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 美國南北戰爭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要點:美國北部工業經濟和南部種植園經濟的發展狀況;南北戰爭爆發的起因;南北經濟發展的矛盾;美國內戰的基本經過和結果;林肯。
2.能力要求:從美國內戰爆發的原因、結果分析,理解“為什么說美國內戰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障礙?”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通過《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有關內容的分析,理解這兩個文件對戰爭進程的影響。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3.情感培養目標:美國領土擴張的歷史,認識它不僅是一部領土擴張史,也是一部滲透了印第安人、黑人血淚的歷史。從美國內戰爆發的原因、結果分析,認識內戰取消了黑人奴隸制度,維護了國家的統一,有利于以后美國經濟的發展。從美國內戰的影響,認識林肯為維護國家統一和解放黑人奴隸作出的貢獻,他是美國歷史上一位著名的總統。
二、本課重點和難點
重點:林肯在南北戰爭中的作用。
難點:南北戰爭的起因。
三、【講授新課】
【導入新課】美國獨立戰爭不僅僅是一場民族獨立的戰爭,同時它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為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開辟了道路,有利于資本主義發展,因此也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但是,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生,生產力的提高,美國國內南北兩種資本主義經濟形式的矛盾又突出地阻礙著生產力的發展。于是,在美國獨立后的80多年后,即1861年~1865年又發生了一場南北戰爭,又稱美國內戰。
一、戰爭的爆發
獨立前,美國存在著兩種不同的經濟形式,即北方的資本主義工商業經濟和南方的奴隸制種植園經濟。獨立戰爭中,他們結成了同盟,實現了美國的獨立。盡管他們同屬于資本主義經濟,但卻有著很大的差異和矛盾。19世紀上半期,隨著南北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北方開始了工業革命,雙方的矛盾在勞動力、原料、市場三方面日益尖銳,北方工商業資本家要求保護國內市場和原料,擴大工業品出口,同時提高關稅,限制工業品進口。希望廢除奴隸制,增加自由勞動力,在西部建立自由州。南方種植園主為了謀取高額利潤,把棉花等原料大批銷往英國,并從英國輸入大量工業品,因而他們力主降低關稅,擴大進口,擴充奴隸數量,在西部擴展奴隸制。而且按照美國憲法的規定,參議院是由每州派兩名代表組成,而西部新建立的州是自由州還是蓄奴州,直接關系到南北兩方誰能控制參議院進而控制國家政權。所以,奴隸制的存廢成為雙方斗爭的焦點?梢姡`制的存在,經濟上已阻礙美國經濟發展,政治上成為導致美國國家分裂的潛在因素。
經過:(1861年~1865年)
①導火線:1860年代表北方資產階級利益的共和黨人林肯當選為總統。
②爆發:1861年南方11個州建立“南部聯盟”,分裂國家,挑起內戰。
③形勢:南方蓄謀已久,準備充分,北方戰備松懈,節節失利。
④轉折:1862年《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頒布;1863年葛底斯堡戰役后,北方開始掌握戰爭主動權。
⑤結束:1865年,南方軍隊投降,內戰結束。
為什么1860年代表北方資產階級利益的共和黨人林肯當選為總統成為內戰導火線?
1860年代表北方資產階級利益的共和黨人林肯當選為美國第16任總統。這就意味著美國在政策的制定上,林肯必將行使總統的權力,反對奴隸制的擴張,南方奴隸主把奴隸制擴展到西部的希望化為泡影。他們決定作最后的掙扎,發動叛亂,脫離聯邦。因此,1860年代表北方資產階級利益的共和黨人林肯當選為總統成為內戰導火線。1861年南方11個州建立南方同盟,分裂國家,挑起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