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之死
1.楊修該死嗎?如果你是曹操,會不會殺楊修?為什么?
2.楊修是一個聰明機智的人,難道他沒有意識到他這樣做會招來殺身之禍嗎?那他為什么還這樣做?
3.楊修之死這件事給我們在待人處世方面怎樣的啟示?請你用一句簡潔的話來概括。
(四)分析曹操的人物形象。(側重體現情感、態度、價值觀)
1.請根據課文的描寫,說說曹操的性格特點。
曹操既殺楊修,佯怒夏侯惇,亦欲斬之。眾官告免。操乃叱退夏侯惇,下令來日進兵。……操帶傷歸寨:原來被魏延射中人中,折卻門牙兩個,急令醫士調治。方憶楊修之言,隨將楊修尸收回厚葬,就令班師。
2.請根據《世說新語•容止》中的描寫,分析曹操的性格特點。
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聞之,追殺此使。
▊(參考)曹操:陰險奸詐、虛偽殘暴、心狠手辣、妒賢嫉能
3.比較:歷史上的曹操與小說中的曹操
①讀一讀曹操的兩首詩:
《觀滄海》 《龜雖壽》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②歷史上的曹操,是一個杰出的地主階級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他非常重視人才,胸襟廣闊。他興屯田,抑兼并,統一北方,適應了當時社會發展的趨勢,起到一定的作用。他領導的官渡之戰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少用多的戰役。他善詩歌,用樂府舊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氣魄雄偉,慷慨悲涼,對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也有所反映。后封魏王,曹丕稱帝后,追尊他為武帝。
4. 討論:你想如果曹操還活著,看了《三國演義》,他會對羅貫中說一句什么話?
三、小結:
1.透過具體事件的描寫,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
2.學會辨證地看待歷史人物和文學作品中人物形象。
四、作業:閱讀《三國演義》與楊修有關的章回(第六十回和第七十一回),探討楊修如果生活在今天會有怎樣的結局,寫一個150字左右的段落,談談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