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骨氣》課堂實錄及評說
師分發(fā)課外閱讀材料:“齊國發(fā)生了大饑荒。黔敖在路邊擺設了食物,用來等待那些饑餓的人來吃。有一 個饑餓的人,用袖子遮住自己的臉,拖著鞋子,沒精打采地走來。黔敖左手送上食物,右手端著湯,向這個饑 餓的人吆喝道:‘喂!快來吃吧!’這個饑餓的人瞪著眼睛盯著黔敖說:‘我正是不吃這種侮辱人的飲食,才 落到這個地步!@個饑餓的人謝絕了黔敖的食物,最后終于餓死了!
師:請同學們對比閱讀課文第二個事例和這則材料。這兩部分文字記敘的是同一個內容,寫法上有何不同 ?
生討論。(略)
師:課文的記敘比較簡明概括,材料則比較具體。課文有議論,議論了接受施舍帶來的后果。由此看出議 論文中的記敘是充當立論的論據(jù)或論證的材料,選擇和安排都取決于中心論點的需要。而記敘文則要通過具體 的人或事的記敘來使讀者受教育,需要對人物作細致的描寫,必須交待清楚事件的起因、經過、結局,這些都 是議論中的記敘不可能做到的。
師:請同學們齊讀最后一段。
生讀。(略)
師:文章寫于60年代初,我國正處于困難時期,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就是要人們在困難面前不低頭。我們 無產階級的骨氣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生:決不向任何困難低頭,壓不扁,折不彎,頂?shù)米。瑖槻坏埂?nbsp;
師:以此為觀點,同學們能從“威武不能屈”這一角度舉出無產階級有骨氣的一些事例嗎?先概括其主要 事實,再進行簡單議論。
生:劉胡蘭面對閻錫山軍隊的威脅,從容地躺到鍘刀下面,大聲地說:“死有什么可怕!要殺就由你們吧 ,我再活十七歲,還是這個樣子!边@位17歲的女英雄就這樣慷慨就義了。劉胡蘭在敵人面前英勇不屈,大義 凜然,體現(xiàn)了無產階級的骨氣。
師:這位同學說得好。概括事實時抓住了“從容”、“慷慨就義”,體現(xiàn)了劉胡蘭“威武不能屈”。
生:陳然被囚于“中美合作所”時,受盡各種酷刑。特務逼迫他寫自白書,他嚴詞拒絕,并在激怒中寫下 了著名的《自白》詩。陳然以自己的實際行動顯示了無產階級的骨氣,表現(xiàn)了堅貞不屈的英雄氣概。
……
師: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在引用這些事例的時候,同學們一定要注意:議論中的記敘要抓住最能證明論 點的關鍵部分,要簡明扼要。同時,不管什么時候,什么地方,我們都應做一個有骨氣的人。請同學們再充滿 激情地讀齊最后一段。
生讀。(略)
師:課外請同學們把文中三個事例中最能體現(xiàn)“有骨氣”的關鍵詞語和孟子的幾句話摘抄下來,并把課后 練習七的詞語抄在作業(yè)本上,積累這些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