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期末總復習資料二
1、解釋加點的詞語。
(1)無中生有:比喻毫無事實,憑空捏造。
(2)大書特書:大寫特寫。指對意義重大的事情特別鄭重地加以記載。
2、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由舊戲《斬經堂》說起,提出論點:歷史的真實和舞臺藝術的真實,有時距離很大,誰要是把看戲當成讀歷史,那就不免要上當。
3、第②段主要運用了記敘的表達方式,本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是敘述故事的情節,讓讀者了解劇情,為下文的批駁樹起靶子
4、《吳漢殺妻》一出戲內容并不算少,劇本有上萬字,而作者在第②段只用二三百字來敘述,這是為什么? 這是因為作者去掉了與論述中心無關的情節,只交待那些必要的情節。這樣寫符合議論文中記敘為議論服務的,其語言要求簡潔,不需要華麗的辭藻和形象生動的描寫的特點。
5、第③段提出了本文一個最重要的議題是在漢代的歷史典籍中,完全找不到所謂“吳漢殺妻”的事實根據。
6、第④、⑥段根據《后漢書??吳漢傳》史料,分別證明什么? 第④段指出吳漢不是王莽的女婿,證明“吳漢殺妻”的情節是無稽的。第⑥段證明吳漢家庭關系很正常,不會有“殺妻”的變故。
7、從第④段中我們得知吳漢并沒有當上王莽的女婿。你還從哪兒可以看出? 從第⑥段的史料“漢嘗出征,妻子在后買田也。漢還,讓之曰:軍師在外,吏士不足,何多買田宅乎?遂盡以分昆弟外家。”這幾句看出來吳漢之妻并非王莽之女,否則何必買田宅呢?
8、試從結構和內容兩個方面分析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
結構的作用承上啟下。 內容上的作用是先評論上文的分析論述,后用“進一步”引出下文的的深入論述的內容。
9、第⑦段畫線句子有什么作用?
這是本文的一個重要論據,它照應了上文(第③段)“在漢代的歷史典籍中,完全找不到所謂‘吳漢殺妻’的事實根據”,同時表明了作者對“吳漢殺妻”的看法——吳漢沒有殺妻,所以史書上沒有記載。
10、本文用大量的史料為論據,否定了‘吳漢殺妻’的歷史真實性。其中哪條證據是最重要的呢? 課文用以否定“吳漢殺妻”的歷史真實性的論據既有具體的史料,又有對于史料的總體把握。具體的史料有四則,第一則是關于吳漢生平的,第二則和第三則是關于吳漢家庭關系的,第四則是關于吳漢為人的。然而最主要的,具有根本意義的是對于史料的總體把握:即“在漢代的歷史典籍中,完全找不到所謂‘吳漢殺妻’的事實根據”。
11、“歷史的真實和舞臺藝術的真實,有時距離很大,誰要是把看戲當成讀歷史,那就不免要上當”請結合你看過的歷史劇,簡單談談你的看法。
答案示例:看歷史劇并不能代替我們讀歷史,如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太奸詐,多疑,給人們留下的印象不很好。而其實在歷史上的曹操應該算是一代梟雄,是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并不那么壞。
﹡12、借助工具書嘗試翻譯選文中畫曲線的3處文言文。
a、吳漢,字子顏,是南陽宛地人。家庭出身貧寒。在一縣城做亭長。王莽末年,因為朋友犯法(受到牽連),就逃避到漁陽。資金用完(不得已)就以販賣馬匹為職業,來往于燕地和薊地之間,所到之處,結交的朋友都是才能出眾的人。
b、吳漢曾經出兵打仗,(他的)妻子和兒子在他走后就購買了很多田地房宅。吳漢回來后,責怪他們說:我和軍隊在外(作戰),官兵的給養均不足,為什么要買這些田地和房屋呢?于是就將這些田地和房屋全都分給了兄弟和外姓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