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節 空氣(精選5篇)
第一章 第一節 空氣 篇1
一.知識教學點
1.空氣的成分(氮氣、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等)。
2.空氣的污染和防治。
二.重、難、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空氣的組成,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2.難點:通過實驗推斷空氣的組成。
3.疑點: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的原理。
4.解決辦法:
(1)采用講故事的形式,介紹空氣成分的發現史,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2)在學生對空氣及其成分的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采用邊講解、邊實驗、邊引導的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學生觀察實驗,啟發學生思考、分析而得出結論。
(3)以投影或錄象的形式講述空氣污染的嚴重危害,介紹有關環保方面的知識,或由學生搜集、講述一些大氣污染事件的報道,或組織學生對當地有關的企業所造成環境污染做一調查了解,以培養學生建立環境保護的常識。
(4)至于實驗中為什么以紅磷做燃料,而不用碳、鐵、硫等,待學習完氧氣的化學性質就會解決。
三.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1.了解空氣的組成。
2.對空氣的污染和防治污染有大致的印象。
(二)整體感知
這一章是學習化學的啟蒙章節,又是初中化學中講授元素、化合物知識的開始。本節介紹與人類關系最為密切、人們最為熟悉的空氣,既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又能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氧氣的有關內容,可以說本節是本章乃至整個初中化學的一個引子。
為了分散重點,本節就可以介紹幾種元素的符號,如o(氧)、n(氮)等。
(三)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1.判斷鎂條在空氣中燃燒是化學變化的根本依據是 ( )
a.發出耀眼的白光 b.有燃燒現象
c.放出大量的熱 d.生成白色的氧化鎂粉末
2.用文字表達式表示:鎂條在空氣中燃燒;加熱堿式碳酸銅。
3.描述鎂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
[小結]:觀察、描述燃燒現象的方法:
(1)光、焰、色;
(2)放出熱量;
(3)生成物的色、味、態。
[提問引入]:空氣就在我們周圍,不過同學們對它了解多少呢?(提示:空氣是一種單一的物質嗎?它主要由哪些物質組成?)
[小結]:空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可提問這是空氣的 性質),它不是一種單一的物質,是由多種氣體共同組成的。
[板書]:一.空氣的組成
[講解]:在學習空氣的組成之前我們先來明確一個概念。
[板書]:1.體積分數:空氣中各氣體成分的體積占空氣總體積的百分數。
[舉例]:以1l空氣中含0.21l氧氣算出氧氣的體積分數。
[講解]:下面繼續看空氣的組成。通過幾代科學家的努力我們已經測定出空氣的成分及其體積分數。
[教師活動]:利用掛圖介紹空氣的發現史,介紹舍勒、普利斯特里、拉瓦錫為科學而奮斗的精神。利用圖片或錄像來講述氮氣、稀有氣體的用途。
成分 氮氣 氧氣 稀有氣體 二氧化碳 其他氣體及雜質
% 78% 21% 0.94% 0.03% 0.03%
[板書]:
[學生活動]:打開課本p7閱讀[試驗1-1]。
[板書]:二.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
[教師活動]:介紹實驗裝置及原理,演示[實驗1—1],按以下三步演示:
1.實驗前,將燃著的木條伸入罩內,觀察到木條燃燒的明亮程度與在罩外空氣中一樣。證明罩內氣體為空氣——空氣的檢驗方法。以水面為基準,將鐘罩水面以上容積分為5等份。
