在枝頭歌唱的畫面。在列寧真該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了森林?,灰雀有在枝頭歌唱了。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的11---13自然段。

  2.讀了課文,你有什么疑問嗎?

  學生質疑,討論交流。

  引導學生體會:列寧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不愿傷害這個可愛的小男孩,這就是對孩子的愛。

  3.朗讀課文最后三個自讓段。

  設計意圖:感受孩子的誠實,列寧對孩子的愛。

  4課堂練筆:1)(課件出示)如果你是那只重新站在枝頭歌唱的灰雀,你想對小男孩和列寧說些什么呢?請在課本的空白處寫下你的“三言兩語”。

  2)學生交流。

  設計意圖:讀寫結合,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四、拓展延伸

  1.這個故事寫列寧對灰雀的喜愛,感動了小男孩,放回了灰雀。及時改正了錯誤,做一個誠實的孩子。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2.個別交流。

  設計意圖:聯系實際,拓展知識。

  五、課堂作業

  1.讀一讀,寫一寫。

  1)男孩說:“沒……我沒看見!

  我從“……”體會到

  2)“一定會飛回來!”男孩肯定地說。

  我從“一定”和“!”里推測出男孩當時想

  2.摘抄課文中描寫灰雀的句子。

  板書:

  5 灰雀

 。ㄈ侨讼矏郏

  不見了 捉

  焦急 放回

  列寧 小男孩

  喜愛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灰雀》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懂得做錯事就要改正的道理,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體會列寧善解人意,循循善誘的教育方法和對兒童的保護,同時受到保護鳥類等動物的教育。

  4.分角色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1.列寧發現灰雀消失之后,通過耐心、得體的交流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經過。

  2.通過人物的神態和語言來領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咱們繼續來學習《灰雀》這一課,板書課題,請同學們把課題讀一遍。很好!

  二、品讀課文。

  師:同學們,課文你們都讀熟了嗎?(讀熟了)那誰來告訴老師,課文主要講了誰和誰的一件什么事?

  生:課文主要講列寧、灰雀和小男孩之間的事。

  師板書:

  灰雀

  列寧男孩

  師:是呀,課文講了一個小男孩在列寧愛鳥的影響下,把捉回家的小鳥又重新放回樹林的故事。那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電腦出示(美麗的灰雀)

  師:孩子們,灰雀美嗎?(美)是呀,多美的灰雀呀!那課文是怎樣描寫灰雀的呢?誰來告訴老師?

  生:

  電腦出示:

  三只灰雀顏色,

  動作,歌聲,

  真。

  電腦出示:請同學們再輕讀課文,用“~~~”劃出表現列寧喜愛灰雀的詞語或句子。

  學生輕讀課文,邊讀邊劃。

  生1:每次都要經常

  師:這三個詞語體現了列寧對灰雀的無比喜愛。

  生2:一天,列寧……也沒有找到。

  師:找遍了,也沒有找到,這說明列寧怎么樣?(體現了列寧對灰雀的喜愛和擔心。)列寧每次都要仰望三只歡快的灰雀,這一次,當他抬頭仰望這三只灰雀時,他發現灰雀怎么了?

  生:灰雀不見了。

  師:此時,他的心里會想些什么呢?

  生1:

  生2:

  所以列寧才這樣說:電腦出示:

  師:誰來讀一讀?

  生試讀,師指導。

  師:字里行間充滿了列寧對灰雀的擔心之情,列寧還自言自語的說:電腦出示:生讀

  師:什么叫自言自語?(自己對自己說話)列寧自言自語的目的是什么?(列寧想用自己的情緒感染男孩,體現了列寧循循善誘的教育方法。)對于灰雀的丟失,列寧充滿了可惜、充滿了擔心,那么,男孩是怎么說的呢?

  生:沒……我沒看見。

  師:這里有一個省略號,從這個省略號你可以看出什么?

  生:可以看出男孩說話吞吞吐吐。

  師:那他為什么會吞吞吐吐呢?從他吞吞吐吐的言語中我們可以感覺到什么呢?

  生:可以感覺到灰雀的失蹤與他有關。

  師:是呀,男孩捉走了灰雀,想放在家中獨自欣賞,他這樣做對嗎?(不對)后來經過列寧循循善誘的教育,小男孩后來是怎么說的?

  電腦出示:男孩看看列寧說:“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

  師:男孩連說了兩次“會飛回來的。”說明了什么?“一定”又說明了什么?

  生1:說明男孩一定知道灰雀在哪里。

  生2:說明男孩這時已經下定決心要把那只灰雀送回來。

  師:“一定會飛回來的!蹦泻⒖隙ǖ恼f!翱隙ā闭f明了什么?

  生:說明男孩已經決心改正錯誤。

  師:那么,灰雀真的會飛回來嗎?

  生:會。

  師: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生:第二天……低著頭。

  師:從哪個詞可以感受到?

  生:果然。

  師:“果然”是什么意思?誰來告訴老師?

  師:和我們想的一樣就叫果然。聽了列寧的話,男孩回到家是怎么想的呢?請同學們發揮你的想象力,一起來說一說吧。

  電腦出示:

  男孩回到家,來到鳥籠邊,只見那只的灰雀不再歌唱,顯出很不安的樣子,男孩想起剛才列寧的談話,地說:“我真不該把它捉回來,明天,我把它送回樹林里去!

  師:是呀,男孩聽了列寧的話,他的心里也充滿了慚愧、后悔之情,他后悔自己不該那么自私,把那只深紅色的灰雀捉回家。因此,他決定要把那只灰雀怎么樣?

  生:送回去。

  師:正象大家說的那樣,男孩真的把灰雀送回了樹林,此時,列寧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讀:

  師:灰雀真的會回答他嗎?

  生:不會。

  師:那列寧為什么還要問那只灰雀,而不直接問小男孩呢?

  生:因為他認為男孩是誠實的。

  師:“沒……我沒看見!焙茱@然男孩最初是撒謊了,那為什么大家和列寧還是認為男孩是誠實的呢?

  生:因為男孩知錯就改,所以我們都認為他是誠實的。

  師:哎呀,你還用到了“因為……所以”的句式,真好。

  師:小男孩雖然開始犯了錯誤,但他后來在列寧的影響下改正了錯誤,是個知錯就改的好孩子,所以小男孩仍然是誠實的。

  師:圍繞著灰雀在小男孩和列寧之間發生了這樣一段感人的故事,在這個故事當中,列寧是愛灰雀的,那小男孩呢?

  生:小男孩也愛灰雀。

  師:他們同時愛灰雀,那老師問你們,他們的愛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怎么不一樣呢?

  生:列寧給他吃的,給他自由;而男孩是捉回家自己玩,限制了它的自由。

  師:說得真是太好了!那你覺得誰才是真正的愛灰雀?

  生:列寧才是真正的愛灰雀。

  師:板書“愛”,列寧愛它,是給它吃的,當發現灰雀不見時,他的內心是著急的,是擔心的,而男孩愛灰雀,卻把它捉回家,這里邊我們看到了列寧和男孩對灰雀的愛,還看到了誰對誰的愛呢?

  生:列寧對男孩的愛。

  師:是呀,列寧這樣做既保護了男孩的自尊心,又讓男孩勇于承認錯誤,并改正了錯誤,這種默默的教育,也是對男孩的愛呀,一個簡單的事理,卻寫出了動物和人之間、人和人之間的愛。下面,讓我們分角色朗讀課文,再來體會人和人之間,人和動物之間的這種濃濃的愛。

  三、課外延伸:

  1、如果你是那只重新站在枝頭歌唱的灰雀,你想對小男孩和列寧說些什么呢?

  2、同學們,你們在生活當中碰到過這樣的情況嗎?你又是怎么做的呢?

  板書設計:

  5麻雀

  (惹人喜愛)

  不見捉走

  擔心愛放回

  列寧男孩(知錯就改、誠實)

 。ㄑ普T)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灰雀》教案 篇4

  課題:灰雀

  教學目標 :

  1、教育學生做錯了事就要以下,做個誠實的孩子。

  2、學習聯系上下文讀懂句子的方法,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內容,感悟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讀懂句子

  教學難點 :感悟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

  一、以創設情境來顯情。(出示多媒體課件:鳥在枝頭歌唱)

  提問:你們認識這些鳥嗎?你收集了哪些灰雀的和列寧的資料?說給大家聽一聽。

  二、導情

  1、文中列寧和灰雀以及孩子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這件事又說明了什么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

  學生:觀察、體會、想象、說想法

  2、輕聲讀第二部分,畫出列寧說的話,理解列寧的心情。

  學生邊讀邊思考后,出示列寧1、2句兩句對話。

 、俸⒆,你看見過一只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

 、谀且欢ㄊ秋w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

  3、列寧說了哪些話?表達了列寧對鳥是什么感情嗎?

  4、列寧愛鳥的感情對小男孩兒有什么影響呢?

  使學生再次體會“愛”的感情。

  5、分角色表情朗讀。

  三、悟情

  1、自讀自悟

  畫出列寧說的話,自各悟出列寧的心情。

  2、全班同讀

  ①體會列寧的第一句話中的“自言自語”和“可惜”這個重點詞有與沒有對表達列寧的心情的有什么不同?

 、谖虺觯毫袑帎埒B,更愛孩子的情感。

  3、小組討論:

  學習每三部分,你們想知道什么?討論后怎么解決的?

  四、激情

  1、看板羽,你想對他(它)說些什么?

  2、師后話:列寧和小男孩兒對鳥的愛。

  板書:灰雀不見了          它怕冷  凍死了  可惜

  一定會飛回來        善良、誠實       灰雀回來了

 。ㄒ欢〞突貋恚

  本站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自中小學教育資源站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灰雀》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認識“樺、胸”等5個生字。會寫“郊、散”等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了解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啟發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體會列寧愛鳥更愛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錯就改是誠實的表現。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教學掛圖。

  3、多媒體課件。

  4、收集關于列寧的生平、故事等資料。

  第一課時

  看圖導入  ,交流資料

  1、出示列寧照片,說說他是誰?利用課前預習收集的資料,談談你對列寧的了解。

  2、學生交流后,教師小結簡介列寧。今天要學習的這個故事,就是一個發生在偉大領袖列寧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書課題,書空“雀”字筆順,提示“雀”字是從描摹鳥的體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讀通課文,初步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好自然段序號。

  2、指名逐段朗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重點指導讀準“散(sàn)步”、

  “胸(xiōng)脯(pú)”、“白樺(huà)樹”。注意“誠”“病”“蹦”讀后鼻音。

  3、賽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讀書競賽,互相提提意見、幫助別人讀得更好。

  4、課文哪幾自然段是具體寫列寧尋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2~13是課文的具體寫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呢?

