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金屬與礦物(課時3 鐵的冶煉 合金)
a.80% b.70% c.56% d.30%
7.某鋼鐵廠用高爐煉鐵的主要原料是赤鐵礦石、焦炭、空氣等,主要反應過程如下圖:
(1)在上圖方框中填出有關反應生成物的化學式
(2)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8.煉鋼過程中需要用抽樣的方法對產品的技術指標進行檢測,現抽取6克樣品,在足量氧氣中充分燃燒最終收集到0.11克co2,通過計算判斷該樣品是否已達鋼的要求。
9.冶煉1000噸含雜質2.5%的生鐵,需含fe3o485%的磁鐵礦多少噸?
拓展探究
自然界有一種顏色美麗的銅礦叫孔孔雀石,主要成分是堿式碳酸銅[cu2(oh)2co3],它受熱時會發生分解反應,生成一種黑色固體和兩種氣體,其中一種是水蒸氣。請設計實驗方案鑒定孔雀石加熱分解的產物。
化苑漫步
“百煉成鋼”
“百煉成鋼”比喻人經過長期的艱苦磨練,變得非常堅強、成熟。但是這里面卻蘊含著許多豐富的化學知識。
我們知道歷史上青銅器的使用早于鐵器,主要由于鐵的熔點較銅高,較難冶煉。早期的煉鐵是將鐵礦石和木炭一起在煉爐中加熱,大約在1200℃的溫度下得到一種含雜質較多的塊煉鐵,這種鐵狀若海綿,質地疏松,需要反復加熱鍛打除去其中的夾雜物,改善其機械性能,方可使用。在反復鍛打鐵塊的基礎上,我國勞動人民又摸索出了煉鋼的技術。它是以塊煉鐵為原料在木炭火中加熱,趁熱打鐵,少量的碳從鐵的表面滲進去,夾雜物被擠出,含碳量調整至0.03-2%之間,就煉成了鋼,西漢時,為提高塊煉鐵滲碳鋼的質量,人們增加了鍛打的次數,由10次、20次增至近百次,這樣可使鋼的組織致密,成分均勻,從而進一步提高了鋼的質量。這就是所謂的“百煉鋼”,由此也就有了“百煉成鋼”這一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