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濾和結晶》教案(精選9篇)
《過濾和結晶》教案 篇1
教學重點:用過濾和結晶分離混合物的一般原理。
教學難點 :利用結晶方法,分離幾種可溶固體物質的混合物的原理。
教學過程 :
引言:在生產生活中,人們所接觸到的物質很多都是混合物,為了適應各種不同的需要,常常要把混合物里的幾種物質分開,得到較純凈的物質,這叫做混合物的分離,過濾和結晶是最常用的混合物分離的方法。
(板書) 第四節 過濾和結晶
一、過濾
1.定義:過濾是把溶于液體的固態物質跟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
2.原理:過濾時,液體穿過濾紙上的小孔,而固態物質留在濾紙上,從而使固體和液體分離。
3.操作方法:
例如:粗鹽提純(請學生設計實驗步驟)展示粗鹽,讓學生看到粗鹽上的沙子等不溶性固體物質,以利于學生思考。
(演示實驗)粗鹽提純
歸納出:
(1)步驟:
①在燒杯中溶解粗鹽
②過濾
(2)注意事項:
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
二低:濾紙低于漏斗邊緣0.5cm
濾液低于濾紙邊緣
三靠: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
玻璃棒靠在三層濾紙處
燒杯靠在玻棒上傾倒液體
(3)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加速溶解
過濾——引流
讓學生總結過濾作為分離物質的一種方法的適用范圍。
過濾是用于分離不容性固體和可溶性固體的一種方法。
設問過渡:如果要分離硝酸鉀和氯化鈉固體能用過濾的方法嗎?如果不能,想一想能用什么方法來分離它們?
二 結晶
1.定義:溶質以一定幾何形狀的晶體從溶液中析出的過程叫做結晶。
2.原理:幾種可溶性固態物質的混合物,根據它們在同一種溶劑里的溶解度不同,用結晶的方法加以分離。
(講述)常用的結晶方法主要有兩種,對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的固態溶質,一般用蒸發溶劑的方法得到晶體;對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的固態溶質,一般可以用冷卻的熱飽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質結晶析出。
例如:硝酸鉀中混有少量氯化鈉,應怎樣分離?
(演示實驗)在燒杯中加入10g和NaCl混合物,注入15mL水,加熱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然后冷卻,觀察的析出,再進行過渡,晶體留在濾紙上,NaCl溶解在濾液中。
(講述)我們已經知道,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大(80℃時,的溶解度是169g,20℃時為31.6g),因此較高溫度下的飽和溶液降溫時,部分從溶液里結晶析出。而NaCl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小(80℃時,NaCl的溶解度是38.4g,20℃時為36g),降溫時大部分NaCl仍溶解在溶液里。過濾時,晶體留在濾紙上,大部分NaCl仍留在濾液里(這種濾液叫做母液)。
小結:
作業 :課本142頁習題1、2、3
《過濾和結晶》教案 篇2
教學重點:用過濾和結晶分離混合物的一般原理。
教學難點 :利用結晶方法,分離幾種可溶固體物質的混合物的原理。
教學過程 :
引言:在生產生活中,人們所接觸到的物質很多都是混合物,為了適應各種不同的需要,常常要把混合物里的幾種物質分開,得到較純凈的物質,這叫做混合物的分離,過濾和結晶是最常用的混合物分離的方法。
(板書) 第四節 過濾和結晶
一、過濾
1.定義:過濾是把溶于液體的固態物質跟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
2.原理:過濾時,液體穿過濾紙上的小孔,而固態物質留在濾紙上,從而使固體和液體分離。
3.操作方法:
例如:粗鹽提純(請學生設計實驗步驟)展示粗鹽,讓學生看到粗鹽上的沙子等不溶性固體物質,以利于學生思考。
(演示實驗)粗鹽提純
歸納出:
(1)步驟:
①在燒杯中溶解粗鹽
②過濾
(2)注意事項:
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
二低:濾紙低于漏斗邊緣0.5cm
濾液低于濾紙邊緣
三靠: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
玻璃棒靠在三層濾紙處
燒杯靠在玻棒上傾倒液體
(3)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加速溶解
過濾——引流
讓學生總結過濾作為分離物質的一種方法的適用范圍。
過濾是用于分離不容性固體和可溶性固體的一種方法。
設問過渡:如果要分離硝酸鉀和氯化鈉固體能用過濾的方法嗎?如果不能,想一想能用什么方法來分離它們?
