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強”教學設計
“壓強”教學設計
湖北省天門市漁薪鎮龍華中學 付銀權 課題壓強計劃課時1課時教學
目標知識技能1.通過學習壓強的概念,能用壓強的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2.知道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過程與方法1.通過科學探究,歸納得出壓力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關。
2.通過參與科學探究,初步認識“控制變量”的科學方法的重要性。情感態度
價值觀激發學生樂于探索、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原理的興趣。教學
理念1.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2.注重科學探究,過程與知識并重。
3.充分表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老師的主導作用。
4.注重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具準備多媒體投影儀、視頻展示臺、小木板、重物(砝碼等)、橡皮泥等較軟物體。教學過程設計教學環節師生活動設計意圖㈠
情
景
導
入(播放多媒體課件)
聽歌曲“潔白的雪花飛滿地…,留下腳印一串串!眲撛O情景,發現問題。
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學理念。㈡
規
律
探
究提出問題老師提出:
“人走過雪地為什么會留下腳印?”
雪地中的腳印為什么有的深有的淺?借助媒體演示情景,提出問題。層層引導、步步深入。為下一步學生猜想做準備。體現出老師的主導作用。猜想假設請同學們猜一猜:壓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哪些因素有關?有什么樣的關系?
問題發現后,充分利用這一機會鼓勵學生大膽假設,去猜想問題可能的答案。設計實驗同學們的猜想是否正確呢?請同學們自己設計一個實驗,來驗證你的猜想。在設計實驗之前,老師先給同學們加以指導:
(1)控制變量。
(2)怎樣改變受力面積的大小?(增大或減。
(3)如何使實驗的效果更明顯。
各小組相互討論,設計實驗。
請一至兩個小組匯報討論結果,以相互交流、取長補短。老師提出問題,學生猜想假設后,立即讓學生去設計實驗,學生必定會感到茫然。老師的指導便成了本節課學生實驗成敗的關鍵。學生設計實驗時不受器材的限制,這樣更能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
設計完畢,讓組與組相互交流,互相“切磋”,實現思維的碰撞。㈡
規
律
探
究進行實驗各小組分組進行實驗探究。學生實驗時,可用生活中任何物品進行實驗,讓學感到“瓶瓶罐罐當儀器,拼拼湊湊做實驗”的樂趣。分析論證視頻展示部分小組實驗,交流小組結論。實驗中,學生往往忙于動手,而忽略結論,老師及時讓學生展示本組實驗,得出結論,體驗成功快樂。㈢
概
念
講
授壓強概念(1)提出壓強概念。板書課題:《壓強》
(2)學習壓強概念、公式、單位。結合探究過程,引出“壓強”。壓強的單位學生比較陌生,因此需要加以強調。㈣
知
識
運
用動手動腦
學物理估測自己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
(老師引導學生如何估測、突破難點)學習簡單的壓強計算學習壓強的概念、計算后,沒有要求學生進行大量練習,而是通過動手動腦“估測自己對地面的壓強”。既符合學生心理需求,又可激發學生的學習愿望。增大或減小壓強(1)提問:怎樣使你對地面的壓強迅速增大一倍?(2)請一名學生上前表演。得出結論。
多媒體顯示:壓力一定,減小受力面積可增大壓強。
(3)指出物體承受的壓強是有一定限度的,超過這個限度物體就會被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