  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指名讀第1自然段,說說了解到了什么。

  2、課文是怎么描寫這三只灰雀的?找出來讀一讀。

  說說哪幾個詞語用得好,借助多媒體動畫,相機理解“婉轉”、“來回跳動”、“惹人喜愛”。

  3、教師引讀列寧喜愛灰雀的句子,體會列寧心中的感受,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

  4、巧妙結尾、設置懸念:第二天,那只深紅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見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寧和小男孩圍繞著這只灰雀發生了一段怎樣的故事呢?下節課繼續學習。

  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學生自主觀察本課生字有什么特點。

  2、說說你是怎么記住它們的字形的?

  3、提醒:本課左右結構的字較多,注意左右比例。獨體字“步”、“者”書寫時筆畫要舒展。

  4、學生描紅、摹寫。

  第二課時

  貼圖導入  ,激發興趣

  1、貼出三只灰雀在枝頭歡歌、跳躍的圖畫。

  聽,三只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愛。列寧每天散步都來到這兒,和它們打打招呼,問候問候它們?捎幸惶,列寧發現有一只灰雀不見了,那只灰雀到哪兒去了呢?

  精讀課文,感悟真“愛”

  1、自由輕聲讀一讀課文3-10自然段,哪幾段是列寧說的話,哪幾段是小男孩說的,找一找、讀一讀。

  2、屏幕出示課文3、5、7、9自然段,請大家讀列寧的這幾句話,仔細體會列寧這些話的意思。

  a.學生交流。哪句話特別有體會,可以說一說,也可以把體會到的用朗讀來告訴大家。

  b.列寧的著急、擔心、惋惜、關心集中表達了列寧對灰雀的一種情感。用一個詞來概括,是什么?板書:愛。

  3、聰明的孩子,有誰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從課文哪兒看出來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練讀這幾段話,指名朗讀檢查。指導讀好“一定會飛回來的!”教師運用手勢,指導學生加強語氣。

  b.讀后體會:這時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為什么要捉走這只灰雀?他對灰雀的喜愛和列寧對灰雀的喜愛有什么不同?小組討論、發表看法,相互補充,匯報體會。

  4、相機小結:列寧的愛是給鳥自由,男孩的愛卻奪去了鳥的自由,列寧才是真正的愛鳥!

  5、細細體會列寧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讀3-10自然段,

  烘托高潮,深入體會

  1、在列寧真愛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樹林,看,它們又在枝頭歡唱了。

  多媒體投影顯示:列寧和小男孩在白樺樹旁看著灰雀。

  2、學習課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讀體會,

  3、讀了這幾段,你會提出什么問題嗎?學生交流、提出疑問,如“列寧為什么要問鳥?鳥怎么會說話呢?”等等。

  4、小組討論,解答上面列出的兩個關鍵問題。教師參與討論、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列寧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傷害這個可愛的小男孩的心,這就是對孩子的愛!

  5、你們一定也和列寧一樣,為鳥兒重歸自然、為孩子改正錯誤而高興吧!拿起書來,美美地讀讀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

  6、小結板書,總結課文。

  收集故事、積累提高

  1、學了這篇課文,你發現了什么?大家一起來說說。

  2、收集列寧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讀一讀,開展講故事比賽。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灰雀》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樺、胸”等5個生字。會寫“郊、散”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郊外、散步、胸脯”等14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了解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啟發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體會列寧愛鳥更愛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錯就改是誠實的表現。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教學掛圖。

  3.多媒體課件。

  4.收集關于列寧的生平、故事等資料。

  教學時間:

  2教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以前我們學過一篇列寧的課文,談談你對列寧的了解。

  2.今天我們又要要學習發生在偉大領袖列寧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板書課題)

  二、讀通課文,初步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好自然段序號。

  2.指名逐段朗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重點指導讀準“散(sàn)步”、

  “胸(xiōng)脯(pú)”、“白樺(huà)樹”。注意“誠”“病”“蹦”讀后鼻音。

  3.自學生字詞。

  4.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什么地方最讓你感動?

  學生暢所欲言。

  三、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看課件,三只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當你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最想說什么?

  2.課文是怎么描寫這三只灰雀的?找出來讀一讀。

  說說哪幾個詞語用得好,借助多媒體動畫,相機理解“婉轉”、“來回跳動”、“惹人喜愛”。

  3.從哪些句子看出列寧也像你們一樣很喜歡灰雀,找出有關句子。

  抓住句式“每次……都……”,(可以進行說話練習)“還經!钡仍~句來理解。

  通過上下文理解“仰望”的意思。

  4.知道朗讀第一段。

  5、設置懸念:第二天,那只深紅色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見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寧和小男孩圍繞著這只灰雀發生了一段怎樣的故事呢?下節課繼續學習。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學生自主觀察本課生字有什么特點。

  2.說說你是怎么記住它們的字形的?

  3.提醒:重點指導“胸、步、或”

  4.學生描紅、摹寫。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認讀詞語。

  2、看課件,激發興趣。

  聽,三只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愛。列寧每天散步都來到這兒,和它們打打招呼,問候問候它們?捎幸惶欤袑幇l現有一只灰雀不見了,那只灰雀到哪兒去了呢?

  二、精讀課文,感悟真“愛”。

  1.自由輕聲讀一讀課文3-10自然段,哪幾段是列寧說的話,哪幾段是小男孩說的,找一找、讀一讀。

  2.屏幕出示課文3.5.7.9自然段,請大家讀列寧的這幾句話,仔細體會列寧這些話的意思。

  a.學生交流。哪句話特別有體會,可以說一說,也可以把體會到的用朗讀來告訴大家。

  b.列寧的著急、擔心、惋惜、關心集中表達了列寧對灰雀的一種情感。用一個詞來概括,是什么?板書:愛。

  3.聰明的孩子,有誰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從課文哪兒看出來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練讀這幾段話,指名朗讀檢查。指導讀好“一定會飛回來的!”教師運用手勢,指導學生加強語氣。

  b.讀后體會:這時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為什么要捉走這只灰雀?

  d.他對灰雀的喜愛和列寧對灰雀的喜愛有什么不同?小組討論、發表看法,相互補充,匯報體會。

  5.小結:列寧的愛是給鳥自由,男孩的愛卻奪去了鳥的自由,列寧才是真正的愛鳥!

  6.細細體會列寧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讀3-10自然段,

  三、烘托高潮,深入體會。

  1.在列寧真愛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樹林,看,它們又在枝頭歡唱了。

  多媒體投影顯示:列寧和小男孩在白樺樹旁看著灰雀。

  2.學習課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讀體會,

  3.讀了這幾段,你會提出什么問題嗎?學生交流、提出疑問,如“列寧為什么要問鳥?鳥怎么會說話呢?”等等。

  4.小組討論,解答上面列出的兩個關鍵問題。教師參與討論、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列寧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傷害這個可愛的小男孩的心,這就是對孩子的愛!

  5.你們一定也和列寧一樣,為鳥兒重歸自然、為孩子改正錯誤而高興吧!拿起書來,美美地讀讀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

  四、小結板書,總結課文。

  這一老一小多有意思啊,你想對列寧和小男孩說幾句什么話?把它寫下來吧!

  課后分析:

  美的升華

  課文敘述了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啟發一個小男孩放鳥歸園的故事,體現了列寧對孩子的愛以及孩子改正錯誤由喜歡鳥到真正愛鳥的變化過程。課文以生動具體的語言,簡短、含義深刻的對話描寫,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語言文字訓練材料。這是讓孩子的心靈受到啟迪、升華的一篇美文。

  首先在教學中憑借多媒體課件出示三只灰雀在枝頭唱歌跳躍的場面,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灰雀的美,身臨其境地說說看到這般情景灰說什么。再而讀讀課文中描寫灰雀的句子,體會列寧的喜愛之情。其次,抓住列寧和小孩的對話,著重引導學生揣摩兩個人的神情和心理活動,通過聲情并茂地朗讀再現列寧的愛鳥之情。最后通過列寧和小男孩的愛鳥之行為對比,讓孩子對愛護動物有了更高層次的啟示--真是這種感染和熏陶,使孩子受到震撼,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終于放鳥回自然。最后一段話意味深長,教學時,采用學生質疑的方法,通過師生共同討論有價值的問題再次感受列寧不但愛鳥還愛孩子。以議悟情,以情激情的教學方法,喚起學生的情感活動,使師生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使情感升華。再讓學生把自己想對列寧和小男孩說得話寫下來,就是讓孩子把心靈美的洗禮躍然紙上。我想我們的語文教學應傾注更多的人文關懷,激發孩子們的情感渴望,再一次一次美的升華中體驗學習語文的快樂。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灰雀》教案 篇7

  【具體案例】

  《灰雀》第二至第十自然段對話部分。

  師:當列寧發現灰雀不見時,他是怎樣問男孩的?小男孩又是怎么回答的?

  生:答。(讀課文第二至第十自然段)

  師:從他們的對話中你發現了什么?有什么問題嗎?

  生1:小男孩為什么開始說“沒看見”,后來說“會飛回來的?

  師:你有一顆愛思考的頭腦,很好!請你把你的問題寫在黑板上吧!并在問題后面寫上你的名字,因為它是你發現的。

  生2:列寧為什么要自言自語的說?

  師:這個問題提的很有價值,真棒!你也上來說吧!

  生3:小男孩怎么會那么肯定的說:“一定會飛回來!”?

  師:你也很會動腦筋,真不錯!上來吧!

  師:同學們,黑板上有三個充滿智慧的問題,你們會幫助解決嗎?把你的想法在小組里說一說。注意把話說清楚,說完整。

  師:好!同學們剛才交流地很激烈,誰愿意來告訴老師?

  生:我想回答第一個問題,開始,小男孩怕被責怪,所以說沒看見。后來,他看列寧那么關心灰雀,所以想把灰雀放了。

  師:你從哪里看出列寧關心灰雀呢?