二 結晶
1.定義:溶質以一定幾何形狀的晶體從溶液中析出的過程叫做結晶。
2.原理:幾種可溶性固態物質的混合物,根據它們在同一種溶劑里的溶解度不同,用結晶的方法加以分離。
(講述)常用的結晶方法主要有兩種,對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的固態溶質,一般用蒸發溶劑的方法得到晶體;對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的固態溶質,一般可以用冷卻的熱飽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質結晶析出。
例如:硝酸鉀中混有少量氯化鈉,應怎樣分離?
(演示實驗)在燒杯中加入10g和NaCl混合物,注入15mL水,加熱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然后冷卻,觀察的析出,再進行過渡,晶體留在濾紙上,NaCl溶解在濾液中。
(講述)我們已經知道,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大(80℃時,的溶解度是169g,20℃時為31.6g),因此較高溫度下的飽和溶液降溫時,部分從溶液里結晶析出。而NaCl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小(80℃時,NaCl的溶解度是38.4g,20℃時為36g),降溫時大部分NaCl仍溶解在溶液里。過濾時,晶體留在濾紙上,大部分NaCl仍留在濾液里(這種濾液叫做母液)。
小結:
作業 :課本142頁習題1、2、3
《過濾和結晶》教案 篇3
教學重點:用過濾和結晶分離混合物的一般原理。
教學難點:利用結晶方法,分離幾種可溶固體物質的混合物的原理。
教學過程:
引言:在生產生活中,人們所接觸到的物質很多都是混合物,為了適應各種不同的需要,常常要把混合物里的幾種物質分開,得到較純凈的物質,這叫做混合物的分離,過濾和結晶是最常用的混合物分離的方法。
(板書) 第四節 過濾和結晶
一、過濾
1.定義:過濾是把溶于液體的固態物質跟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
2.原理:過濾時,液體穿過濾紙上的小孔,而固態物質留在濾紙上,從而使固體和液體分離。
3.操作方法:
例如:粗鹽提純(請學生設計實驗步驟)展示粗鹽,讓學生看到粗鹽上的沙子等不溶性固體物質,以利于學生思考。
(演示實驗)粗鹽提純
歸納出:
(1)步驟:
①在燒杯中溶解粗鹽
②過濾
(2)注意事項:
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
二低:濾紙低于漏斗邊緣0.5cm
濾液低于濾紙邊緣
三靠: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
玻璃棒靠在三層濾紙處
燒杯靠在玻棒上傾倒液體
(3)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加速溶解
過濾——引流
讓學生總結過濾作為分離物質的一種方法的適用范圍。
過濾是用于分離不容性固體和可溶性固體的一種方法。
設問過渡:如果要分離硝酸鉀和氯化鈉固體能用過濾的方法嗎?如果不能,想一想能用什么方法來分離它們?
二 結晶
1.定義:溶質以一定幾何形狀的晶體從溶液中析出的過程叫做結晶。
2.原理:幾種可溶性固態物質的混合物,根據它們在同一種溶劑里的溶解度不同,用結晶的方法加以分離。
(講述)常用的結晶方法主要有兩種,對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的固態溶質,一般用蒸發溶劑的方法得到晶體;對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的固態溶質,一般可以用冷卻的熱飽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質結晶析出。
例如:硝酸鉀中混有少量氯化鈉,應怎樣分離?
(演示實驗)在燒杯中加入10g和nacl混合物,注入15ml水,加熱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然后冷卻,觀察的析出,再進行過渡,晶體留在濾紙上,nacl溶解在濾液中。
(講述)我們已經知道,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大(80℃時,的溶解度是169g,20℃時為31.6g),因此較高溫度下的飽和溶液降溫時,部分從溶液里結晶析出。而nacl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小(80℃時,nacl的溶解度是38.4g,20℃時為36g),降溫時大部分nacl仍溶解在溶液里。過濾時,晶體留在濾紙上,大部分nacl仍留在濾液里(這種濾液叫做母液)。
小結:
作業:課本142頁習題1、2、3
《過濾和結晶》教案 篇4
教學重點:用過濾和結晶分離混合物的一般原理。
教學難點 :利用結晶方法,分離幾種可溶固體物質的混合物的原理。
教學過程 :
引言:在生產生活中,人們所接觸到的物質很多都是混合物,為了適應各種不同的需要,常常要把混合物里的幾種物質分開,得到較純凈的物質,這叫做混合物的分離,過濾和結晶是最常用的混合物分離的方法。
(板書) 第四節 過濾和結晶
一、過濾
1.定義:過濾是把溶于液體的固態物質跟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
2.原理:過濾時,液體穿過濾紙上的小孔,而固態物質留在濾紙上,從而使固體和液體分離。
3.操作方法:
例如:粗鹽提純(請學生設計實驗步驟)展示粗鹽,讓學生看到粗鹽上的沙子等不溶性固體物質,以利于學生思考。
(演示實驗)粗鹽提純
歸納出:
(1)步驟:
①在燒杯中溶解粗鹽
②過濾
(2)注意事項:
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
二低:濾紙低于漏斗邊緣0.5cm
濾液低于濾紙邊緣
三靠: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
玻璃棒靠在三層濾紙處
燒杯靠在玻棒上傾倒液體
(3)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加速溶解
過濾——引流
讓學生總結過濾作為分離物質的一種方法的適用范圍。
過濾是用于分離不容性固體和可溶性固體的一種方法。
設問過渡:如果要分離硝酸鉀和氯化鈉固體能用過濾的方法嗎?如果不能,想一想能用什么方法來分離它們?
