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與可持續發展1
例1:調查自己家庭目前的能源使用狀況和能源使用的變遷。必須說明使用了哪幾種能源、每種能源的特點和類別、每種能源的計量單位及意義、每個月各種能源的大約使用量。
例2:結合實例說明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特點。
4、增加了“了解世界和我國的能源狀況。對于能源的開發利用有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分析:這部分內容在大綱里沒有作要求,原教材里也沒有列出來。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兩點要求。第一是要求“了解世界和我國的能源狀況”,屬于“了解”水平層次,要求學生通過具體的資料和事實,來了解我國和世界的能源狀況,我國發展能源的方針和對策。第二是要求“對于能源的開發利用有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屬于“體驗性目標的“領悟”水平層次,要求學生要關心科學發展前沿,具有可持續發展的意識,樹立科學的世界觀,有將科學服務于人類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充分體現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基本課程理念。新教材在編寫這部分內容時,一是介紹了21世紀的能源趨勢;二是結合實例讓學生分析說明能源消耗對環境的影響;三是讓學生討論怎樣探索和使用未來的理想能源。課后的練習和習題也安排了一些創新性的題目。如:
例1:你認為風能、太陽能、核能……以及你所想到的可能的能源,哪些有可能成為今后的理想能源?
例2:調查你周圍使用能源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對環境的影響,提出幾種可行的改進措施。
例3:科學作文:能源與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