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功和機械能
2、(06廣州)用如圖7的滑輪組把貨物拉上貨倉,貨物重500n,用350n的力f拉繩端使貨物勻速上升1m,此過程有用功為 j,總功為 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
3、(06蘭州)利用如圖3所示裝置將重為l00n的物體勻速從斜面的底端拉到頂端。已知斜面的長是5m,高是2m,拉力為f=50n,則該裝置的機械效率為 ( )
a.40% b.50% c.80% d.100%
4、(06煙臺)在不計繩重和摩擦的情況下,利用圖4所示的甲、
乙兩 裝置,分別用力把相同的物體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
用η甲、η 乙 表示甲、乙兩裝置的機械效率,w甲、w乙表示拉力所做的功。
a.η甲=η乙,w甲=w乙
b.η甲>η乙,w甲>w乙
c.η甲<η乙,w甲<w乙
d.η甲>η乙,w甲<w乙
五、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
一、基礎練習
1、動能是物體運動而具有的能,動能的大小決定物體的質量和速度。
2、勢能是由于物體被舉高或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重力勢能的大小由物重和高度決定。彈性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發生彈性形變的大小等因素有關。
3、機械能是動能和勢能的總稱。
4、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一個物體如果只有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在轉化過程中動能和勢能的大小都會改變,但總機械能不變。實際上動能和勢能在轉化過程中會有一部分能量轉化成其它形式的能,雖然總的能量仍然守恒,但機械能減少了。
二、復習內容
1、動能和勢能
(1)能量:一個物體能夠做功,我們就說這個物體具有能
理解:①能量表示物體做功本領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夠做功的多少來衡量。
②一個物體“能夠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經做功”如:山上靜止的石頭具有能量,但它沒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
(2)知識結構:
(1) 探究決定動能大小的因素:
① 猜想:動能大小與物體質量和速度有關;
② 實驗研究:研究對象:小鋼球 方法:控制變量;
?如何判斷動能大小:看小鋼球能推動木快做功的多少
?如何控制速度不變:使鋼球從同一高度滾下,則到達斜面底端時速度大小相同;
?如何改變鋼球速度:使鋼球從不同同高度滾下;
③分析歸納:保持鋼球質量不變時結論:運動物體質量相同時;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保持鋼球速度不變時結論:運動物體速度相同時;質量越大動能越大;
④得出結論:物體動能與質量和速度有關;速度越大動能越大,質量越大動能也越大。
(4)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
理解:①有動能的物體具有機械能;②有勢能的物體具有機械能;③同時具有動能和勢能的物體具有機械能。
2、動能和勢能的轉化
(1)知識結構:
(2)動能和重力勢能間的轉化規律:
①質量一定的物體,如果加速下降,則動能增大,重力勢能減小,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②質量一定的物體,如果減速上升,則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3)動能與彈性勢能間的轉化規律:
①如果一個物體的動能減小,而另一個物體的彈性勢能增大,則動能轉化為彈性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