二 結晶
1.定義:溶質以一定幾何形狀的晶體從溶液中析出的過程叫做結晶。
2.原理:幾種可溶性固態物質的混合物,根據它們在同一種溶劑里的溶解度不同,用結晶的方法加以分離。
(講述)常用的結晶方法主要有兩種,對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的固態溶質,一般用蒸發溶劑的方法得到晶體;對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的固態溶質,一般可以用冷卻的熱飽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質結晶析出。
例如:硝酸鉀中混有少量氯化鈉,應怎樣分離?
(演示實驗)在燒杯中加入10g和NaCl混合物,注入15mL水,加熱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然后冷卻,觀察的析出,再進行過渡,晶體留在濾紙上,NaCl溶解在濾液中。
(講述)我們已經知道,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大(80℃時,的溶解度是169g,20℃時為31.6g),因此較高溫度下的飽和溶液降溫時,部分從溶液里結晶析出。而NaCl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小(80℃時,NaCl的溶解度是38.4g,20℃時為36g),降溫時大部分NaCl仍溶解在溶液里。過濾時,晶體留在濾紙上,大部分NaCl仍留在濾液里(這種濾液叫做母液)。
小結:
作業 :課本142頁習題1、2、3
《過濾和結晶》教案 篇5
教學重點:用過濾和結晶分離混合物的一般原理。
教學難點 :利用結晶方法,分離幾種可溶固體物質的混合物的原理。
教學過程 :
引言:在生產生活中,人們所接觸到的物質很多都是混合物,為了適應各種不同的需要,常常要把混合物里的幾種物質分開,得到較純凈的物質,這叫做混合物的分離,過濾和結晶是最常用的混合物分離的方法。
(板書) 第四節 過濾和結晶
一、過濾
1.定義:過濾是把溶于液體的固態物質跟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
2.原理:過濾時,液體穿過濾紙上的小孔,而固態物質留在濾紙上,從而使固體和液體分離。
3.操作方法:
例如:粗鹽提純(請學生設計實驗步驟)展示粗鹽,讓學生看到粗鹽上的沙子等不溶性固體物質,以利于學生思考。
(演示實驗)粗鹽提純
歸納出:
(1)步驟:
①在燒杯中溶解粗鹽
②過濾
(2)注意事項:
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
二低:濾紙低于漏斗邊緣0.5cm
濾液低于濾紙邊緣
三靠: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
玻璃棒靠在三層濾紙處
燒杯靠在玻棒上傾倒液體
(3)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加速溶解
過濾——引流
讓學生總結過濾作為分離物質的一種方法的適用范圍。
過濾是用于分離不容性固體和可溶性固體的一種方法。
設問過渡:如果要分離硝酸鉀和氯化鈉固體能用過濾的方法嗎?如果不能,想一想能用什么方法來分離它們?
二 結晶
1.定義:溶質以一定幾何形狀的晶體從溶液中析出的過程叫做結晶。
2.原理:幾種可溶性固態物質的混合物,根據它們在同一種溶劑里的溶解度不同,用結晶的方法加以分離。
(講述)常用的結晶方法主要有兩種,對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的固態溶質,一般用蒸發溶劑的方法得到晶體;對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的固態溶質,一般可以用冷卻的熱飽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質結晶析出。
例如:硝酸鉀中混有少量氯化鈉,應怎樣分離?
