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單元 酸和堿 教案(新人教版)
小結:naoh+hcl = nacl+h2o
舉例:ca(oh)2+2hcl = cacl2+2hcl
2naoh+h2so4 = na2so4+2h2o
歸納、匯總:氯化鈉、氯化鈣和硫酸鈣都是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組成的,這樣的化合物稱為鹽。
酸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做中和反應。
投影:展示有關中和反應在實際應用中的一系列圖片
歸納:
1. 改變土壤的酸堿性
如經常下酸雨形成的酸性土壤可以加入熟石灰中和酸性
2. 處理工廠的廢水
如硫酸廠的污水可以用熟石灰進行中和處理
3. 用于醫藥
如胃酸過多時可服用含氫氧化鋁等堿性物質的藥物,夏天蚊蟲叮咬后可涂氨水、牙膏等堿性物質中和蚊蟲分泌的蟻酸。
[第二課時]
引入: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鹽酸是酸性物質。如果我現在由于生產實際的需要,要用到酸性很弱的鹽酸溶液,那么我們怎樣來知道鹽酸溶液的酸性強弱呢?
閱讀:組織學生閱讀溶液酸堿度的表示法
歸納:
溶液的酸堿度用ph表示,范圍為0—14
①酸性溶液ph<7,ph越小酸性越強
②中性溶液ph=7
③堿性溶液ph>7,ph越大堿性越強
測定ph最簡便的方法—用ph試紙
舉例:ph試紙的使用、方法,并同標準比色卡比較,讀出ph值 。
引導:提出實驗要求,指導完成探究報告
注意點:
①平時我們接觸到的物質那些是酸性的,那些是堿性的?酸堿性強弱程度如何?
②肥皂、洗衣粉可以直接用手使用,廁所清潔劑能否也用手直接洗,為什么?指導閱讀教材p63頁,了解溶液酸堿度的重要意義:
①化工生產中許多反應必須控制在一定ph范圍內
②農作物適宜在ph為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長
③測定雨水的ph,可以了解空氣的污染情況
④測定人體內或排出的液體的ph,可以了解人體的健康狀況指導學生進行教材p63頁的活動與探究,
(上課之前讓各小組把準備好的頭發放到不同ph的溶液中,但至少要留一根,便于比較。)
觀察浸泡在不同ph溶液中的頭發,與剩余的頭發進行比較,讓部分學生上講臺演示。
組織學生討論:
1.溶液的酸堿度對頭發有什么影響?對你選擇洗發液有什么啟示?
2.把課前準備內容按小組交流每位同學發一張ph試紙(分成兩半,注意保管),每小組一張比色卡,回家實驗:
1. 測量你家使用的洗發香波的ph。
2. 測量你家使用的護發素的ph。
(各小組整理好數據,以小組為單位撰寫小論文。)
總結:略
作業:新學案
教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