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上冊全冊總復習資料(蘇教版)
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享受快樂,酒醒后又能用文章來表述這種快樂的,就是太守。
三、文章內容理解:
《醉翁亭記》描寫了醉翁亭的秀麗環境和變化多姿的自然風光,并勾勒出一幅與民同樂的圖畫。前人說本文“句句是記山水,卻句句是記亭,句句是記太守”。
全文的主旨是:與民同樂。“樂”字貫穿全文。
文章的名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①、醉翁亭命名的緣由是: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 ②、解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的句子是: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③、寫山間早晨景色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開;④、寫山間傍晚景色的句子是:云歸而巖穴暝;⑤、寫春景的句子是:野芳發而幽香;⑥、寫夏景的句子是:佳木秀而繁陰;
⑦、寫秋景的句子是: 風霜高潔;⑧、寫冬景的句子是:水落而石出者;
⑨、第三段寫游瑯琊山的情形,一共寫了四個場面:1、滁人游,2、太守宴,3、眾賓歡,4、太守醉。
⑩、表現本文主旨的句子是: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⑾、表現禽鳥樂的句子是:樹林陰翳,鳴聲上下。
⑿、照應“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的句子是: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
⒀、從句子“水落而石出者”中找出一個成語:水落石出。
⒁、“醉翁之意不在酒”現在通常用來表示什么意思?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
⒂、太守之樂其樂中的太守的“樂”是指什么?“寄情山水之樂,與民同樂之樂!
⒃、對聯:歐陽修與百姓同樂,范仲淹以天下為憂。
中考古詩詞鑒賞的五種題型及答題技巧
一、品味煉字類
方法:從詞性、色彩、修辭、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內涵。
二、名句賞析類
方法:能指出寫景特點(如景物的色彩、近景遠景的結合等)或采用的修辭手法(如擬人、比喻等)或用詞的生動形象等,并且還要說出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或給人怎樣的啟示和思考。
三、主旨情感類
方法:初中階段所學詩歌情感大體可分為:離別思念、愛國思鄉、友情、愛情、熱愛大自然、關心民生等。
四、想象描述類
方法: 在讀懂詩歌、理解內容的基礎上,發揮聯想和想象,扣住畫面,抓住形象,用生動、流暢的語言加以描述,不能偏離詩歌的意境、主題和詩人的情感!
五、表達技巧類
方法:首先要了解常見的表達技巧,它包括:(1)修辭方法,主要包括比喻、擬人、對偶、夸張、對比、比興等;(2)表現手法(寫作手法或藝術手法),主要包括托物言志、動靜結合、虛實相間、小中見大、以樂寫哀、烘托渲染、對比映襯、多角度描寫、象征等;(3)表達方式,主要有描寫,議論,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而間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
九年級上冊文學文化常識。
1、《鼎湖山聽泉》作者是謝大光,當代散文家。
2、《林中小溪》選自《林中水滴》,作者普里什文,蘇聯作家。
3、《飛江滴翠記黃山》是一篇解說詞,是為電視旅游風光片《話說長江》中黃山部分而寫的。作者柯藍,當代散文家、小說家。
4、《畫山繡水》作者楊朔,現代散文家,原名楊毓晉,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集《北黑線》和中篇小說《三千里江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