  生:讀列寧說的話。(“那一定是飛走了…它怕冷”)

  師:列寧說這話的時候心理會怎么想?心情怎樣?

  生:列寧想灰雀到哪里去了呢?他心理很擔心。

  師:是呀!老師也開始擔心了,誰再來把這句話讀一讀.

  生:讀.(面色憂郁)

  師:老師聽出來了,你十分關心灰雀.還有誰也關心灰雀呢?

  師:這么多同學呀!你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吧!

  生:讀.(語重心長)

  ……

  【反思過程】

  這個教學片段促進學生思考,尊重學生個性感悟,從而引導有感情朗讀。

  1、“從這段話中你發現了什么?有什么問題嗎?”你有一顆愛思考的頭腦,你的問題很有價值,這一類語言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勤于動腦,并讓學生把自己的問題寫在黑板上,給學生一種成就感,頓時激發了全體學生勤于思考的動力。

  在此基礎上,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提真問題,有價值的問題,不提假問題,如:你已經知道答案卻還裝作不懂而提出的簡單問題,做到問題提得明確,清楚。然后引導討論,教師參與其中,這樣長此以往,使學生養成邊讀邊思考的良好讀書習慣。

  2、立足課堂生成,善于捕捉關鍵點。如:生:“開始小男孩怕被責怪,所以說沒看見,后來,他看列寧那么關心灰雀所以想把它放了”,這時,教師抓住這句話當中的“關心”一詞問:你從哪里看出列寧關心灰雀了呢?從而讓學生更深入地去理解課文。

  3、注重學生個體感悟,激情引導朗讀。如:列寧想灰雀一定是凍死了,心理很難過,“列寧想灰雀會到哪兒去呢?他心里很擔心!崩蠋熯@時候說:“是呀!我也開始擔心了”。沒有直接肯定,而是通過表達自己的感受來激發學生,讓學生感覺到老師和大家是平等的,也在談感受,而起到的效果是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豐富情感,因為創造了這樣的情境,此時讓學生站起來朗讀就是水到渠成了。學生豐富的情感表露無疑。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灰雀》教案 篇8

  設計理念

  通過朗讀,引導學生通過語言和行動來揭示人物的內心活動,體會文章的表達特點,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目標

  1,認識"樺,胸"等5個生字.會寫"郊,散"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郊外,散步,胸脯"等14個詞語.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3,通過人物的對話描寫,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4,體會列寧善解人意,循循善誘和對兒童的保護,懂得做錯事情應該改正的道理,同時受到保護鳥類等動物的教育.

  重點難點

  列寧發現灰雀消失后,通過耐心得體的交談時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經過.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

  2,教學掛圖.

  3,多媒體課件.

  4,收集關于列寧的生平,故事等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步驟設計

  教學互動設計

  設計意圖

  一,

  看圖導入,

  交流資料

  1,出示列寧照片,說說他是誰 利用課前預習收集的資料,談談你對列寧的了解.

  2,學生交流后,教師小結簡介列寧.今天要學習的這個故事,就是一個發生在偉大領袖列寧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書課題,書空"雀"字筆順,提示"雀"字是從描摹鳥的體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以圖引趣.

  隨文識字.

  二,

  讀通課文,

  學習字詞

  1,學生自由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好自然段序號.

  (2~13是課文的具體寫這件事的.)

  2,指名逐段朗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重點指導讀準"散(sǎn)步","胸(xiōng)脯(pú)","白樺(huà)樹".注意"誠病蹦"讀后鼻音.

  3,賽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讀書競賽,互相提提意見,幫助別人讀得更好.

  4,指導書寫

  a,難寫字:注意"渣,者,惜"三個字中"日"的寫法;"散,胸"中"月"字的寫法;還有"者","步"字的長撇.

  b,易錯字:郊,步,胸,敢,低.

  學習生字,是重點.

  有重點的示范難寫及易錯的字.

  三,

  再讀課文,

  初步感知

  默讀.

  a,課文哪幾自然段是具體寫列寧尋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b,列寧為什么要尋找灰雀

  c,找出列寧喜愛灰雀的句子,說說哪幾個詞語用得好.劃出詞語,如:"來回跳動","婉轉", "惹人喜愛","每次","都要","經常"等.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體會列寧心中的感受.

  2,設置懸念:第二天,那只深紅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見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 列寧和小男孩圍繞著這只灰雀發生了一段怎樣的故事呢 下節課繼續學習.

  了解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通過動作的描寫,體會列寧非常喜歡灰雀,為下文找灰雀作鋪墊.

  第二課時

  一,

  貼圖導入,激發興趣

  1,貼出三只灰雀在枝頭歡歌,跳躍的圖畫.

  聽,三只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愛.列寧每天散步都來到這兒,和它們打打招呼,問候問候它們.可有一天,列寧發現有一只灰雀不見了,那只灰雀到哪兒去了呢

  與第一課時銜接,激發學生興趣

  二,

  精讀課文,

  感悟真"愛"

  1,自由輕聲讀一讀課文2-13自然段.

  找一找哪幾段是列寧說的話,哪幾段是小男孩說的,并讀一讀.

  屏幕出示課文3,5,7,9自然段.

  a,讀列寧的這幾句話,你發現什么 你是從哪個詞體會到體會列寧這些話的意思 并劃出有關詞語.

  b,學生交流.可以說一說,也可以把體會到的用朗讀來告訴大家.

  3,有誰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 你從課文哪兒看出來的 (出示4,8,10段.)

  a,各自練讀這幾段話,指名朗讀檢查.指導讀好"一定會飛回來的!".教師運用手勢,指導學生加強語氣.讀后體會:這時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從對話,行動中體會列寧對灰雀的著急,擔心,惋惜,關心情感.

  從對話,行動中體會孩子決定要改正錯誤的內心活動.

  三,

  烘托高潮,

  深入體會

  1,在列寧真愛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樹林,看,它們又在枝頭歡唱了.

  多媒體投影顯示:列寧和小男孩在白樺樹旁看著灰雀.

  2,齊讀11-13自然段.

  3,讀了這幾段,你會提出什么問題嗎 學生交流,提出疑問,如"列寧為什么不問男孩卻問灰雀呢 為什么說孩子是誠實的 "等等.

  4,小組討論上面列出的兩個關鍵問題.教師參與討論,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列寧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傷害這個可愛的小男孩的心,這就是對孩子的愛!孩子也是個有錯就改的好孩子.

  5,小結板書,總結課文.

  通過人物對話體會列寧善解人意以及對孩子自尊心的保護.

  四,

  鞏固字詞,

  拓展訓練

  1,抄寫詞語及自己喜愛的句子.

  2,寫幾句對話,把事情講清楚.

  鞏固字詞,積累佳句.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灰雀》教案 篇9

  《灰雀》這篇課文記敘了列寧在莫斯科郊外養病期間愛護灰雀的故事,反映了列寧愛鳥,更愛誠實的孩子。

  全文共13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講列寧在郊外養病期間,每天都到公園散步,他非常喜歡公園里那:只灰雀。第2—10自然段講有一天,列寧發現那只胸脯深紅的灰雀不見,以為它凍死了,感到很惋惜。小男孩不敢告訴列寧灰雀沒有死,只是堅定地說,灰雀會飛回來的。第11~13自然段講第二天,列寧果然又看見了那只灰雀,但他沒有再問那個男孩,因為他已經知道男孩是誠實的。

  課文以人物對話為主線,既寫出了列寧對孩子的教育過程,又寫了小男孩心理認識過程。人物的內心活動外化為語言,二者相互交錯,推動情節發展,并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為什么說小男孩是一個誠實的孩子,體會列寧對孩子的教育過程及小男孩的認識過程。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質疑。

  1.出示課題。

  2.質疑: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有幾只灰雀?灰雀什么樣?圍繞“灰雀”為什么用“灰雀”作課題?)

  二、初讀課文。發生了什么事?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特別是生字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支理解詞義。

  3.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讀音。

  出示詞語卡片,指名認讀。特別注意以下讀音。

  白樺 胸脯 面包渣 惹人喜愛

  (2)字形難點。

  散:左下“月”的第一筆是“/”。右邊的反文要寫小一些

  惹:上中下結構。中間是“右”不是“古”。

  或:左下方口的下面是“一”。右邊一撇不要丟掉。

  (3)理解詞語。

  郊外:城市外面的地方。

  可惜:值得惋惜。

  誠實:言行跟內心思想一致。

  自言自語:自己跟自己說話。

  歡蹦亂跳:形容健康、活潑。

  默讀課文,思考課后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情景引入,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多媒體演示:三只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

  2.教師說:聽,三只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人喜愛。你看它們可愛嗎?

  3.自讀第一自然段,畫出描寫灰雀的語句并填空。的灰雀來理解。)

  4.朗讀第一自然段。

  過渡:多媒體演示“胸脯深紅的灰雀不見了”。

  二、學習課文第二至十自然段。

  1.胸脯深紅的灰雀到底去哪兒了?請學生默讀課文,畫出小男孩的語言。

  (1)男孩說:“沒看見,我沒看見!

  (2)男孩看著列寧,說:“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

  (3)“一定會飛回來!”男孩肯定地說。一定會飛回來的。

  2.指導學生讀小男孩的話,再說說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引導學生體會小男孩的認識過程:吞吞吐吐一想說不敢說一決心把灰雀放回公園,肯定地說。)

  3.課中質疑,讓學生體會列寧育人過程。

  (1)列寧聽到小男孩的話,肯定知道灰雀被小男孩帶走。如你是列寧,這時你會對小男孩說什么呢?

  (2)文中列寧是怎么說的?畫出列寧的話。分組討論,通過讀列寧的話,讀懂了什么?

  A.列寧說:“那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丁。天氣嚴寒,它怕冷!

  (飽含著對丟失的灰雀的惋惜和惦念。他明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卻故意不明說,而用自己的感情來啟發男孩自己覺悟,以情育人。)

  B.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會飛回來了。”

  (“自言自語”實際上是說給小男孩聽的!翱上А北磉_了列?對灰雀的愛護和惋惜,他用這種感情來感染男孩,使男孩知道

  有很多人喜愛灰雀,關心著灰雀的命運。)

  (3)創設情境,進行對話。老師為列寧,學生為小男孩進行對話。老師用責問的語氣與學生對話。

  (4)指導學生再讀書上列寧的話,體會列寧育人的過程。

  三、學習課文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

  1.出示思考題。

  (1)小男孩為什么低著頭?

