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化學方程式
第一節 質量守恒定律
(1課時)一.知識教學點1.質量守恒定律的含義。2.質員守恒定律的本質分析。3.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二.重、難、疑點及解決辦法1.重點:質量守恒定律的含義。2.難點:應用多媒體教學從化學反應的實質去認識質量守恒定律及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3.疑點:(1)從微觀角度分析為什么化學反應前后質量總和相等? (2)聯系實際,在應用中加深理解,如“鎂條燃燒質量增加;蠟燭燃燒后完全消失”,以上反應符合質量守恒定律嗎? 4.解決辦法:增加學生探索性實驗,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邊操作,邊觀察,組織討論,總結規律。以理論為指導理解定律的本質,提高思維、分析推理能力。三.教學步驟(一)明確目標(二)整體感知 本節通過精心設疑,實驗探究,劉不同化學反應進行觀察、測定、分析、推理得出質量守恒定律,然后分析實質,深化認識,并聯系實際,在應用中加探理解,為學習化學方程式準備理論依據,為學好化學用語奠定基礎。(三)教學過程[復習提問]:什么是化學變化?化學變化的實質是什么?[引入]: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先裂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組合成新分子,新分子再聚集成新物質(邊講解邊板書)。這說明在化學變化中分子發生了變化,在化學變化前后分子的種類發生了變化;而原子本身在化學變化前后并沒有發生變化,只是重新組合。因此在化學變化前后原子的種類并沒有發生變化。這是從質的方面來研究化學變化,今天我們就從量的方面來研究、分析化學變化。[板書]:一.質量守恒定律[講解]:化學變化中有新物質生成,那么反應物的質量同生成物的質量之間究竟有什么關系?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是增加、是減少、還是不變呢?讓我們通過實驗來探討。[板書]:實驗一:cuso4與naoh的反應[實驗]:演示課本第70頁:實驗4-2[學生活動]:認真觀察、思考。[總結板書]:a.現象:有藍色沉淀生成 反應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b.結論:反應物的總質量=生成物的總質量c.表達式:cuso4 + naoh → na2so4 + cu(oh)2[講解]:在這個實驗中,最后天平仍處于平衡,說明反應物的總質量與生成物總質量相等,從眾多實驗事實中得出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的共性。[板書]:1.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提問]:為什么物質在發生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目的]:(不失時機,再次提問)引導學生從化學反應的實質(從宏觀-微觀分析說明)上去認識質量守恒定律。(有條件的話應用多媒體教學軟件分析原因。)[總結板書]:2.質量守恒定律的本質: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沒有發生變化,原子的質量也沒有發生變化。 二.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提問]:鎂條燃燒后,生成氧化鎂的質量比鎂條增加了,蠟燭燃燒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