2.引導學生依據觀察紅磷燃燒現象的方法觀察、描述燃燒現象,并觀察水面上升的情況,引導學生分析水面上升的原因,上升的水的體積約占罩內體積1/5的原因,從而得出結論: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
3.實驗結束后,迅速將燃著的木條伸入罩內,觀察到木條熄滅——氮氣的檢驗方法。從而得出結論:氮氣約占空氣體積的4/5。
[板書]:1.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
。1)發出白光;
。2)發出熱量;
(3)生成大量的白煙。 點 燃
2.紅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磷+氧氣——→五氧化二磷
3.試驗結論:氧氣約占空氣體積1/5。
三.空氣的污染與防治
[教師活動]:介紹大氣的自凈作用。利用投影或圖片介紹大氣污染對人類的危害和對自然資源的破壞,介紹環保知識。
[學生活動]:講述有關大氣污染的事件,討論發生在身邊的能造成大氣污染的原因及解決方法。閱讀課本第9頁內容,劃出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有害物質及來源。
[板書]:1.空氣的污染主要分為:
(1)粉塵:水泥粉塵、煤煙粉塵、各種礦塵、沙塵等。
。2)有害氣體: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2.污染物的主要來源:礦物燃料的燃燒和工廠的廢氣。
3.防治和減少空氣污染的措施:
(四)總結、擴展
本節的重點是空氣的成份,但應注意是按照體積分數計算,如果按質量分數計算,氧氣、氮氣各占空氣的百分之多少呢?(已知標準狀況下,氧氣、氮氣、空氣的密度依次是1.429g/l、1.2505g/l、1.293g/l)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中,燃料之所以選擇紅磷是因為生成物五氧化二磷為固體,而無氣體生成,能使鐘罩內壓強減小。
四.布置作業
1.復習本節內容,劃出記憶要點,預習第二節內容。
2.記住氧、氮的元素符號。
第一章 第一節 空氣 篇2
第一章 第一節空氣
教學目的
知識:通過實驗,使學生了解空氣的組成,并對空氣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認識。
能力:初步培養學生觀察實驗,分析問題的思維能力。
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重點難點
了解空氣的組成及空氣污染與防治。
教學方法
實驗探討法、課堂討論啟發式講解法。
教學用具
儀器:鐘罩、水槽、燃燒匙、單孔橡皮塞、集氣瓶、燒杯、乳膠管、導管、雙孔橡皮塞、彈簧夾、酒精燈。
藥品:紅磷、水。
其它:火柴。
教 學 過 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引入】人類和一切動植物的生命支柱是什么氣體?
空氣是一種“看不到摸不著”的天然物質,它跟我們的生活最密切,它是由一種物質組成還是由多種物質組成的呢?今天我們進一步學習有關空氣的知識。
【板書】第一章 空氣 氧
第一節 空氣
【板書】一、空氣的組成
【提問】1.空氣就在你周圍,你能描述它有哪些物理性質嗎?
2.空氣是一種單的一物質嗎?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組成呢?
【演示實驗】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課本p.7圖1-1)。
思考、回答問題。
回憶什么是物理性質,思考回答問題。
激發學生學興趣,引入課題。
復習緒言中物理性質概念,使學生產生求知欲。引入空氣組成的討論。
介紹儀器名稱,操作順序,提示學生觀察要點:紅磷燃燒的主要現象和水面變化的情況。
【學生分組的實驗】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教參p.7圖1-1)。
介紹儀器名稱,裝置原理,操作操作順序,注意事項。
用燃著的火柴檢驗瓶內剩余氣體!痉治鲇懻摗繂l引導學生分析討論:
1.紅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說明紅磷燃燒所消耗的是空氣中的什么氣體?
2.為什么紅磷燃燒時只消耗了鐘罩或集氣瓶內氣體的1/5而不是全部呢?
3.用燃著的火柴伸入鐘罩或集氣瓶內,火柴熄滅說明了剩余氣體具有什么性質?