  (2)列寧為什么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然后微笑?

  (3)列寧為什么不問愛說話的男孩,而問不說話的灰雀?

  (4)列寧為什么不問那個男孩,就知道他是誠實的?

  (因為男孩能認識錯誤,用實際行動改正錯誤。)

  2.分組讀書、討論思考題。

  3.小組代表發言。

  四、拓展學生思維空間。

  1.文章寫了第1天、第2天、那么第3天、第4天……以后圍繞列列寧、小男孩、灰雀,還會發生什么有意思的事呢?請學生小組討論。

  2.請學生評價文中人物。

  五、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內練習

  一、看拼音寫詞語:

  ( )外 ( )步 胸( ) ( )孩

  一( ) ( )者 ( )是面包( )

  二、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 )\ ( )\

  ( ) 地說 ( ) 地歌唱

  ( )/ ( )/

  三、填空,再想想用上括號里的詞語好在哪里。

  1.灰雀在枝頭( )唱歌,( )惹人喜愛。

  2.列寧( )說:“多好的灰雀呀,( )再也不會飛回來了!

  四、給下面的句子加標點符號。

  1.列寧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著說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兒去了

  2.列寧說那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

  五、閱讀課文,回答問題。

  公園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樺樹,樹上有三只灰雀。兩只胸脯是粉紅的,一只胸脯是深紅的。它們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非常( )惹人喜愛。列寧每次走到白樺樹下,都要停下來,仰望這三只歡快的灰雀,還經常( )給它們帶來面包渣和谷粒。

  1.給文中帶點詞換上一個意思相近的詞。

  2.寫出文中的數量詞:

  3.從哪些地方看出列寧非常喜歡這三只灰雀?

  4.你喜歡哪些動物呢?為什么?

  我喜歡,因為它很,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灰雀》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及有關要素一覽表】

  

  題

  

  識

  點學習內容學習水平教學媒體教學目標知識技能事

  實

  概

  念

  原

  理觀

  察推

  理識

  記理

  解應

  用投

  影幻

  燈圖

  片錄

  音黑

  板

  雀

  1、理解課文2~10自然段內容,懂得做錯了事就要改正,做個誠實的孩子。√√ √√√√√√ √√√  1、講讀第2~13自然段,進一步理解內容。

  2、了解列寧怎樣喜愛灰雀,以及在他愛鳥的影響下,小男孩怎樣自覺地改正錯誤,體會小男孩誠實的優秀品質,教育學生要當個知錯、誠實的孩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 √ √√ √ √√ 

  【教學結構流程圖】

  【教學說明】

  一、情景引入

  多媒體(動畫):三只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

  師:聽,三只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愛。列寧每天散步都來到這兒,和他們打打招呼,問候問候他們。

  多媒體(動畫):列寧在樹下仰望兩只灰雀,那只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已不見了。

  師:一天,列寧又來到白樺樹下,發現那只深紅色胸脯的灰雀不見了。

  二、學習第3~10自然段

  多媒體(動畫):列寧在樹下仰望兩只灰雀,一個小男孩從樹林中走過來。

  1、學習要求:

  師:這時,列寧看見一個小男孩走過來了。列寧和小男孩說了什么了?

 。ㄒ螅鹤杂奢p聲朗讀課文3~10自然段,分別找出列寧和小男孩說的話,再體會體會列寧、小男孩這是的心情。)

  檢查學生自讀情況:誰愿意把列寧說的話讀給大家聽聽?(師相機出示字幕:課文3、5、7、9自然段)

  2、自讀體會:

 、拧煟核奶幷冶榱艘膊灰婙B兒蹤影的列寧,這時說的每一句話都包含著怎樣的心情呢?自己再讀讀列寧說的話,體會體會列寧這時的心情。(學生自讀后抽查)

 、啤∧銈儗δ木湓掦w會得更深些?想讀給大家聽聽嗎?

  3、師相機評價指導學生讀的四句話,進一步體會列寧的心情。

  4、比較體會:

  多媒體(文字):列寧說的第3句話。

  師:老師也仔細體會了這句話,來,仔細聽聽老師讀的哪句話更能表達出列寧失去鳥兒非常惋惜的心情。(師讀)

  師:我們一起來體會體會。

  5、引導概括:

 、拧×袑幹、擔心、惋惜、關心集中表達了列寧對灰雀的一種感情。用一個詞來概括,是什么?

  板書:

  灰 雀

  愛

  列寧   男孩

 、啤】墒牵袑幭矏鄣幕胰妇烤鼓娜チ?聰明的孩子們你們能告訴列寧嗎?

 、恰『⒆訛槭裁醋阶呋胰福

  ⑷ 列寧愛灰雀,孩子也愛灰雀他們的愛有什么不同?

  你更贊同誰的?請大家討論討論。ㄏ鄼C出示字幕:討論題)。

 、伞熝惨,并加以討論,然后檢查討論情況。

 、省⌒〗Y:老師明白大家的意思了。列寧愛鳥,給它自由;孩子愛鳥,把它捉回去,讓它失去了自由。列寧是真正的愛鳥。

  板書:

  灰 雀

  愛

  列寧   男孩

  6、那,列寧愛鳥的真請對孩子有什么啟發呢?讓我們來讀讀小男孩說的話。邊讀邊體會小男孩這時的心情。

  多媒體(文字)課文4、8、10自然段。

  7、你體會出了小男孩這時是什么樣的心情嗎?

  小結:聽了大家的發言,我明白了,小男孩開始想隱瞞事實的真相,沒有說真話,后來又決心改正錯誤,一定要放那只灰雀回公園。

  8、導讀激情,深入體會:

  師:為了能更進一步體會小男孩的心理變化,我們一起來讀讀他和列寧的對話。

  多媒體(文字):3~10自然段內容。

 、拧煂ёx,生接讀。

 、啤∈钦l讓孩子懂得了真愛?

  板書:

  9、分角色朗讀、表演:

  師:咱們來讀好這段話,體會這種愛。

 、拧∪喾殖蓛纱蠼M。一組讀列寧說的話,一組讀男孩說的話,師讀敘述語。

 、啤∪サ魯⑹稣Z直接朗讀對話。

 、恰∵@一老一小的話多有意思,你們也和孩子一樣懂得了真正的愛鳥嗎?誰體會得好,想讀這段對話?

 、取≌l能比他們體會得更好,愿意扮演角色表演這段對話?

  ⑸ 表演得太好了,你們也學他們的樣自由找伙伴表演表演吧。

  三、學習第11~13自然段

  多媒體(動畫):列寧在看灰雀,男孩提著鳥籠在樹下。

  1、你們看,男孩在列寧真愛的感染下,真的把鳥送回了公園。聽,三只灰雀又在枝頭歡蹦亂跳地歌唱。樹下他們又多了一位真正的好朋友。

  2、多媒體(文字):課文第12自然段的內容。(師敘述12自然段)

  3、聽到這兒,你有什么問題?

  4、是啊,老師也弄不明白,列寧為什么不問會說話的男孩,卻問不會說話的灰雀呢?

  5、小結:列寧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不愿意傷害這個可愛的小男孩的心,這是對孩子的愛。

  板書:  灰 雀

  愛

  列寧  男孩

  6、列寧愛孩子,幽默的話里含著多么深的愛。請大家齊讀第12自然段。(字幕中“微笑”一詞閃動。)

  7、列寧為什么而微笑?

  8、你們一定也和列寧一樣,為鳥兒重歸大自然,為孩子改正錯誤而高興吧!拿起書來,高高興興地讀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

  四、總結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體會,你想對這個故事說句什么話嗎?把你想說的話寫下來。

  (生認真書寫,師巡視輔導)

  2、列寧對小男孩喲一顆寬容的愛心,列寧和男孩對灰雀有一顆真誠的愛心。這體現了人與人、人與大自然之間的真愛。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像列寧和小男孩一樣對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每一種動物以及大自然奉獻出一顆誠摯的愛心,世界將會變成更加美好的人間。最后請大家欣賞《愛的奉獻》。(多媒體動畫)

  【附板書】

  【教學設計意圖】

  1、教學目標的設計: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敘述了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啟發一個小男孩放鳥歸園的故事,體現了列寧對孩子的愛以及孩子改正錯誤由喜歡寫到真正愛鳥的變化過程。因此,在育人目標上,從素質教育之需要出發,并結合學生的實際,制定出體現認識的、情感的、技能的語文教育目標。

  2、教學過程的設計:

  為了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要求,教學過程中突出以“愛“的情感為主線索,如:灰雀到哪兒去了,為什么說在小男孩那兒,列寧是怎么幫助小男孩改正錯誤的,為什么說小男孩是個誠實的孩子等。用一條情感的線索貫穿始終,以愛的感染和體驗,把語文知識的技能的、審美的、品德的育人因素融為一體,使學生在“愛”的熏陶感染中通過“內化”,接受素質教育。板書設計,從中年級的心理出發,采用簡潔、凝練、美觀的圖文結合形式,這樣不僅準確地揭示出本課育人的主旨,而且在輔佐教學,啟迪思維,發展想象上起到了“激發”的作用。

  3、教學媒體的設計:

  教學媒體是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它是為教學服務的。在本節課中,將課文插圖“動畫”,并配上悅耳的鳥鳴,使學生在直觀理解詞語(活蹦亂跳)的同時,產生對灰雀的喜愛。文字課件中“特寫鏡頭”的相機出示不僅暗示了學習的重點,而且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于重點詞句的理解上。這種發揮多媒體的綜合功能,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灰雀》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列寧對灰雀、誠實男孩的喜愛之情,并從人物的對話中懂得做錯事情應該改正的道理,同時受到保護鳥類等動物的教育。

  教學重點:列寧發現灰雀消失后,通過耐心、得體的交談使男孩把灰雀放回的經過。

  教學難點:使學生透過人物的言語和神態來領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前預習:朗讀課文三次,體會文章的思想是什么?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復習導入

  1、同學們,還記得我們昨天認識的新朋友嗎?瞧,它們來了。襟w出示:三只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教師引讀:兩只胸脯是粉紅的,一只胸脯是深紅的。

  你覺得怎么樣?