(演示實驗)在燒杯中加入10g和NaCl混合物,注入15mL水,加熱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然后冷卻,觀察的析出,再進行過渡,晶體留在濾紙上,NaCl溶解在濾液中。
(講述)我們已經知道,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大(80℃時,的溶解度是169g,20℃時為31.6g),因此較高溫度下的飽和溶液降溫時,部分從溶液里結晶析出。而NaCl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小(80℃時,NaCl的溶解度是38.4g,20℃時為36g),降溫時大部分NaCl仍溶解在溶液里。過濾時,晶體留在濾紙上,大部分NaCl仍留在濾液里(這種濾液叫做母液)。
小結:
作業 :課本142頁習題1、2、3
《過濾和結晶》教案 篇6
教學重點:用過濾和結晶分離混合物的一般原理。
教學難點 :利用結晶方法,分離幾種可溶固體物質的混合物的原理。
教學過程 :
引言:在生產生活中,人們所接觸到的物質很多都是混合物,為了適應各種不同的需要,常常要把混合物里的幾種物質分開,得到較純凈的物質,這叫做混合物的分離,過濾和結晶是最常用的混合物分離的方法。
(板書) 第四節 過濾和結晶
一、過濾
1.定義:過濾是把溶于液體的固態物質跟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
2.原理:過濾時,液體穿過濾紙上的小孔,而固態物質留在濾紙上,從而使固體和液體分離。
3.操作方法:
例如:粗鹽提純(請學生設計實驗步驟)展示粗鹽,讓學生看到粗鹽上的沙子等不溶性固體物質,以利于學生思考。
(演示實驗)粗鹽提純
歸納出:
(1)步驟:
①在燒杯中溶解粗鹽
②過濾
(2)注意事項:
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
二低:濾紙低于漏斗邊緣0.5cm
濾液低于濾紙邊緣
三靠: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
玻璃棒靠在三層濾紙處
燒杯靠在玻棒上傾倒液體
(3)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加速溶解
過濾——引流
讓學生總結過濾作為分離物質的一種方法的適用范圍。
過濾是用于分離不容性固體和可溶性固體的一種方法。
設問過渡:如果要分離硝酸鉀和氯化鈉固體能用過濾的方法嗎?如果不能,想一想能用什么方法來分離它們?
二 結晶
1.定義:溶質以一定幾何形狀的晶體從溶液中析出的過程叫做結晶。
2.原理:幾種可溶性固態物質的混合物,根據它們在同一種溶劑里的溶解度不同,用結晶的方法加以分離。
(講述)常用的結晶方法主要有兩種,對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的固態溶質,一般用蒸發溶劑的方法得到晶體;對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的固態溶質,一般可以用冷卻的熱飽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質結晶析出。
例如:硝酸鉀中混有少量氯化鈉,應怎樣分離?
(演示實驗)在燒杯中加入10g和NaCl混合物,注入15mL水,加熱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然后冷卻,觀察的析出,再進行過渡,晶體留在濾紙上,NaCl溶解在濾液中。
(講述)我們已經知道,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大(80℃時,的溶解度是169g,20℃時為31.6g),因此較高溫度下的飽和溶液降溫時,部分從溶液里結晶析出。而NaCl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小(80℃時,NaCl的溶解度是38.4g,20℃時為36g),降溫時大部分NaCl仍溶解在溶液里。過濾時,晶體留在濾紙上,大部分NaCl仍留在濾液里(這種濾液叫做母液)。
小結:
作業 :課本142頁習題1、2、3
《過濾和結晶》教案 篇7
教學重點:用過濾和結晶分離混合物的一般原理。
教學難點 :利用結晶方法,分離幾種可溶固體物質的混合物的原理。
教學過程 :
引言:在生產生活中,人們所接觸到的物質很多都是混合物,為了適應各種不同的需要,常常要把混合物里的幾種物質分開,得到較純凈的物質,這叫做混合物的分離,過濾和結晶是最常用的混合物分離的方法。
(板書) 第四節 過濾和結晶
一、過濾
1.定義:過濾是把溶于液體的固態物質跟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
2.原理:過濾時,液體穿過濾紙上的小孔,而固態物質留在濾紙上,從而使固體和液體分離。
3.操作方法:
例如:粗鹽提純(請學生設計實驗步驟)展示粗鹽,讓學生看到粗鹽上的沙子等不溶性固體物質,以利于學生思考。
(演示實驗)粗鹽提純
歸納出:
(1)步驟:
①在燒杯中溶解粗鹽
②過濾
(2)注意事項:
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
二低:濾紙低于漏斗邊緣0.5cm
濾液低于濾紙邊緣
三靠: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
玻璃棒靠在三層濾紙處
燒杯靠在玻棒上傾倒液體
(3)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加速溶解
過濾——引流
讓學生總結過濾作為分離物質的一種方法的適用范圍。
過濾是用于分離不容性固體和可溶性固體的一種方法。
設問過渡:如果要分離硝酸鉀和氯化鈉固體能用過濾的方法嗎?如果不能,想一想能用什么方法來分離它們?
