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冊氣體壓強跟體積的關系
當氣球在瓶子里被吹大一些時,瓶子里氣體的體積減小,作用在氣球上的壓強增大,使氣球難以被吹得更大。
2、 人的呼吸過程
(1)、引入:氣球放在瓶子里很難被吹大,但可以通過改進瓶子的結構,即使不吹,氣球也能變大,怎么改進呢? 引導學生思考:要使氣球變大,應使氣球外的氣體壓強減小,所以應使氣球外的氣體體積增大,所以,可以考慮如何改變瓶子的體積。
向學生展示自制的教具——經過改進的塑料瓶,拉動瓶底,氣球變大。請學生回答原因。
還可以繼續改進這個教具,用橡皮膜代替瓶底,。取一只 “y” 字形的玻璃管,一端開口,另兩端用兩只氣球封住,有氣球的兩端放在瓶內,開口端通過橡皮塞與大氣相連。這樣,只要拉動橡皮膜也可以改變瓶內氣體體積的大小,使氣球變大。
提問:這個教具使我們聯想到什么?
(引導學生聯想到人的呼吸過程)
(2)、人的呼吸過程
a、 呼吸與我們的生命息息相關,先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人呼吸的模型。注意觀察呼吸時胸腔的變化。
b、 請全班同學在老師的指揮下一起做深呼吸。注意體驗呼吸時胸腔的變化。
c、 提問:人在吸氣時,胸腔是怎么變化的?人在呼氣時,胸腔是怎么變化的?
d、 通過觀察人呼吸的模型和體驗呼吸的過程,我們不難發現,人在吸氣時,胸腔是增大的;人在呼氣時,胸腔是減小的。
e、 請同學們利用“溫度一定時,氣體體積越小,壓強越大;氣體體積越大,壓強越小。”的結論分析人呼吸的過程。
我們吸氣時,胸腔擴張,胸內肺泡跟著擴張,于是肺的容積增大,肺內空氣壓強減小,小于體外的大氣壓強,大氣將新鮮的空氣經鼻腔、氣管壓入肺泡;呼氣時,胸腔收縮,于是肺的容積減小,肺內空氣壓強增大,大于體外的大氣壓強,肺內一部分氣體經氣管、鼻腔排出體外。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人的呼吸過程時靠大氣壓強的作用,如果人在高海拔地區,人會感到呼吸困難,這是因為大氣壓小的緣故。
3、 打氣筒的工作過程
(1)、打氣筒的構造:金屬筒、活塞、橡皮碗、接氣門(實物講解,特別講解橡皮盤的結構和作用:當活塞向上拉起時,橡皮盤收縮,當活塞向下壓時,橡皮盤張開,緊抵著筒壁)
(2)、用打氣筒給輪胎大氣時,把出氣管接到自行車的氣門上,氣門是一個單向閥門,只允許空氣從打氣筒進入輪胎,不允許空氣從輪胎倒流入打氣筒。(用氣門芯的結構圖講解)
(3)、打氣筒的工作過程
(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打氣筒的打氣過程,第一遍是完整過程,請同學們注意觀察打氣筒內密閉氣體的體積的變化和氣門的狀態)
提問:請同學們利用“溫度一定時,氣體體積越小,壓強越大;氣體體積越大,壓強越小。”的結論分析打氣筒的工作過程。
( 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第二遍分解過程,使同學的分析更完整、更準確、更規范)
完整的表述:向上拉活塞時,活塞下方的空氣體積增大,壓強減小,活塞上方的空氣就從橡皮盤的四周擠到下方;向下壓活塞時,活塞下方的空氣體積減小,壓強增大,使橡皮盤緊抵著筒壁不讓空氣漏到活塞的上方,繼續向下壓活塞,當空氣壓強足以頂開輪胎氣門上的橡皮套管時,壓縮空氣就被壓入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