  引讀:它們在樹枝間來回跳動,婉轉地歌唱,非常惹人喜愛。 引讀:列寧每次走到白樺樹下,都要停下來,仰望這三只歡快的灰雀,還經常給它們帶來面包渣和谷粒。

  4、小結:讀到這兒,我們已經知道,列寧和我們一樣都非常——生:喜愛灰雀(板書“喜愛”)

  二、感受列寧愛灰雀、愛男孩

 。ㄒ唬├首x第2自然段

  1、 今天我們請小朋友先讀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看看發生了什么事?從哪里感受到列寧喜愛灰雀?你可以一邊讀一邊把找到的句子劃出來。(指板書)教師巡視指導。(出示第二自然段)

  2、 反饋交流:

  (1)指名交流

 。2)這句話中,哪個詞最能看出列寧著急呢?

 。3)“找遍”是怎么找呢?師:是呀,找遍就是把每一棵樹都仔細地找了;每一個角落都找過;找了很長很長時間。

 。4)現在,你能把這個句子讀好嗎?自己先試試。生:自由讀——齊讀

  (5)小結:列寧這么著急,看出他怎么樣?生:喜愛灰雀(指板書)

  (二)繼續學習第3-10自然段

  那列寧到底找到灰雀了嗎?

  1、我們趕緊再讀讀課文3-10自然段,從哪些句子感受到列寧喜愛灰雀?把你找到的句子劃一劃。

  2、把你找到的句子讀一讀,想一想你讀懂什么?圈一圈從哪些詞語中讀懂得?好,把你找到句子和同桌說一說。

  3、檢查交流(媒體出示3—10自然段)

  誰先來說說你從哪兒感受到列寧喜愛灰雀

 。1)這時,列寧看見一個小男孩,就問:“孩子,你看見過一只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

 、 你讀懂了什么?

 、谶有別的地方讀懂得嗎?

 、勰隳軒е@樣的語氣讀一讀嗎?

  自由讀—指名讀

  ④一只灰雀不見了,列寧這么著急,說明列寧多么——生:喜愛灰雀。師引讀:這時,列寧看見一個小男孩就問,生:接讀

  你還從哪里感受到列寧喜愛灰雀

  (2)列寧說:“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

 、 你從哪里感受到的?

 、诹袑庍會怎樣說呢?

 、郏c擊)列寧(  )地說:“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

 、芏嘣形颍鹤屛覀儙е约旱母惺茏x讀吧!生:齊讀

 、菔茄,列寧真是太—生:喜愛灰雀(教師指板書)

  還從哪里看出列寧喜愛灰雀?

  (3)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飛不回來了。”

 、  你從哪些詞語中讀懂的?

 、谥该涣鳎S機理解“自言自語、多好、可惜”)

  你覺得列寧當時認為灰雀會飛回來嗎?(會的)為什么?

  (1)快速再讀讀3-10自然段,從男孩的話中你能發現什么?

 。2)指名交流:

  隨機出示:

  ①男孩說:“沒……我沒看見。”

 、谀莻男孩本來想告訴列寧灰雀沒有死,但又不敢講。

  自由讀,想一想,男孩為什么不敢講呢?

 。3)其實列寧已經猜透男孩的心思。

  引讀“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飛不回來了。”

  生讀:“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

  引讀:“會飛回來?”

  生讀:“一定會飛回來!”

 。4)男孩為什么這么肯定?為什么抓走灰雀呢?(板書:男孩喜愛灰雀)

  4、師:列寧喜愛灰雀,男孩喜愛灰雀,兩個人的愛一樣嗎?(學生交流)

  5、分角色朗讀。 你喜歡哪一角色就讀哪一角色。

  三、學習第11一13自然段

 。ǹ磩赢嫞毫袑幒湍泻⒃诳慈换胰笟g蹦亂跳地唱歌。)

  1、第二天,列寧來到白樺樹下, 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歡蹦亂跳地在枝頭歌唱。(多媒體字幕:課文第12自然段內容。)

  2、師敘述12自然段。

  師:聽到這兒,你有什么問題?

 。袑帪槭裁床粏柕哪泻ⅲ瑓s問的灰雀呢?)

  3.是啊,真讓人弄不明白,列寧為什么不問會說話的男孩,卻問不會說話的灰雀呢?討論討論吧。

 。ㄉ烙懻,師巡視并加入討論。  )                             4、反饋交流:

  隨機出示媒體,教師引讀:當然,灰雀沒有告訴列寧昨天它去哪兒了。列寧也沒有再問那個男孩,因為列寧已經知道,(男孩是誠實的)。

  請小朋友再讀讀課文,想想列寧不問男孩卻問灰雀,還有其他理由嗎?

  是啊,列寧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傷害這個可愛的小男孩的心,這就是對孩子的—— 愛!(齊) 師板書

  男孩承認了錯誤,鳥兒又回到了枝頭唱歌,列寧微笑了。 (媒體出示句子并“微笑”閃爍)

  三、總結拓展

  1、聽,媒體出示:三只灰雀又在枝頭唧唧喳喳的歌唱,他們好象在              。(指名2—3名)

  2、現在如果你是列寧、男孩或灰雀中的一個。此時,你有什么話要說?學生在音樂聲中寫話。

  3、師生總結:列寧愛灰雀,更愛男孩。教師擦去板書“喜”字。

  板書設計:             灰雀   放

  喜歡    愛       捉

  列寧              小男孩

 。ń逃\實)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灰雀》教案 篇12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講讀第2~13自然段,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2、了解列寧怎樣喜愛小麻雀,以及在他哎鳥的影響下,小男孩怎樣自覺糾正錯誤,體會小男孩誠實的優秀品質,教育學生要當個知錯就改、誠實的孩子。            

  教學重點與難點:了解列寧怎樣喜愛小麻雀,以及在他哎鳥的影響下,小男孩怎樣自覺糾正錯誤,體會小男孩誠實的優秀品質,教育學生要當個知錯就改、誠實的孩子。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復習舊知

  師:上節課,我們學了第一自然段,現在我們先來復習一下。我說上半句,你們根據課文內容說下半句,明白嗎?(明白)

  師:這段主要寫了在公園里一棵高大的白樺樹上有——(三只灰雀)

  它們在樹上——(歡蹦亂跳的唱歌)

  非!ㄈ侨讼矏郏

  從這段,我們知道列寧非!◥刍胰福

  二、直奔重點,交流感受。

 。ㄒ唬煟菏前,這自然界的小生靈的確招人喜愛?墒,有一天,那只胸脯深紅色的灰雀不見了。(揭下)你想列寧心里急不急?(急)

  師:大家把這段課文再默讀一下,把你認為能看出列寧喜歡灰雀,也就是他替灰雀著急的句子找出來,在句子前面打上勾并想想為什么。

  (生默讀思考,師巡視了解。)

  師:好,誰先來說說?

  1、從“他在周圍的樹木中找遍了,也沒有找到!边@句看出列寧喜歡灰雀。

  師:這句話中,哪個詞最能看出列寧喜歡灰雀呢?(找遍)

  師:“找遍”是怎么找呢?(把每一棵樹都仔細地找了。)

  師:說得好,我們在讀這個句子的時候,就要注意強調這個詞,把列寧找灰雀的仔細、辛苦讀出來。

 。ㄉ鷤別讀、集體讀句子。)

  2、從“孩子,你看見過一只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這句看出列寧喜歡灰雀。因為要是列寧不喜歡,就不會去打聽灰雀的下落。

  3、從“那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边@句看出列寧愛灰雀。要是他不喜歡,他就不會那么擔心了。

  師:(創設情境)是啊,要是灰雀飛走了,那以后來公園就——(再也看不見它了。)

  師:要是凍死了,列寧心里會——( 很難過)

  師:現在,你就是列寧,你心愛的灰雀不知是生是死,你會怎么說這句話呢?(以多種形式進行朗讀練習)

  4、從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啊,可惜再也不會飛回來了!边@句看出列寧喜歡灰雀。

  師:你把這句話讀讀,看哪些詞能看出列寧喜歡灰雀?

  從“多好的”這個詞能看出。   還有“可惜——”,還有“自言自語”。

  師:到底這幾個詞是否能看出列寧喜歡灰雀?我們好好思考一下,簡單說說理由。

  “多好的”這個詞直接寫出了列寧對灰雀的喜歡。

  “可惜”寫出了列寧對灰雀的喜歡。

  師:那“自言自語”呢?(生沉默)什么叫自言自語?

  “自言自語”就是自己給自己說話。

  師:你在什么情況下會自言自語?

  我很傷心的時候會自言自語。

  我很高興的時候會自言自語。

  師:大家說的情況雖然不一樣,但也有共同的地方,那就是當人的感情很——激動、投入、強烈。

  師:列寧為誰激動起來?(為灰雀。)

  師:是啊,列寧太想灰雀了,越想越深,越想越投入,以至有點情——情不自禁。

  師:現在你們說這個“自言自語”能不能看出列寧愛灰雀?    能

  師:現在你就是列寧,灰雀不見了,你多么思念它、牽掛它,替它惋惜啊,把你對灰雀的喜愛之情表達出來吧!

 。ň毩暲首x:個別讀——范讀——集體讀)

 。ǘ煟郝犃四銈儎忧榈睦首x,我再次深深地感受到列寧是多么喜歡灰雀!同學們,到底這只讓列寧牽腸掛肚的灰雀哪去了呢?

  讓男孩捉走了。

  可男孩一開始不是說“沒看見”嗎?

  他撒謊!

  師:到底男孩說沒說實話,為了解開這個疑點,這回老師讓你們來當一回精明的小偵探,請你們仔細分析小男孩的行為,包括他想的、說的,看能不能找到線索、證據去證明男孩說的是不是實話。這個任務能完成嗎?

  (生認真思考,積極討論,師耐心傾聽參與其中。)

  師:好,下面召集大家開會,進行案情分析,誰先來發表自己的高見?

  1、從“那個男孩本想告訴列寧灰雀沒有死,但又不敢講”這句話看出男孩剛才沒說實話。因為要是沒看見,不可能知道灰雀沒有死。 這句話說他不敢講,正好說明他一開始就沒說實話,他怕現在說出來列寧批評他。

  師:這兩位偵探的任務完成得非常好,說話口齒伶俐,分析得很有道理,接著往下說。

  2、從“一定會飛回來。男孩堅定地說!笨闯瞿泻㈤_始沒說實話,因為要是他沒看見,就不可能知道灰雀一定會飛回來,而且還那么堅定地說。

  師:你們認為男孩最后的兩次說話有什么不同?