【板書】空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它不是單一的物質,是由多種氣體組成?諝庵兄饕煞质茄鯕夂桶睔。
【講述】人類對空氣認識的歷史過程(利用投影掛圖講解)。
【小結】空氣的成分其積極分數: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氣體和雜質(0.03%)。
【投影】課堂練習一(見附1),指導學生做練習。
填寫觀察記錄:
紅磷燃燒時有大量
生成,同時鐘罩內水面逐漸 ,等燃燒停止,白煙消失后,鐘罩內水面上升了約 積極,剩余氣體約占總體的
。
用燃著的火柴伸入鐘罩內,火焰 。
實驗記錄:
紅磷燃燒時有大量
生成,打開彈簧夾后,燒杯中的水會進入集氣瓶,約占瓶容積的 。
火焰 。
分析、思考、討論、歸納得出結論。
理解記憶
閱讀課本p.7~p.8
準確記憶
做練習一
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及觀察實驗的能力。
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進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教育。
鞏固加深理解記憶。
【問題引入】你知道污染空氣的是哪些物質?來源于哪里?如何防治空氣的污染嗎?(結合掛圖、投影討論)。
【板書】二、空氣的污染與防治
1.污染空氣的性質:粉塵、有害氣體。
2.污染物的主要來源:礦物燃料、化工廠的廢氣,汽車排放的尾氣等。
3.防治和減少空氣污染的方法: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消除、減少污染源。
【投影】課堂練習二(見附2)。指導學生做練習
【課后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我們了解了空氣的組成,空氣的污染與防治,認識到保護環境是重要的,是每個公民都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投影】隨堂檢測(見附4)
思考、看投影片討論。
閱讀課本p.9第二、第三自然段。
討論、歸納、綜合、記憶。
做練習二
歸納、總結
獨立完成檢測題
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
加強學生對環境保護重要性的認識。
鞏固已學知識。
學生歸納總結,老師補充完整。達到本節教學目的。
及時反饋
附1:課堂練習一
1.空氣中按體積計算,含量最多的氣體是 ( )
。╝)氧氣 (b)氮氣 (c)二氧化碳 (d)稀有氣體
2.在100升空氣里氮氣的體積大約是 ( )
。╝)78升 (b)78% (c)21升 (d)21%
3.空氣中氧氣與氮氣的體積比約為 ( )
。╝)4:1 (b)1:4 (c)1:5 (d)4:5
附2:課堂練習二
4.排放到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大致可分為 ( )
。╝)一類 (b)兩類 (c)三類 (d)四類
5.造成大氣污染的有害氣體是 ( )
。╝)氮氣、氧氣 (b)稀有氣體、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d)氮氣、二氧化碳
6.下列情況一般不造成空氣污染的是 ( )
。╝)煤燃燒生成的煙 (b)汽車排氣生成的煙霧 (c)人呼出的二氧化碳 (d)放鞭炮產生的煙霧
7.被污染了的空氣會嚴重地損害 的健康,影響 的生長,造成對自然資源及建筑物等的破壞。
8.在發展生產的同時,必須要充分認識 的重要性,注意消除 以保障人類的健康和保護自然資源。
附3:課堂練習答案
1.b 2.a 3.b 4.b 5.c 6.c 7.人體 作物 8.保護環境 污染源
附4:隨堂檢測
1.將下列數據(在空氣中的體積分數)序號填入有關物質后面的括號內。
(a)78% (b)21% (c)0.94% (d)0.03%
。1)二氧化碳( ) (2)氧氣( ) (3)氮氣( ) (4)稀有氣體( )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空氣的成分是比較固定的,主要由氮氣和氧氣組成
。╞)空氣中氧氣的質量占21%,氮氣占78%
(c)在通常狀況下,無色、無味氣體一定是空氣
(d)空氣是一種單一的物質,它是由空氣一種成分組成
3.桌子上入一個空燒杯,燒杯內 ( )
。╝)是氮氣 (b)是氧氣 (c)是空氣 (d)沒有物質
4.證明空氣成分的科學家是 ( )
。╝)法國的拉瓦錫 (b)瑞典的舍勒 (c)英國的道爾頓 (d)英國的普利斯特里
5.下列排放到空氣中的物質,不使空氣受到污染的是 ( )
(a)煤燃燒產生的煙 (b)石油化工廠排放的廢氣 (c)汽車排出的尾氣 (d)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氣體
第一章 第一節 空氣 篇3
第一章 第一節 空氣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空氣的組成,空氣的污染和防止污染;了解稀有氣體的化學特性和用途。
2.通過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培養學生的分析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
3.通過人類認識空氣的簡史介紹,使學生認識到進行科學探索,必須具有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態度。
重點和難點
了解空氣的組成;了解空氣污染給人類帶來的危害,以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方法
談話、研討、講解相結合的啟發式教學
教學過程
〔引言〕在我們人類生存的環境當中,時時處處都充滿著一種“看不到又摸不著”的天然物質,它跟我們的生活最密切,它既是一切動植物生命的支柱,也是重要的、廉價的自然資源,它就是我們在小學自然課上已經學到,今天將要進一步學習的空氣。
〔板書〕 空 氣
〔提問〕空氣就在我們的周圍,你對它已有哪些了解?
