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導學案
5、假如有一批游客要參觀鼎湖山風景區,聯系課文請你以導游的身份向游客介紹風景區的特點和價值。
答:
《鼎湖山聽泉》導學案
(第二課時)
班級 姓名
學習目標
通過吟哦諷誦來品味精彩段落,理解作者寄寓的人生哲理。
教學重點:通過吟哦諷誦來品味精彩段落。
教學難點:理解作者寄寓的人生哲理。
一、課前預習:
1、 有感情地朗讀第8節
2、 談一談你讀完第8小節后的感受
3、 找出本段中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
4、 泉水流過不同的地方都會發出不同的聲響,這些聲音是美妙的,美妙在哪呢?
具體說一說
5、 怎樣理解本段的最后一句話
二、課堂分析:
比較閱讀并分析
課文為什么會讓我們有如此美的感受?比較兩個句子,哪句好,好在哪里?
1、第8段“那柔曼如提琴者……飛瀑落下深潭”與下面這段進行比較,看誰寫得好。
輕柔的泉聲,是在草叢中流淌的小溪的聲音;清脆的泉聲,是在石縫間跌落的澗水的聲音;厚重回響的泉聲,是無數道溪流匯聚于空谷的聲音;雄渾磅礴的泉水,是飛瀑急流跌入深潭的聲音。
2、再與下面一段做比較:
在草叢中流淌的小溪的聲音,像小提琴一樣輕柔;那像琵琶一樣清脆的,是在石縫間跌落的澗水的聲音;無數道細流匯聚于空谷的聲音,像大提琴一樣厚重回響;那像鋼管齊鳴一樣雄渾磅礴的,是飛瀑急流跌入深潭的聲音。
[上段讀起來,感覺有點生硬,而課文讀起來,就像在欣賞一首美妙的樂曲,讓人感覺到很美。這是因為課文用了排比句,具有節奏感,美就美在有節奏感。]
3、課文末尾寫道:“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鳴。”你能體會作者的深意嗎?
三、課堂練習:
閱讀課文8、9、10三個小節,完成下面的題目
1.“泉聲浸著月光,聽來格外清晰。 ”這句中的泉聲是怎么“浸著月光”的?為什么“聽起來格外清晰”?請談談你對此的理解。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