  第二次的語氣比第一次更肯定。

  師:好,下面,我們來分角色讀一讀,我讀列寧的話,你們讀男孩的話。

 。◣熒纸巧首x后,讓學生自己推薦兩位學生分角色朗讀,讀出語氣的變化。)

  三、適時點撥,深化體驗。

  師:男孩說灰雀會飛回來,是真的嗎?從剛才的研究看來,他開始說的那句話確實有問題,結果是不是呢?請大家聽老師讀最后一部分的課文。

  灰雀是飛回來了,因為課文說“第二天,列寧來到白樺林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歡蹦亂跳地在枝頭歌唱。”

  師:找得好,我覺得這句話有一個詞用得特別好,你們讀一讀,看認為是哪個?(果然)

  師:為什么?(因為男孩說灰雀會飛回來,現在真的飛回來了,“果然”這個詞用得很準確。)

  師:大家再把這部分讀一讀,看有沒有不懂的地方。

  (生獨立思考后可與同學交流)

  1、那個男孩為什么會低著頭?(男孩覺得自己錯了。怕列寧批評他。)

  師:同學們再想想,男孩錯在哪里?  (捉灰雀、說謊)

  男孩為什么要捉灰雀呢?(他也喜歡灰雀)

  2、列寧為什么不問男孩,而是問灰雀區哪里了?(列寧懂得尊重別人的自尊心。)

  從這里我們看到列寧不僅愛灰雀,更(愛小男孩)

  3、小男孩都撒謊了,為什么還說他是誠實的?

 。ㄖe就改也是個誠實的孩子)

  師小結:同學們,愛的力量多大啊,愛使世界變得更美麗;愛使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更真摯、更純潔;愛使一個小孩子變得誠實、可愛。讓我們的社會處處充滿愛吧!最后,讓我們心中充滿愛吧。

  師生一起朗讀最后一段。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灰雀》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懂得做錯了事就要改正,做個誠實的孩子。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聯系上下文,讀懂課文中的重點句子,理解課文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1、列寧對男孩的關愛和教育,滲透保護鳥類的教育。

  2、從人物的語言及神態描寫中,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教學媒體】

  掛圖、卡片、課件。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質疑

  1、出示課題。

  2、質疑: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ㄓ袔字换胰?灰雀什么樣?圍繞“灰雀”為什么用“灰雀”作課題?)

  3、說一說自己對灰雀的了解。(也可從文中找有關句子說。)

  二、初讀課文。發生了什么事?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特別是生字字音。

  2、指名接讀課文,要讀準確下列字詞,并用“──”標出表現列寧喜愛灰雀的句子。

  郊外、散步、昂望、胸脯、一定、肯定、惹人喜愛、或者、堅定、面包渣、白樺樹、自言自語、歡蹦亂跳。

  3、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支理解詞義。

  4、檢查自學情況:

  ⑴檢查讀音:

  出示詞語卡片,指名認讀。特別注意以下讀音。

  白樺、胸脯、面包渣、惹人喜愛。

  ⑵字形難點:

  散:左下“月”的第一筆是“/”。右邊的反文要寫小一些

  惹:上中下結構。中間是“右”不是“古”。

  或:左下方口的下面是“一”。右邊一撇不要丟掉。

 、抢斫庠~語:

  郊外:城市外面的地方。

  可惜:值得惋惜。

  誠實:言行跟內心思想一致。

  自言自語:自己跟自己說話。

  歡蹦亂跳:形容健康、活潑。

  默讀課文,思考課后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情景引入,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多媒體演示:

  三只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

  2、教師說:聽,三只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人喜愛。你看它們可愛嗎?

  3、自讀第一自然段,畫出描寫灰雀的語句并填空。____的灰雀來理解。

  4、朗讀第一自然段。

  過渡:多媒體演示“胸脯深紅的灰雀不見了”。

  二、學習課文第二至十自然段

  1、胸脯深紅的灰雀到底去哪兒了?請學生默讀課文,畫出小男孩的語言。

 、拍泻⒄f:“沒看見,我沒看見!

  ⑵男孩看著列寧,說:“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

  ⑶“一定會飛回來!”男孩肯定地說。一定會飛回來的。

  2、指導學生讀小男孩的話,再說說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ㄒ龑W生體會小男孩的認識過程:吞吞吐吐一想說不敢說一決心把灰雀放回公園,肯定地說。)

  3、課中質疑,讓學生體會列寧育人過程:

  ⑴列寧聽到小男孩的話,肯定知道灰雀被小男孩帶走。如你是列寧,這時你會對小男孩說什么呢?

 、莆闹辛袑幨窃趺凑f的?畫出列寧的話。分組討論,通過讀列寧的話,讀懂了什么?

 、倭袑幷f:“那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丁。天氣嚴寒,它怕冷!

 。柡鴮G失的灰雀的惋惜和惦念。他明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卻故意不明說,而用自己的感情來啟發男孩自己覺悟,以情育人。)

 、诹袑幾匝宰哉Z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會飛回來了!

 。ā白匝宰哉Z”實際上是說給小男孩聽的。“可惜”表達了列?對灰雀的愛護和惋惜,他用這種感情來感染男孩,使男孩知道有很多人喜愛灰雀,關心著灰雀的命運。)

  ⑶創設情境,進行對話。老師為列寧,學生為小男孩進行對話。老師用責問的語氣與學生對話。

  ⑷指導學生再讀書上列寧的話,體會列寧育人的過程。

  三、學習課文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

  1、出示思考題:

 、判∧泻槭裁吹椭^?

 、屏袑帪槭裁纯纯茨泻ⅲ挚纯椿胰,然后微笑?

  ⑶列寧為什么不問愛說話的男孩,而問不說話的灰雀?

 、攘袑帪槭裁床粏柲莻男孩,就知道他是誠實的?

 。ㄒ驗槟泻⒛苷J識錯誤,用實際行動改正錯誤。)

  2、分組讀書、討論思考題。

  3、小組代表發言。

  四、拓展學生思維空間

  1、文章寫了第1天、第2天、那么第3天、第4天……以后圍繞列列寧、小男孩、灰雀,還會發生什么有意思的事呢?請學生小組討論。

  2、請學生評價文中人物。

  五、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灰雀》教案 篇14

  生:列寧來到白樺樹下,為什么跟不會講話的灰雀說話,而不跟會說話的男孩講話呢?

  師:啊!我也弄不明白。你們想想為什么?

  (生讀書思考)

  生:列寧怕小男孩傷心,所以不直接問小男孩。

  生:列寧不愿意傷害小男孩的自尊心。

  生:列寧怕小男孩難堪。

  生:列寧對灰雀講話,實際上也是在跟小男孩說話。

  《灰雀》一文,偉人列寧像一個普通老百姓一樣跟小男孩交朋友,蘊涵著濃濃的人文精神。在這一片斷的教學中,教者有著極佳的教學洞察力,教者巧妙地借學生的疑問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啟發,再通過學生讀書思考,從而領悟到課文所表達的男孩愛灰雀、列寧愛灰雀更愛男孩的情感,學生對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有了深刻的認識,得到了人文精神的陶冶。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灰雀》教案 篇15

  教學背景: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涼水口小學語文教研組教研活動由我執教的一堂公開課!痘胰浮分v述的是列寧、孩子和一只灰雀之間的故事。列寧在公園里尋找三只惹人喜愛的灰雀時,碰到了將灰雀捉走的男孩,經過一番交談,男孩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于是又將灰雀放了回來。文中有兩條情感主線,支撐起了文本的整體框架。明線是列寧對灰雀的喜愛,順著此線我們可以感受到列寧對大自然生靈的愛護之情。暗線是列寧對小男孩的關愛,通過此線我們可以感知列寧對兒童的那份慈愛之情,更讓我們可從窺探到小男孩矛盾而又純潔的內心世界。

  教學過程實錄:

  對這樣一篇線條分明的課文的教學,我作了以下的嘗試

  一、單線發展,逐線突破

  師:多么活潑,多么自由,多么惹人愛的灰雀呀!難怪列寧是那么喜歡它們。還能從哪些地方看出列寧對灰雀的喜愛?

  生:“列寧每次走到白樺樹下,都要停下來,仰望這三只歡快的灰雀,還經常給它們帶來面包渣和谷!保驗榱袑幟看蔚綐湎露家O聛,而且還經常給他們帶食物,假如心里不喜歡它們,是一定做不到的。

  生:“他在四周的樹林中找遍了,也沒有找到!睘榱藢ふ乙恢宦槿,他把四周的樹林都找遍了,從這兒我覺得列寧不是一般的喜歡,是十分的喜愛。

  師:是呀,當列寧在樹林中找了又找,可始終見不到那心愛的灰雀時,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生:灰雀呀,灰雀呀,你去哪兒啦?你不會受傷啦!

  生:灰雀呀,你快點回來呀,我又給你帶面包渣了。

  師:想得真好。他是多么著急,就為了一只灰雀,足見他對灰雀的喜愛。

  生: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飛不來了!彼窃谔婊胰父械酵锵,他是多么喜愛那只灰雀呀!

  接著,學習了列寧對小男孩的喜愛的這條線。這樣的教學,看起來似乎線條分明,思路清楚,但是,文本卻被割裂了,缺乏整體性,沖淡了文本所飽含的人文因素。于是,我又大膽地嘗試了兩線齊頭并進,協同發展的教學方法。

  二、一明一暗,和諧共生

  當學生在感受列寧愛灰雀這一點時,我順勢引領到他對孩子的關愛這一條主線上。

  生: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飛不來了。”

  師:哪一個詞最讓你體會到列寧的灰雀的喜愛之情。

  生:“可惜”,從這個詞可以看出來列寧因為見不到灰雀心里感到難過。

  師:那列寧僅僅是為灰雀而感到可惜嗎?

  生:也為小男孩感到可惜,他沒有告訴列寧真相。他希望小男孩說出真相。

  師:是呀,列寧完全可以扯破他的謊言,批語他,可他為什么要這么

  生:因為列寧怕傷小男孩的自尊心,也十分愛護這個小男孩。

  師:說得真好,你不僅讀懂列寧的話,更讀懂列寧的心呀!