(提示:它是一種單一的物質嗎?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組成?)
〔小結〕空氣是一種無色、無氣味的氣體,它不是一種單一物質,是由多種氣體物質組成的。人們已經測知它的成分有:
〔板書〕 一、空氣的組成
1.空氣的成分及其體積分數(大約):
〔講述〕 空氣的主要成分是:氮氣約占總體積的4/5,氧氣約占1/5。
〔提問〕 你知道氮氣和氧氣在性質上主要的不同嗎?
(氧氣支持燃燒,氮氣不支持燃燒。)
〔講解并提問〕實驗可以證明:紅磷能在空氣中燃燒,實質上只是紅磷跟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一種白色固體,且極易溶于水。
根據上述知識,你能設計一套實驗裝置用來證明空氣中含有大約1/5體積的氧氣嗎?
。ńo學生一定時間的思考和議論)
〔演示實驗〕①展示如圖裝置
②介紹儀器名稱、裝置原理和紅磷燃燒的位置
③提示學生注意觀察操作方法和實驗現象后,教師操作。
〔提問〕①你看到了哪些現象?
②為什么紅磷燃燒會生成大量白煙?白煙是什么物質?
、蹫槭裁创蜷_止水夾后燒杯中的水會進入集氣瓶(或稱反應容器)中?又為什么進入集氣瓶中的水,只占集氣瓶體積的約1/5?
、苁S嗟4/5體積的氣體主要是什么?你如何加以證明?
、菽阏J為這個實驗成功的關鍵是什么?
〔小結〕根據學生回答情況進行小結。
〔講述〕人類對空氣的研究和認識,經歷了很長的歷史時期,期間許多科學家都做過類似的實驗,但都未能取得明顯的成果。直到18世紀末法國化學家拉瓦錫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通過實驗得出了空氣是由氧氣和氮氣組成的結論。他所以能獲得突出的成果,關鍵是他敢于破除當時傳統的錯誤理論(燃素說)的束縛,能夠尊重實驗事實,并做出了嚴謹的、實事求是的分析和判斷。
在19世紀末以前,人們還深信空氣中含有氧氣和氮氣。后來,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科學家才陸續發現了稀有氣體等其它成分。
〔引言〕下面我們簡單的了解一下稀有氣體。
〔板書〕2.稀有氣體
稀有氣體是氦、氖、氬、氪、氙等氣體的總稱。
〔講述〕 稀有氣體因在空氣中含量極少而得名,以前曾被叫做惰性氣體,這是因為過去,人們認為它們不跟其它物質發生反應的緣故。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發現在一定條件下,它們也能跟某些物質反應,生成其它物質,故改稱為稀有氣體。
由此可見,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因此把稀有氣體稱為惰性氣體是不科學的。
〔閱讀〕課本使學生了解稀有氣體的特性和用途
〔講述〕大家對空氣的組成已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一般來說,空氣的成分是比較固定的,但是隨著現代化工業的發展,若不重視工業廢氣,特別是有害氣體的回收和處理,任其進入空氣,就會帶來空氣污染,嚴重損害人體的健康,影響作物生長,形成對自然資源的破壞。
〔簡介〕英國倫敦、日本四日市或美國洛杉磯等空氣污染事件,以說明空氣污染的危害性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性。
〔板書〕 二、空氣的污染與防止
1.污染空氣的物質
(1)粉塵:水泥粉塵、煤煙粉塵、各種礦塵等。