二 結晶
1.定義:溶質以一定幾何形狀的晶體從溶液中析出的過程叫做結晶。
2.原理:幾種可溶性固態物質的混合物,根據它們在同一種溶劑里的溶解度不同,用結晶的方法加以分離。
(講述)常用的結晶方法主要有兩種,對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的固態溶質,一般用蒸發溶劑的方法得到晶體;對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的固態溶質,一般可以用冷卻的熱飽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質結晶析出。
例如:硝酸鉀中混有少量氯化鈉,應怎樣分離?
(演示實驗)在燒杯中加入10g和NaCl混合物,注入15mL水,加熱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然后冷卻,觀察的析出,再進行過渡,晶體留在濾紙上,NaCl溶解在濾液中。
(講述)我們已經知道,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大(80℃時,的溶解度是169g,20℃時為31.6g),因此較高溫度下的飽和溶液降溫時,部分從溶液里結晶析出。而NaCl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小(80℃時,NaCl的溶解度是38.4g,20℃時為36g),降溫時大部分NaCl仍溶解在溶液里。過濾時,晶體留在濾紙上,大部分NaCl仍留在濾液里(這種濾液叫做母液)。
小結:
作業 :課本142頁習題1、2、3
[1]
《過濾和結晶》教案 篇8
1.本節教材內容較少,也比較簡單,目的是向學生介紹兩種分離混合物的一般方法,除應用一些固體物質溶解度的知識外,并不做深入的分析和更多的要求。重結晶屬選學內容,可根據當地化工生產情況作適當處理。
在學法上,從如何得到粗鹽,又如何精制為精鹽這樣的問題引入課題,提出過濾和結晶是最常用的混合物分離方法。
接著教材分兩段,分別介紹過濾法分離固態物質和結晶法分離可溶性固體的道理。
2.為了使學生了解結晶法,可以分離幾種可溶性固態物質的混合物,教材安排了一個實驗,讓學生直觀地觀察利用熱飽和溶液冷卻的方法,使硝酸鉀從它與氯化鈉的混合液中結晶出來,經過濾達到使硝酸鉀晶體與氯化鈉母液分離的目的。從而進一步從溫度變化對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溶解度影響的不同,講解應用這種方法的道理,以加深學生的理解。
3.本節內容不但要以前面學習的溶液、溶解度及影響溶解度的主要因素等相應知識為基礎,還與過濾等實驗基本操作的技能相聯系,如過濾法要跟物質的溶解性及過濾實驗操作相聯系,結晶法(或重結晶法)跟物質的溶解度、溶解度曲線知識相聯系。
課堂引入指導
在生產生活中,人們所接觸到的物質很多都是混合物,為了適應各種不同的需要,常常要把混合物里的幾種物質分開,得到較純凈的物質,這叫做混合物的分離,過濾和結晶是最常用的混合物分離的方法。
課堂結束指導
列表對比過濾法和結晶法
《過濾和結晶》教案 篇9
教學重點:用過濾和結晶分離混合物的一般原理。
教學難點 :利用結晶方法,分離幾種可溶固體物質的混合物的原理。
教學過程 :
引言:在生產生活中,人們所接觸到的物質很多都是混合物,為了適應各種不同的需要,常常要把混合物里的幾種物質分開,得到較純凈的物質,這叫做混合物的分離,過濾和結晶是最常用的混合物分離的方法。
(板書) 第四節 過濾和結晶
一、過濾
1.定義:過濾是把溶于液體的固態物質跟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
2.原理:過濾時,液體穿過濾紙上的小孔,而固態物質留在濾紙上,從而使固體和液體分離。
3.操作方法:
例如:粗鹽提純(請學生設計實驗步驟)展示粗鹽,讓學生看到粗鹽上的沙子等不溶性固體物質,以利于學生思考。
(演示實驗)粗鹽提純
歸納出:
(1)步驟:
①在燒杯中溶解粗鹽
②過濾
(2)注意事項:
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
二低:濾紙低于漏斗邊緣0.5cm
濾液低于濾紙邊緣
三靠: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
玻璃棒靠在三層濾紙處
燒杯靠在玻棒上傾倒液體
(3)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加速溶解
過濾——引流
讓學生總結過濾作為分離物質的一種方法的適用范圍。
過濾是用于分離不容性固體和可溶性固體的一種方法。
設問過渡:如果要分離硝酸鉀和氯化鈉固體能用過濾的方法嗎?如果不能,想一想能用什么方法來分離它們?