  教學評析與反思:

  在本設計中,我通過“可惜”一詞為紐帶,將兩條文線有意地融合在一起。“可惜”既表現了列寧對那只灰雀的喜愛,更體現了列寧對那位小男孩的關愛,這樣一明一暗,整體推進,和諧共生,達到異曲同工之妙!痘胰浮芬晃臅r,我將全文緊緊圍繞“愛”一字展開,引導學生討論了三種“愛”——列寧對灰雀的喜愛、小男孩對灰雀的喜愛、列寧對小男孩的愛。在體會這三種愛時,讓學生區分列寧與小男孩對灰雀“愛”的不同,并重點感悟列寧對小男孩的愛。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課文內容進行了比較全面和深入地理解、感受。整個課堂教學也呈現流暢的態勢,但在這下面,我也發現了不少問題:

  朗讀教學中,朗讀缺乏

  本堂課,我和學生在探討上進行的十分圓滿,但我卻有些忽略了朗讀這一塊。語文課堂,朗讀占有極大的比重,究竟怎樣合理地朗讀,才能做到做適合于學生的發展呢?我想,首先要做到能與文中的人物在情感上發生共鳴,在此基礎上,學生的朗讀才能有跡可循。我在教學中,完成了第一步;接下來,便是讓學生融入角色,將感情帶入文中,激情朗讀?稍趯嶋H教學中,我自覺還缺乏合理引導的手法,因而,課堂上,學生始終無法讀出列寧焦慮尋找的語氣。這時,我雖提示學生,可以想象一下自己心愛的東西丟了,自己是怎樣的心情,但學生依舊把握不準。而此時,我本該發揮作用,示范朗讀,可我卻忘了這么做,可見,我的臨場應變能力需要很大的提高。最后,這一環節,在學生并沒有很好的進行朗讀情況下,我就進入了下一環節。在朗讀環節中,我還不會采取多種方式教學,這是我今后需要不斷學習的其中一方面。

  課堂的臨時應變能力不足

  課上,由于某一個教學環節發生了遺漏,導致我在0分鐘內,就將課文內容結束。剩余的分鐘,我的心里發懵了:我該怎么過這分鐘呢?我采取了讓學生讀對話,自己再范讀對話。師傅隨后告訴我,我這樣一種處理方法,其實是將前面的教學環節進行了重復,或者說這樣安排不符合這堂課該有的節奏,要將它安排在課文理解中。在剩余的時間內,老師們告訴我可以安排以下幾個環節:讓學生想一想,動筆寫一寫“小男孩在聽了列寧找灰雀時焦慮、為灰雀惋惜等的話后,那時他心里是怎么想的”,或者是“小男孩從這件事中,他明白了什么”,讓學生站在同齡人的立場上,更加能獲得情感的體驗和提高。也可以讓學生做做課堂練習本……總之,方法有很多種。從這堂課中,我不僅明白了臨場應變的重要性,也明白了,只有事先做好了十二分的預備,才能讓課堂更好的完成,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得到最多的發展;而在課堂教學時,做好隨時的應變的預備,讓自己不拘泥于教案的束縛,又能真正讓課堂的時間做到合理的運用。

  基礎知識的再學習

  雖然在第一課時中,已經比較全面地學習了字詞和課文的初讀,但這并不是說字詞的學習在第二課時中就可以停息。相反,在課堂中,抓住一些重點的字詞,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也能起到增加詞匯的作用。在《灰雀》一文中,有不少詞語是需要隨文理解的。但這一步我卻忽略了。所以在這一堂課中,學生在基礎知識方面,學得不太扎實。

  整堂課從總體看,還算成功,但細細分析,存在的缺陷也不可少看。但是,教學就是一個不斷嘗試,然后不斷發現不足,加以改進的過程。所以,我相信,認真做好反思,并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改進,我會有所進步,有所收獲!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灰雀》教案 篇16

  之一

  佚名

  《灰雀》這篇課文記敘了列寧在莫斯科郊外養病期間愛護灰雀的故事,反映了列寧愛鳥,更愛誠實的孩子。

  全文共13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講列寧在郊外養病期間,每天都到公園散步,他非常喜歡公園里那:只灰雀。第2—10自然段講有一天,列寧發現那只胸脯深紅的灰雀不見,以為它凍死了,感到很惋惜。小男孩不敢告訴列寧灰雀沒有死,只是堅定地說,灰雀會飛回來的。第11~13自然段講第二天,列寧果然又看見了那只灰雀,但他沒有再問那個男孩,因為他已經知道男孩是誠實的。

  課文以人物對話為主線,既寫出了列寧對孩子的教育過程,又寫了小男孩心理認識過程。人物的內心活動外化為語言,二者相互交錯,推動情節發展,并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為什么說小男孩是一個誠實的孩子,體會列寧對孩子的教育過程及小男孩的認識過程。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質疑。

  1.出示課題。

  2.質疑: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有幾只灰雀?灰雀什么樣?圍繞“灰雀”為什么用“灰雀”作課題?)

  二、初讀課文。發生了什么事?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特別是生字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支理解詞義。

  3.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讀音。

  出示詞語卡片,指名認讀。特別注意以下讀音。

  白樺 胸脯 面包渣 惹人喜愛

  (2)字形難點。

  散:左下“月”的第一筆是“/”。右邊的反文要寫小一些

  惹:上中下結構。中間是“右”不是“古”。

  或:左下方口的下面是“一”。右邊一撇不要丟掉。

  (3)理解詞語。

  郊外:城市外面的地方。

  可惜:值得惋惜。

  誠實:言行跟內心思想一致。

  自言自語:自己跟自己說話。

  歡蹦亂跳:形容健康、活潑。

  默讀課文,思考課后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情景引入,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多媒體演示:三只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

  2.教師說:聽,三只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人喜愛。你看它們可愛嗎?

  3.自讀第一自然段,畫出描寫灰雀的語句并填空。的灰雀來理解。)

  4.朗讀第一自然段。

  過渡:多媒體演示“胸脯深紅的灰雀不見了”。

  二、學習課文第二至十自然段。

  1.胸脯深紅的灰雀到底去哪兒了?請學生默讀課文,畫出小男孩的語言。

  (1)男孩說:“沒看見,我沒看見。”

  (2)男孩看著列寧,說:“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

  (3)“一定會飛回來!”男孩肯定地說。一定會飛回來的。

  2.指導學生讀小男孩的話,再說說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引導學生體會小男孩的認識過程:吞吞吐吐一想說不敢說一決心把灰雀放回公園,肯定地說。)

  3.課中質疑,讓學生體會列寧育人過程。

  (1)列寧聽到小男孩的話,肯定知道灰雀被小男孩帶走。如你是列寧,這時你會對小男孩說什么呢?

  (2)文中列寧是怎么說的?畫出列寧的話。分組討論,通過讀列寧的話,讀懂了什么?

  A.列寧說:“那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丁。天氣嚴寒,它怕冷!

  (飽含著對丟失的灰雀的惋惜和惦念。他明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卻故意不明說,而用自己的感情來啟發男孩自己覺悟,以情育人。)

  B.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會飛回來了!

  (“自言自語”實際上是說給小男孩聽的!翱上А北磉_了列?對灰雀的愛護和惋惜,他用這種感情來感染男孩,使男孩知道

  有很多人喜愛灰雀,關心著灰雀的命運。)

  (3)創設情境,進行對話。老師為列寧,學生為小男孩進行對話。老師用責問的語氣與學生對話。

  (4)指導學生再讀書上列寧的話,體會列寧育人的過程。

  三、學習課文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

  1.出示思考題。

  (1)小男孩為什么低著頭?

  (2)列寧為什么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然后微笑?

  (3)列寧為什么不問愛說話的男孩,而問不說話的灰雀?

  (4)列寧為什么不問那個男孩,就知道他是誠實的?

  (因為男孩能認識錯誤,用實際行動改正錯誤。)

  2.分組讀書、討論思考題。

  3.小組代表發言。

  四、拓展學生思維空間。

  1.文章寫了第1天、第2天、那么第3天、第4天……以后圍繞列列寧、小男孩、灰雀,還會發生什么有意思的事呢?請學生小組討論。

  2.請學生評價文中人物。

  五、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內練習

  一、看拼音寫詞語:

  ( )外 ( )步 胸( ) ( )孩

  一( ) ( )者 ( )是面包( )

  二、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 )\ ( )\

  ( ) 地說 ( ) 地歌唱

  ( )/ ( )/

  三、填空,再想想用上括號里的詞語好在哪里。

  1.灰雀在枝頭( )唱歌,( )惹人喜愛。

  2.列寧( )說:“多好的灰雀呀,( )再也不會飛回來了!

  四、給下面的句子加標點符號。

  1.列寧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著說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兒去了

  2.列寧說那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

  五、閱讀課文,回答問題。

  公園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樺樹,樹上有三只灰雀。兩只胸脯是粉紅的,一只胸脯是深紅的。它們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非常( )惹人喜愛。列寧每次走到白樺樹下,都要停下來,仰望這三只歡快的灰雀,還經常( )給它們帶來面包渣和谷粒。

  1.給文中帶點詞換上一個意思相近的詞。

  2.寫出文中的數量詞:

  3.從哪些地方看出列寧非常喜歡這三只灰雀?

  4.你喜歡哪些動物呢?為什么?

  我喜歡,因為它很,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灰雀》教案 篇17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

  《灰雀》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列寧、灰雀和一個男孩之間的故事。列寧在公園里尋找三只惹人喜愛的灰雀當中的一只時,遇到了將灰雀捉走的男孩,經過交談,受到感動的男孩將灰雀放了回來。這個故事體現了列寧善解人意,對男孩的尊重、愛護以及男孩的誠實和天真。課文通過語言和行動來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展現事件的發展過程,是本篇課文在表達上的主要特點。

  2、教學目的: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懂得做錯了事就要改正,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誦讀人物對話,體會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動,體會列寧善解人意、循循善誘和對兒童的保護,懂得做錯事應該改正的道理,同時受到保護鳥類等動物的教育。

  3、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列寧對男孩的關愛和教育,滲透保護鳥類的教育。

  從人物的語言及神態描寫中,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

  朗讀法、以讀代講法。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部分,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學法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經說過:“教師為了不教!闭Z文教學的任務之一,就是要教給學生一定的學習方法,培養自學能力,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學習本課文時,應該交給學生朗讀的方法,從人物的語言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指導學生邊讀邊思考,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三、說教學程序

 。ㄒ唬拿巳胧,導入新課。

  出示列寧圖像,并回憶學過的《蜜蜂引路》這篇課文,喚起學生記憶,明白這一單元開始學習名人故事,學習名人品質。

 。ǘ⒀凶x課文,探究人物品質。

  通過觀察灰雀的外形,引起學生對灰雀的喜愛。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出描寫灰雀的句子,知道描寫灰雀從顏色、動作、叫聲三方面描寫。然后引出世界偉人列寧也喜歡灰雀,讓學生找出列寧喜歡灰雀的句子和詞語,重點品讀。如:每次、經常、找遍等詞語都反映了列寧對灰雀的喜愛。這時話題一轉,向學生發問:還有一個小男孩也喜歡灰雀,他是不是像列寧一樣的方式喜歡灰雀呢?

