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故鄉
篇末,借助漸漸遠離故鄉的“我”的朦朧之感,再一次幻化出一個神奇的境界:海邊,碧綠的沙地;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它似乎照亮了作者心中的希望之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富于哲理性的警句,為全文作了深沉而雋永的收束。就藝術表現而言,《故鄉》兼備小說與散文的特長。它以精練的生活片斷的連綴取代了曲折的情節鋪述,以敘事主人公“我”的情感的起伏變化為貫穿全文的內在線索,大大加強了抒情的成分。同時,對客觀人事的生動描繪與主觀情感的充分抒發有機地交融,童話般美妙的境界與瑣屑世俗生活相互映襯,再加上某些思辨性的精辟議論,凡此種種,使作品既富于歷史的深度,又洋溢著濃郁的詩情,給讀者提供了深刻的哲理啟示。(選自《中國現代文學采英》,湖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