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當家作主的法治國家
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
1、識記: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2、識記: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明確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知道行使立法權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主要職權;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依法行使民主權利的能力,形成正確的權利、義務觀;
2、培養學生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學習,使學生關心國家的政治生活,提高自己的主人翁意識;通過講述“生活在法治的國家里”一目,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提高學生的依法辦事、依法律已的意識;
課時安排:一課時
課型選用:合作教學
教學方法:討論法和講解法相結合
教學流程:
1、5分鐘時政演講,學生互動、教師點評;
2、導入新課:
教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應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是哪三個方面?本節課,我們就要在學習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基礎上,繼續學習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的相關內容。
學習新課:
第二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板書)
教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人民當家作主基礎上,依法治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人民當家作主,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的基礎,那么,在我國,人民是怎樣當家作主的?
1、人民怎樣當家作主(板書)
教師(啟發學生思考):中國人民站起來、當家作主,開始于什么時候?以什么事件作為標志?
教師歸納:新中國成立后,人民當家做了主人。我國憲法規定,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有權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通過各種形式和途徑管理國家政治、經濟、文化事務。但是,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地域遼闊,不可能每個人都直接去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當采取何種方式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呢?
(1)、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力的形式(板書)
學生回答:廣大人民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選出代表,由他們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組成國家權力機關。再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行政、審判、檢察等機關,分別行使管理國家、維護社會秩序的各項權力。
討論:人民代表與人民的關系、人民代表的權利與義務;(來自人民,受人民監督、向人民負責、為人民服務)
教師:對。這種方式就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們可以用個圖示來把它清楚地表示出來。
(學生活動,設計圖示)
(學生出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示意圖)——略
教師:點評(略)
教師:該示意圖表明:在我國,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通過選舉出的人民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來討論和決定國家大事,從面實現人民當家作主。所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體現了我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性質,是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板書)
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要點歸納。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人民選舉人民代表屬于公民的什么權利?這個權利的實現需具備什么條件?選舉“三好學生”等,是否這里所講的選舉?要求?
第二,人民代表大會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何區別?(是不是只是開會而已——開會只是其工作方式之一;人民代表大會是由人民選舉出的代表組成的國家權力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