(2)氣體: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2.污染物的主要來源
(1)礦物燃料(煤和汽油、柴油等)的燃燒
(2)化工廠的廢氣
(3)水泥廠的粉塵
(4)燃放煙花爆竹
(5)焚燒枯枝野草樹葉等
3.防止和減少空氣污染的方法
(1)工廠做到廢氣回收與處理
(2)發展民用煤氣生產
(3)嚴禁燃放煙花爆竹
(4)禁止焚燒樹葉、野草
(5)提高汽油、柴油質量
〔小結〕防止空氣與環境污染,保護人類生存環境,是每個人都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練習〕(投影出示練習題)
在相同條件下:
、俜蛛x100L空氣,大約可得氧氣______L,可得氮氣______L。
②分離______L空氣,可獲得42L氧氣。
、鄯蛛x空氣獲得氧氣63m3時,同時可獲得氮氣______m3。
〔作業 〕略
第一章 第一節 空氣 篇4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空氣的組成,空氣的污染和防止污染;了解稀有氣體的化學特性和用途。
2.通過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培養學生的分析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
3.通過人類認識空氣的簡史介紹,使學生認識到進行科學探索,必須具有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態度。
重點和難點
了解空氣的組成;了解空氣污染給人類帶來的危害,以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方法
談話、研討、講解相結合的啟發式教學
教學過程
〔引言〕在我們人類生存的環境當中,時時處處都充滿著一種“看不到又摸不著”的天然物質,它跟我們的生活最密切,它既是一切動植物生命的支柱,也是重要的、廉價的自然資源,它就是我們在小學自然課上已經學到,今天將要進一步學習的空氣。
〔板書〕 空 氣
〔提問〕空氣就在我們的周圍,你對它已有哪些了解?
(提示:它是一種單一的物質嗎?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組成?)
〔小結〕空氣是一種無色、無氣味的氣體,它不是一種單一物質,是由多種氣體物質組成的。人們已經測知它的成分有:
〔板書〕
一、空氣的組成
1.空氣的成分及其體積分數(大約):
〔講述〕空氣的主要成分是:氮氣約占總體積的4/5,氧氣約占1/5。
〔提問〕你知道氮氣和氧氣在性質上主要的不同嗎?
(氧氣支持燃燒,氮氣不支持燃燒。)
〔講解并提問〕實驗可以證明:紅磷能在空氣中燃燒,實質上只是紅磷跟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一種白色固體,且極易溶于水。
根據上述知識,你能設計一套實驗裝置用來證明空氣中含有大約1/5體積的氧氣嗎?
。ńo學生一定時間的思考和議論)
〔演示實驗〕①展示如圖裝置
、诮榻B儀器名稱、裝置原理和紅磷燃燒的位置
③提示學生注意觀察操作方法和實驗現象后,教師操作。
〔提問〕①你看到了哪些現象?
、跒槭裁醇t磷燃燒會生成大量白煙?白煙是什么物質?
③為什么打開止水夾后燒杯中的水會進入集氣瓶(或稱反應容器)中?又為什么進入集氣瓶中的水,只占集氣瓶體積的約1/5?
、苁S嗟4/5體積的氣體主要是什么?你如何加以證明?
、菽阏J為這個實驗成功的關鍵是什么?
