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詩歌閱讀教案
c.詩的最后一節用直抒胸臆的手法點明中心,是全詩的“詩眼”所在。
d.全詩運用象征手法,以“缺少線條的掛圖”等事物象征希望難以實現,表現出對美好生活的渴望之情。
5、 閱讀《火與冰》,找出對這首詩賞析不當的一項是( )
并不是只有火/才會燃燒/才釋放出熱能/才給人歡笑/有的冰/比火更烈、更熱情/只不過,一般人/識不透它表面的寒冷
a. 詩中的“火”是熱情的象征,但是作者所要謳歌的不是火,而是冰。
b.“有的冰,比火更烈,更熱情”,這兩句可以理解成有的人表面看起來很冷漠,其實他們是把情感藏在心底,而這種情感往往更真切,更熱烈。
c. 這首詩中“火”與“冰”形成對比,火的熱情與冰的冷漠互相映襯,相得益彰,形象鮮明的表現了主題。
d. 這首詩短小精悍,語言蘊籍,含義深遠,哲理味較濃。通讀全詩,作者要表達的主題是多義的。
6、閱讀艾青的《樹》,指出分析不當的一項( )
一棵樹一棵樹/彼此孤立地兀立著/風與空氣/告訴著它們的距離
但是在泥土的覆蓋下/它的根伸長著/在看不見的深處/它們把根須糾纏在一起
a.詩中的“樹”象征著革命工作者。
b.“風與空氣”象征著來自各方面的消息。
c.“看不見的深處”象征著革命工作者的秘密活動不易被發現。
d.“它們把根須糾纏在一起”象征著人際關系的錯綜復雜。
這是詩人寫于革命戰爭年代的一首詩,全詩運用象征手法表現了地下工作者的活動情況。結合全詩看,“它們把根須糾纏在一起”應是他們緊密團結、共同奮斗的象征。
7、閱讀曾卓的《懸崖邊的樹》一詩,選出分析不當的一項是:( )
不知是什么奇異的風/將一棵樹吹到了那邊——/平原的盡頭/臨近深谷的懸崖上
它傾聽遠處森林的喧嘩/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它孤獨地站在那里/顯得寂寞而又倔強
它的彎曲的身體/留下了風的形狀/它似乎即將傾跌進深谷里/卻又像是要展翅飛翔
a.這首詩借物喻人,寫出了堅貞不屈的人格之美。
b.這首詩實際上寫人在毀滅的邊緣,頑強奮爭,懷抱高遠的理想。
c.這首詩細致地描繪了樹的形象,表達了對這棵樹的贊嘆崇敬之情。
d.這首詩三節層層深入,節奏整齊,韻律和諧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