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上冊全冊總復習資料(蘇教版)
5、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這個人詳細的介紹了自已所聽到的事。
6、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了。” 這里的人告訴他說:“不值得對外邊的人說啊。”
7、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尋找以前做的標記,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沒找不到路。
8、后遂無問津者。 此后就再也沒有探訪的人了。
9、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聽見雞狗叫的聲音。
10、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男女穿戴,完全與桃花源外的人一樣。
11、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他們)問起現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漢朝,更不必說魏晉了。
三、課文分析
本文虛構了一個與黑暗現實社會相對立的世外桃源,借助這個美好的境界,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愿。桃花源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民風淳樸;這里沒有壓迫、沒有戰爭,和平安定。但作者描寫的世外桃源的理想社會,只能是一種幻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描寫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語句(用原文):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寫出描寫挑花源中人們和平勞動、幸福生活的語句(用原文)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并怡然自樂。
3、寫出本文中出現的三個成語:豁然開朗、世外桃源、怡然自樂、(無人問津)
4、漁人“欲窮其林”的原因是:甚異之
5、文中描寫挑花源人精神狀態的句子是(用原文):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6、描寫桃花源生活環境的句子是(用原文):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7、表現 “村人”熱情待客的句子有?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8、表現“村人”都來關心漁人的句子是? 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9、“村人”來桃花源的原因是? 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10、“村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原因? 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岳陽樓記 范仲淹
一、生字
謫(zhé)守 朝暉(huī)夕陰 霏霏(fēi)薄暮冥冥(mí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