二 結晶
1.定義:溶質以一定幾何形狀的晶體從溶液中析出的過程叫做結晶。
2.原理:幾種可溶性固態物質的混合物,根據它們在同一種溶劑里的溶解度不同,用結晶的方法加以分離。
(講述)常用的結晶方法主要有兩種,對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的固態溶質,一般用蒸發溶劑的方法得到晶體;對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的固態溶質,一般可以用冷卻的熱飽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質結晶析出。
例如:硝酸鉀中混有少量氯化鈉,應怎樣分離?
(演示實驗)在燒杯中加入10g和NaCl混合物,注入15mL水,加熱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然后冷卻,觀察的析出,再進行過渡,晶體留在濾紙上,NaCl溶解在濾液中。
(講述)我們已經知道,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大(80℃時,的溶解度是169g,20℃時為31.6g),因此較高溫度下的飽和溶液降溫時,部分從溶液里結晶析出。而NaCl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小(80℃時,NaCl的溶解度是38.4g,20℃時為36g),降溫時大部分NaCl仍溶解在溶液里。過濾時,晶體留在濾紙上,大部分NaCl仍留在濾液里(這種濾液叫做母液)。
小結:
作業 :課本142頁習題1、2、3
[1]
- 《自然界的水》教案(精選4篇)
第三單元 自然界的水教材分析:本單元從社會實際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在展現水與人類的關系、世界和我國水資源概況,誰的污染與防治等問難題的同時,以水為載體,將單質、化合物、物質的組成、原子、分子等化學基本概念以及沉淀、過濾、...
- 《碳的幾種單質》教案(通用3篇)
實驗中學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研討課結束了,作為參與研討課的教師中的一員,感觸很深。通過對《碳的幾種單質》的課堂教學,有如下體會: 一、疑始疑終,設置懸念,引發興趣 所謂疑始疑終即以問題引入新課,又以問題做總結,教師應根據學生...
- 《氫氣的性質和用途》教案(通用16篇)
了解氫氣的物理;初步掌握氫氣的可燃性;理解氫氣之前為什么要驗純及其驗純的方法 。2.能力培養:通過實驗,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通過想象從所感知的宏觀現象到微觀世界,借以了解變化本質的抽象能力。...
- 《水的組成》教案(精選6篇)
教學目的1.知識目標:認識水的物理性質,水的組成及其它初步知識;通過對水組成的分析實驗,鞏固和提高基本實驗操作能力。2.知識技能:通過電解水實驗的確定,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一種物質的化學式并非臆造而是根據實驗結果所得。...
- 第四單元教學設計(精選17篇)
第一節質量守恒定律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通過實驗的測定,使學生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含義及守恒的原因;能解釋一些簡單的實驗事實;能推測物質的組成。...
- 4.3 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通用6篇)
第三節 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2課時)一.知識教學點1.已知反應物的質量求生成物的質量;2.已知生成物的質量求反應物的質量;3.已知一種反應物的質量求另一種反應物的質量;4.已知一種生成物的質量求另一種生成物的質量。...
- 空氣的成分(通用7篇)
一、--思路【教材分析】 本課為第二單元課題1空氣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要求學生通過對空氣成分的探究,了解空氣的組成。教學重點:空氣的組成、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教學難點: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
- 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通用5篇)
一、--思路本節課以學生的活動為主,為了使學生在練習中感悟新知識,本課創設了“我嘗試”、“我體驗”、“我挑戰”、“我歸納”、“我展示”、“我反思”等多種情景,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讓他們自己去觀察、討論、分析,培養其自主...
- 化學教案-第一節 鐵的性質(精選2篇)
第六章 鐵第一節 鐵的性質 教學目的 知識;通過實驗使學生了解鐵的物理性質;掌握鐵的化學性質;常識性介紹鐵生銹的原因和防銹的方法。能力:培養學生觀察實驗能力和思維能力思想教育;對學生進行受國主義教育和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
- 九年級化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