〔小結〕根據學生回答情況進行小結。
〔講述〕人類對空氣的研究和認識,經歷了很長的歷史時期,期間許多科學家都做過類似的實驗,但都未能取得明顯的成果。直到18世紀末法國化學家拉瓦錫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通過實驗得出了空氣是由氧氣和氮氣組成的結論。他所以能獲得突出的成果,關鍵是他敢于破除當時傳統的錯誤理論(燃素說)的束縛,能夠尊重實驗事實,并做出了嚴謹的、實事求是的分析和判斷。
在19世紀末以前,人們還深信空氣中含有氧氣和氮氣。后來,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科學家才陸續發現了稀有氣體等其它成分。
〔引言〕下面我們簡單的了解一下稀有氣體。
〔板書〕2.稀有氣體
稀有氣體是氦、氖、氬、氪、氙等氣體的總稱。
〔講述〕稀有氣體因在空氣中含量極少而得名,以前曾被叫做惰性氣體,這是因為過去,人們認為它們不跟其它物質發生反應的緣故。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發現在一定條件下,它們也能跟某些物質反應,生成其它物質,故改稱為稀有氣體。
由此可見,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因此把稀有氣體稱為惰性氣體是不科學的。
〔閱讀〕課本使學生了解稀有氣體的特性和用途
〔講述〕大家對空氣的組成已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一般來說,空氣的成分是比較固定的,但是隨著現代化工業的發展,若不重視工業廢氣,特別是有害氣體的回收和處理,任其進入空氣,就會帶來空氣污染,嚴重損害人體的健康,影響作物生長,形成對自然資源的破壞。
〔簡介〕英國倫敦、日本四日市或美國洛杉磯等空氣污染事件,以說明空氣污染的危害性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性。
〔板書〕
二、空氣的污染與防止
1.污染空氣的物質
(1)粉塵:水泥粉塵、煤煙粉塵、各種礦塵等。
(2)氣體: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2.污染物的主要來源
(1)礦物燃料(煤和汽油、柴油等)的燃燒
(2)化工廠的廢氣
(3)水泥廠的粉塵
(4)燃放煙花爆竹
(5)焚燒枯枝野草樹葉等
3.防止和減少空氣污染的方法
(1)工廠做到廢氣回收與處理
(2)發展民用煤氣生產
(3)嚴禁燃放煙花爆竹
(4)禁止焚燒樹葉、野草
(5)提高汽油、柴油質量
〔小結〕防止空氣與環境污染,保護人類生存環境,是每個人都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練習〕(投影出示練習題)
在相同條件下:
、俜蛛x100L空氣,大約可得氧氣______L,可得氮氣______L。
、诜蛛x______L空氣,可獲得42L氧氣。
③分離空氣獲得氧氣63m3時,同時可獲得氮氣______m3。
〔作業 〕略
第一章 第一節 空氣 篇5
第一章 第一節 空氣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空氣的組成,空氣的污染和防止污染;了解稀有氣體的化學特性和用途。
2.通過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培養學生的分析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
3.通過人類認識空氣的簡史介紹,使學生認識到進行科學探索,必須具有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態度。
重點和難點
了解空氣的組成;了解空氣污染給人類帶來的危害,以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方法
談話、研討、講解相結合的啟發式教學
教學過程
〔引言〕在我們人類生存的環境當中,時時處處都充滿著一種“看不到又摸不著”的天然物質,它跟我們的生活最密切,它既是一切動植物生命的支柱,也是重要的、廉價的自然資源,它就是我們在小學自然課上已經學到,今天將要進一步學習的空氣。
〔板書〕 空 氣
〔提問〕空氣就在我們的周圍,你對它已有哪些了解?
(提示:它是一種單一的物質嗎?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組成?)
〔小結〕空氣是一種無色、無氣味的氣體,它不是一種單一物質,是由多種氣體物質組成的。人們已經測知它的成分有:
〔板書〕 一、空氣的組成
1.空氣的成分及其體積分數(大約):
〔講述〕 空氣的主要成分是:氮氣約占總體積的4/5,氧氣約占1/5。
〔提問〕 你知道氮氣和氧氣在性質上主要的不同嗎?
