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1
三、分析第7自然段中“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們談天,便只好向孩子們說話”這句話在文章結構中所起的作用。孔乙己為什么不能與“他們”談天,孔乙己與孩子們說話,表現了他什么樣的心境?
提示:這一句話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文章第七八段寫了孔乙己和孩子們說笑,更足以表現孔乙己境遇的凄涼和心靈的孤寂。
四、分析孔乙己將要弄到討飯的原因,從而使學生認識到科舉制度的毒害。 1、首先要學生在書本上找出答案 2、教師再作深層次的分析,使學生深刻意識到科舉制度的罪行
五、學生集體朗讀課文,努力體會作者的悲劇色彩。(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
六、布置作業
1、預習課文9-13自然段,進一步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和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現實
2、完成理解分析第三題
板書設計 孔乙己
穿長衫 站著喝酒——虛榮心十足
長衫又臟又破——懶得出奇 輕視勞動
滿口的之乎者也——賣弄學問,熱衷功名
教我識字,分豆給孩子——心地善良
│不會營生 │
討飯的原因┤輕視勞動 │科舉制度的毒害
│好喝懶做 │
教后反思:
第三教時 總第10課時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進一步明確主題,全面分析孔乙己的悲慘遭遇,揭示造成孔乙己悲劇的原因 。2、理解環境描寫
[教學過程]
一、領會環境描寫的作用。
1、請一位基礎較好的學生富有感情地朗讀第九段至結尾,注意語調的變化、情感的變化,其他同學要認真體會“悲涼”的氣氛。
2、第九自然段只有一句話,“孔乙己這樣地使人快活,可是沒有他,別人也便這么過。”這句話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其含義有哪些?
先由學生獨立思考,然后自由發言,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作適當的補充。
3、“有一天,大約是中秋前的兩三天”“中秋過后,秋風是一天比一天涼”這里的描寫對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和表達中心有什么作用
提示:注意回憶第一課時講述的環境在小說中的作用。
注意分析秋景的特點,然后再聯系孔乙己的命運進行分析。
二、“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這句話在文中出現了幾次有什么作用?(采用小組競爭的形式,自由發言)
三、分析課文第11自然段
1、全班齊讀一段 2、讀畢思考并完成下列練習:
a、寫出本文段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
時間 地點
人物 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