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
第二課時
一、知識回放
聽寫詞語:
斷章取義 不二法門 理至易明 飽食終日 言行相顧 心無旁騖
趨之若鶩 發憤忘食 老之將至 強聒不舍 褻瀆
二、繼續研讀課文
1、課文是如何論述敬業之重要的?請勾劃原文句子分析作者的論證思路。
⑴ 首先解釋什么是敬?
明確:“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
⑵ 接著論證“為什么該敬呢?”作者用了一個極具感情的詞語來說明職業是可敬的。
明確:“神圣”。
⑶ 作者還舉了事例來證明“職業的神圣”。
明確:“當大總統是一件事,拉黃包車是一件事……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⑷ “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你覺得哪些人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示例:
① 居里夫人在實驗室里勤奮工作,提煉出了鐳,獲得了諾貝爾獎,她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② 梁啟超是天地間第一等人。梁實秋在《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中說,他演講到緊張處,就是表演。手舞足蹈,嘆息,狂笑等,梁先生至情至性的演講就如他所說,做一種勞作做到了圓滿,所以他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③ 邰麗華自小失聰,但這并沒有阻擋她對舞蹈的熱愛。她始終不渝地舞蹈著,一場《千手觀音》向世界展示了靈動優美的舞姿,使世界為之震撼。她是天下第一等人。
⑸ 接下來作者又講到“如何敬”的問題,體現這一思路的句子是哪句?
明確:“怎樣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呢?”
⑹ 《莊子》“佝僂丈人承蜩”是什么意思呢?請講述這個故事。
⑺ 接下來作者又舉了兩個例子──
“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同一價值;我信得過……同一價值。”
⑻ 你們贊同這個觀點嗎?
示例:
① 我認為這幾件事并非有同樣的價值。比如說,一個木匠做好的桌子只能使極少數人受益,當它消失之后,給人們帶來的損失也不會太大,而一個共和國的存在與否卻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價值是不等的。
② 我同意梁啟超的觀點。價值是不能有職業的高低來衡量的,同樣是為社會作貢獻,雖然功勞不一樣,但價值是等同的。如果人們的職業有價值高低之分,那一位清潔工辛勤工作一輩子,他的價值就不如其他人嗎?每一個敬業的人都實現了自己的價值,就是同一價值。
(這樣的討論有助于培養質疑精神。名家的觀點也不一定全面,我們應該有懷疑精神,要敢于說“我認為”。不同的職業創造的價值也許會不同,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我們不能用價值來判定職業的高低,職業沒有高低貴*之分,大樹是可敬的,小草同樣裝點著春天。)
2、課文是如何論述樂業之重要的?
⑴ 朗讀課文,體會演講的特點:
① 語言通俗,如話家常:“做工好苦呀!”
② 注意結合現場氣氛。“今日大熱天氣,我在這里喊破喉嚨來講,諸君扯直耳朵來聽……”結合前文,看看還有什么特點,尤其是引用名言方面。
③ 引用名言,通俗注解。
⑵ 樂業之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