(氧氣支持燃燒,氮氣不支持燃燒。)
〔講解并提問〕實驗可以證明:紅磷能在空氣中燃燒,實質上只是紅磷跟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一種白色固體,且極易溶于水。
根據上述知識,你能設計一套實驗裝置用來證明空氣中含有大約1/5體積的氧氣嗎?
。ńo學生一定時間的思考和議論)
〔演示實驗〕①展示如圖裝置
、诮榻B儀器名稱、裝置原理和紅磷燃燒的位置
、厶崾緦W生注意觀察操作方法和實驗現象后,教師操作。
〔提問〕①你看到了哪些現象?
②為什么紅磷燃燒會生成大量白煙?白煙是什么物質?
、蹫槭裁创蜷_止水夾后燒杯中的水會進入集氣瓶(或稱反應容器)中?又為什么進入集氣瓶中的水,只占集氣瓶體積的約1/5?
、苁S嗟4/5體積的氣體主要是什么?你如何加以證明?
、菽阏J為這個實驗成功的關鍵是什么?
〔小結〕根據學生回答情況進行小結。
〔講述〕人類對空氣的研究和認識,經歷了很長的歷史時期,期間許多科學家都做過類似的實驗,但都未能取得明顯的成果。直到18世紀末法國化學家拉瓦錫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通過實驗得出了空氣是由氧氣和氮氣組成的結論。他所以能獲得突出的成果,關鍵是他敢于破除當時傳統的錯誤理論(燃素說)的束縛,能夠尊重實驗事實,并做出了嚴謹的、實事求是的分析和判斷。
在19世紀末以前,人們還深信空氣中含有氧氣和氮氣。后來,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科學家才陸續發現了稀有氣體等其它成分。
〔引言〕下面我們簡單的了解一下稀有氣體。
〔板書〕2.稀有氣體
稀有氣體是氦、氖、氬、氪、氙等氣體的總稱。
〔講述〕 稀有氣體因在空氣中含量極少而得名,以前曾被叫做惰性氣體,這是因為過去,人們認為它們不跟其它物質發生反應的緣故。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發現在一定條件下,它們也能跟某些物質反應,生成其它物質,故改稱為稀有氣體。
由此可見,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因此把稀有氣體稱為惰性氣體是不科學的。
〔閱讀〕課本使學生了解稀有氣體的特性和用途
〔講述〕大家對空氣的組成已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一般來說,空氣的成分是比較固定的,但是隨著現代化工業的發展,若不重視工業廢氣,特別是有害氣體的回收和處理,任其進入空氣,就會帶來空氣污染,嚴重損害人體的健康,影響作物生長,形成對自然資源的破壞。
〔簡介〕英國倫敦、日本四日市或美國洛杉磯等空氣污染事件,以說明空氣污染的危害性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性。
〔板書〕 二、空氣的污染與防止
1.污染空氣的物質
(1)粉塵:水泥粉塵、煤煙粉塵、各種礦塵等。
(2)氣體: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2.污染物的主要來源
(1)礦物燃料(煤和汽油、柴油等)的燃燒
(2)化工廠的廢氣
(3)水泥廠的粉塵
(4)燃放煙花爆竹
(5)焚燒枯枝野草樹葉等
3.防止和減少空氣污染的方法
(1)工廠做到廢氣回收與處理
(2)發展民用煤氣生產
(3)嚴禁燃放煙花爆竹
(4)禁止焚燒樹葉、野草
(5)提高汽油、柴油質量
〔小結〕防止空氣與環境污染,保護人類生存環境,是每個人都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練習〕(投影出示練習題)
在相同條件下:
①分離100L空氣,大約可得氧氣______L,可得氮氣______L。
、诜蛛x______L空氣,可獲得42L氧氣。
、鄯蛛x空氣獲得氧氣63m3時,同時可獲得氮氣______m3。
〔作業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