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輸教學案
說明墨子為了阻止這一行徑,不辭辛勞。這充分表現了墨子熱愛和平的精神和仁愛之心。 2、概括第一段主要內容。墨子依據公輸盤怎樣的性格特點,采取什么方法從道理上取勝公輸盤的? 第一段主要寫:墨子聽到楚國要攻打宋國的消息,日夜兼程趕到郢都去見公輸,要用道理說服他。 第一段第一句就揭示了全文的主要事件,第二句介紹了矛盾的雙方, 兩個主要人物都出場了,而且通過一個“聞”字和“行十日十夜”,表現了墨子見義勇為不辭勞苦的品質。這樣寫又為下文情節的發展創造了氣氛,設下了伏筆。 3、文中寫墨子日夜兼程到楚國去勸阻攻宋。請找出相應的詞,這一連串的動作,可以看出墨子為天下排危解難的迫切心情。 “聞之”、“起”、“行十日十夜”、“見” 4、墨子見到公輸盤,故意先說了什么?公輸盤不知其意,是怎么回答?他不知不覺中了墨子的圈套,墨子抓住這句話向公輸盤發起進攻,一口氣數落了公輸盤?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殺之”,“請獻十金”,“吾義固不殺人”,“不可謂智”,“不可謂仁”,“不可謂忠”,“不可謂強”,“不可謂知類”。 5、墨子既然以理折服楚王,為什么卻仍然不能迫使楚王放棄攻宋的意圖呢? 墨子到了楚國以后第二回合的戰斗——初斗楚王,使楚王深深陷于矛盾之中,狼狽不堪。但貪楚狡猾的楚王并不因為初斗失敗而放棄攻宋的野心。他表面上承認墨子的分析批判有理,但卻采取以退為守的手法,輕輕地把話題一轉,以公輸盤已“為云梯”,說明他攻宋的借口。這一轉,作者別具匠心,把楚王虛偽,狡猾,貪婪的本性,刻畫得淋漓盡致,又為下一場更激烈的斗爭,揭示了新的矛盾沖突。這就使墨子進入更加艱苦曲折的第三個回合的戰斗。 6、本文敘述了墨子同公輸盤、楚王的三個回合的斗爭,表現了什么思想? 通過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表現了墨子的勇敢、才智和他的“非攻”思想。 深入探求: 1、你對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以攻宋這件事是怎么看待的?請作簡要說明。 〔言之有理即可〕2、墨子的這種主張和他為實行自己政治主張而不畏艱險的斗爭精神,對我們有什么啟發呢? 我們今天來看“非攻”也還不失為一個美好的理想。墨子止楚攻宋,用今天的話說,是既有外交斗爭,又有實力較量,二者相輔相成。首先要看到墨子是站在正義立場上批判非正義的戰爭。但是,如果墨子只憑他的“雄辯”去進行斗爭,仍然不能取得實在的戰果。不可無外交,但更要注意實力。墨子的實力一是他“守圉”的本領,二是有禽滑厘等三百人為后盾。起決定作用的是掌握了“守圉”本領的禽滑厘等宋國人民。這對我們是很有教育意義的。 墨子為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不怕艱險,堅韌不拔,勇于自我犧牲的奮斗精神和始終重視實踐的作風,是激勵我們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終身奮斗的一股精神力量。 但是,墨子的這種非攻思想也有它的局限性,因為他不懂得引起戰爭的社會根源和階級根源。墨子所處的時代所以發生連續不斷的兼并戰爭,是當時階級斗爭的必然現象,是不能用“非攻”的主張來制止的,因此,所謂非攻在墨子所處的時代是根本不能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