  這樣,自然而然地引導學生找出3——10自然段的人物對話部分,讓同桌兩個人一個扮演列寧,一個扮演男孩,認真地朗讀列寧和男孩的對話,要求讀通順、流利。在此基礎上,通過分角色朗讀人物對話,指導學生深入課文內容,讀出人物說話的語氣,揣摩出人物說話時的心理活動。列寧善于觀察男孩的語言、行動,當列寧問男孩看見灰雀沒有時,男孩吞吞吐吐的語氣已經使列寧看出破綻,但是列寧沒有直接責問男孩是不是捉走了灰雀,而是耐心說教、循循善誘,借助一句“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飛不回來了”的感嘆,使男孩內心受到震動,他心里會這樣想——這位叔叔是多么喜歡灰雀呀,不見了灰雀竟然這么傷心,我真是太自私了。為了喜歡,把灰雀占為已有,真不應該。所以,男孩最后肯定的語氣證明了他勇于改正錯誤的決心——“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人物對話部分,我重點指導學生讀出人物說話的神態、語氣。列寧的話始終是委婉、親切的語氣,小男孩說話的語氣從吞吞吐吐到小聲地嘟囔、再到大聲地肯定,如果學生朗讀得不到位,反復糾正,一定把本篇課文的對話部分朗讀好,從而更好地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學習偉人列寧愛護鳥類和保護男孩自尊心的高尚品質。臨近課文結束時,讓學生自由讀3——10自然段,深入體會列寧對灰雀的喜愛和對誠實孩子的喜愛。

  附:《灰雀》教案設計

  教學目的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懂得做錯了事就要改正,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2、誦讀人物對話,體會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體會列寧對灰雀、對男孩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列寧對男孩的關愛和教育,滲透保護鳥類的教育。

  2、從人物的語言及神態描寫中,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教學思路:

  在教學中,通過反復朗讀列寧和小男孩的對話部分,引導學生體會列寧在灰雀不見了的情況下著急、擔心、悲傷、惋惜的心情。同時體會小男孩的心理活動變化,一開始支支吾吾到最后肯定地說話,可以知道他從心慌、膽怯變化到鎮靜、慚愧。我們可以從中領略列寧的偉人風采,尊重和愛護少年兒童,以自己對灰雀真正的喜愛感化、影響著男孩,使男孩最終放鳥歸園。

  一 、導入新課。

  今天老師給同學們介紹一位名人。出示列寧圖。這是誰?板書:列寧。你知道列寧嗎?(簡介)我們以前也學習過關于列寧的故事。比如《蜜蜂引路》,從這個故事中我們知道列寧很愛動腦筋,很喜歡觀察,很聰明。比如《誠實的孩子》,從這個故事中,我們知道列寧從小就很誠實。今天再學一個列寧的故事,打開第五課,大家讀課題《灰雀》。(教師板書)

  出示灰雀圖片。小朋友們喜愛它嗎?你能描述一下灰雀嗎?

  二、研讀課文,探究人物品質。

  1、讓我們看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灰雀的?

  2、面對灰雀,列寧喜愛他們嗎?你怎么知道的?(抓住主要詞語:每次 經常)

  3、有一次,列寧發現一只胸脯深紅色的灰雀不見了,列寧什么表現?( 找遍 )

  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列寧在樹林中找灰雀時,他一邊找一邊會想什么?試著說一說列寧的心里話。

  4、只有列寧喜愛他們嗎?(還有一個小男孩)板書:男孩

  就因為小男孩也喜歡灰雀,所以圍繞小灰雀,列寧和一個小男孩之間發生了一件事,從哪一段到哪一段寫了他們之間的對話?(3——10自然段)

  5、引導學生學習3——10自然段。

  a、同桌分讀合作,體會列寧的心情、小男孩矛盾的心理。

  b、再讀,討論:

  c、當列寧發現一只灰雀不見了的時候,他心情會怎樣?你從哪些句子中體會到的?

  d、 那個男孩聽了列寧說的話,他是怎么說的?這是他會想些什么呢?想象一下他的動作、表情。

  e、學生分角色朗讀,體會列寧、男孩的不同心情,討論:那只灰雀到哪兒去了?又是怎么回來的?

  三、自由讀3——10自然段,深入體會列寧對灰雀的喜愛和對誠實孩子的喜愛。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灰雀》教案(通用17篇) 相關內容:
  •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小攝影師》(精選17篇)

    教學目的:1、學會13個生字、10個新詞。2、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吩咐”“擺弄”“突然”等詞語的意思,能用“突然”說一句話。3、感受到老一輩革命家對少年兒童的關懷、愛護。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給予樹》教學設計(通用14篇)

    [設計理念]突出體驗教學,注重引導學生在讀中進行體驗,在角色轉換中進行“移情體驗”,在體驗中感悟;運用多種有效策略引導學生深入文本,體會金吉亞的美好品質,受到美好情感謝的熏陶和感染,實現閱讀的個性化。...

  •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奇怪的大石頭》教案(精選14篇)

    學情分析課文中難理解的詞語比較多,像“突兀、秦嶺、隕石、第四紀冰川”,第四紀冰川活動的地質知識和李四光學生也很陌生,可以課前布置學生收集相關資料。教學目標1.認識“考、秦”等5個生字。會寫“著、藏”等13個字。...

  •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小攝影師》教案(精選17篇)

    教學要求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認識三種對話的形式及標點符號的用法。2、培養同學大膽質疑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4、引導同學理解課文內容。...

  •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語文園地二》教案(精選16篇)

    一教材簡析本節內容通過我的發現,日積月累,成語故事,形近字組詞等進行綜合性學習。二知識與能力1正確運用引用人物對話時的標點符號。2積累名人名言并從中受到思想啟迪,情感熏陶。3區別形近字并會靈活組詞。...

  •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我不能失信》教案(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概括課文主要內容。2.讓學生了解誠信是人基本素質以及誠信的重要性。教學重點讓學生理解小慶齡拒絕父母的建議,堅持留在家里的根本原因。...

  •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教案(精選2篇)

    口語交際風景優美的地方北京、香港,西沙群島、小興安嶺這些美麗的地方多么令人神往!通過觀看影視節日,通過課外閱讀。通過別人的講述,你一定還知道祖國其他風景優美的地方。你也可能去過一些地方。...

  •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通用17篇)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秋天的快樂》教學目標:1、能有條理地說說自己在金秋時節做的覺得最快樂、印象最深的、最感興趣的事。2、能把自己的快樂心情表達清楚,能使聽的人受到感染。設計理念:1、創設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

  •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聽聽,秋的聲音》教案(精選12篇)

    1、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會童話般的詩境,輕、柔、美。2、展開想象,通過朗讀與同學交流體會。3、仿寫第一小節,體會童真、童趣。二、課前準備:印一些與秋天相關的詩文,誦讀《秋天的雨》、《秋天的圖畫》、《秋天到》等。...

  •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秋天的雨說課稿(通用7篇)

    《秋天的雨》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本組課題以秋天為專題,《秋天的雨》是精讀課文。第一次讀這篇課文,我就被文字的美深深打動了。...

  • 新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精選9篇)

    教學目標:1、能借助拼音讀懂課文。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演一演課文內容。3、能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課文,明白只有認真、虛心、耐心學習,才能學好本領的道理。教學重難點:1、了解這篇童話所要說明的道理。...

  •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風箏》教案(精選12篇)

    教材簡析本文是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是賈平凹的作品,寫了“我”童年時候和伙伴們做風箏、放風箏的情景。文章語言樸實,多于白描而極少雕飾,筆調親切、溫馨、自然。...

  •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古詩兩首》教案(通用16篇)

    教材分析本課兩首古詩抒發了詩人在秋天里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情感。南宋詩人葉紹的《夜書所見》先是寫客游在外,因秋風落葉,感到孤獨郁悶,由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憶起自己的故鄉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種郁...

  • 新課標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通用3篇)

    們的民族小學一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一課《我們的民族小學》。二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會認壩、傣等5個生字,會寫坪、壩等12個生字.(2)能正確讀寫坪壩、穿戴、銅鐘、招呼、鳳尾竹、孔雀舞...

  •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風箏教案(通用4篇)

    一、教材簡說這篇精讀課文是賈平凹的作品,寫了“我”童年時候和伙伴們做風箏、放風箏的情景。文章語言樸實,多于白描而極少雕飾,筆調親切、溫馨、自然。...

  • 教案模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片在线免费播放 |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japanese在线观看 | 色婷婷香蕉在线一区二区 | 伊人444| 日韩成人一级大片 | 国产一级淫片s片sss毛片s级 | 欧美bbw极品另类 | 国产v日韩v欧美v精品专区 | AV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 av性网站 | 欧美v日韩| 亚洲性生活免费视频 | 粗大猛烈进出呻吟声视频 | 欧美日韩中文在线字幕视频 | 欧美XXXX做受欧美1314 | 日本中文字幕成人 | 男人和女人日b视频 | 中出人妻中文字幕无码 | 日韩强奷漂亮少妇高潮麻豆片 | 国产精品久久久尹人香蕉 | 少妇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夜夜嗨 | 在线成人精品国产区免费 | 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 |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青青牛奶 | 在线免费av片 | 第一福利所导航 | sese成人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三区 | 在线国产日韩 | 啪视频免费 | 欧美一级欧美一级 | www.久久婷婷 | 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男人天堂99 | 日韩精品日韩激情日韩综合 | 亚洲每日更新 | 国产精品久久一区主播 | 男女日批免费视频 | 亚洲午夜理论片在线观看 | 无码专区3D动漫精品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