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當家作主的法治國家(精選9篇)
人民當家作主的法治國家 篇1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識記: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2、識記: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明確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知道行使立法權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主要職權;
二、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依法行使民主權利的能力,形成正確的權利、義務觀;
2、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學習,使學生關心國家的政治生活,提高自己的主人翁意識;通過講述“生活在法治的國家里”一目,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提高學生的依法辦事、依法律已的意識;
課時安排:一課時
課型選用:合作教學
教學方法:討論法和講解法相結合
教學流程:
1、5分鐘時政演講,學生互動、教師點評;
2、導入新課:
教師: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應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是哪三個方面?本節(jié)課,我們就要在學習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基礎上,繼續(xù)學習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的相關內容。
學習新課:
第二節(ji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板書)
教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人民當家作主基礎上,依法治國,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人民當家作主,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的基礎,那么,在我國,人民是怎樣當家作主的?
1、人民怎樣當家作主(板書)
教師(啟發(fā)學生思考):中國人民站起來、當家作主,開始于什么時候?以什么事件作為標志?
教師歸納:新中國成立后,人民當家做了主人。我國憲法規(guī)定,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有權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guī)定通過各種形式和途徑管理國家政治、經濟、文化事務。但是,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地域遼闊,不可能每個人都直接去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當采取何種方式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呢?
(1)、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力的形式(板書)
學生回答:廣大人民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選出代表,由他們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組成國家權力機關。再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行政、審判、檢察等機關,分別行使管理國家、維護社會秩序的各項權力。
討論:人民代表與人民的關系、人民代表的權利與義務;(來自人民,受人民監(jiān)督、向人民負責、為人民服務)
教師:對。這種方式就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們可以用個圖示來把它清楚地表示出來。
(學生活動,設計圖示)
(學生出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示意圖)——略
教師:點評(略)
教師:該示意圖表明:在我國,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通過選舉出的人民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來討論和決定國家大事,從面實現人民當家作主。所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體現了我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性質,是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板書)
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要點歸納。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人民選舉人民代表屬于公民的什么權利?這個權利的實現需具備什么條件?選舉“三好學生”等,是否這里所講的選舉?要求?
第二,人民代表大會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何區(qū)別?(是不是只是開會而已——開會只是其工作方式之一;人民代表大會是由人民選舉出的代表組成的國家權力機關;)
第三,人民代表大會與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的性質有何不同?
學生:回答(略)
教師: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權力機關,它包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與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其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
(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板書)
教師: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哪些職權?(指導學生快速閱讀教材p95第一段)
教師:你能舉出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立法權的實例嗎?
示例:如2004年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2004年10月,十屆人大十二次會議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草案)提交
提交審議、通過《物權法》、選舉法等,并請學生說出其中的變化。
教師:還有哪些職權?指導學生閱讀p94材料;
歸納: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立法權、任免權、決定權、監(jiān)督權;
活動:國家大事知多少?
1、現在我國的、國務院總理、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的職務分別由誰來擔任?他們是由誰來任命的?
2、你知道的法律有哪些?這些法律是由誰來制定的?
學生活動:略;
教師:
2、生活在法治的國家里(板書)
教師: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我國是一個法治國家。
(1)我國是一個法治國家(板書)
教師:如何理解法治?為什么說我國是一個法治國家?請同學們各抒已見。
提示: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什么?為什么?
教師:(2)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有法可依:你覺得我們國家還應制定或修改哪些法律、法規(guī)?為什么?
有法可依,是否就可以實現依法治國了呢?——有法必依。你的身邊是否有有法不依的現象?該如何改正?
執(zhí)法必嚴:
違法必究:體現了法律的什么特征?體現了我國公民權利的什么特點?請舉幾個例子。
依法法國,建設法治國家,首先政府要依法行政。
(3)政府要依法行政。(板書)
教師:引用教材相關內容。
你身邊有違法行政的事例嗎?
今后,你碰到這類事情,該怎么辦?
(4)個人要依法規(guī)范自身行為(板書)
教師:請同學們再看教材上的漫畫《面試》。想一想,這個招聘者為什么只招聘不懂勞動法的人?
學生:議論,商討
教師:這幅漫畫反映的問題給我們什么啟示?
教師:歸納: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離開人民的參與,支持,監(jiān)督,要實現依法治國是不可能的。
(5)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板書)
教師:為什么在法治國家里,如果離開了人民的參與、支持、監(jiān)督,就無法實現依法治國?
學生:立法、執(zhí)法、守法和法律實施都離不開人民的參與、支持、監(jiān)督。法律是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制定的;法律是否得到真正的遵守、嚴格執(zhí)行和公正、公平適用,需要人民支持、監(jiān)督。總之,沒有人民的參與、支持、監(jiān)督,依法治國就是一句空話。
小結:通過本課學習,我們知道了,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法治國家,人民代表依法代表人民行使權力;生活在法治國家里,我們第個同學都要從小樹立法治觀念,認真學法,做一個守法的公民,同時還要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人民當家作主的法治國家 篇2
教學目標 :
一、知識目標
1、識記: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2、識記: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明確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知道行使立法權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主要職權;
二、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依法行使民主權利的能力,形成正確的權利、義務觀;
2、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學習,使學生關心國家的政治生活,提高自己的主人翁意識;通過講述“生活在法治的國家里”一目,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提高學生的依法辦事、依法律已的意識;
課時安排:一課時
課型選用:合作教學
教學方法:討論法和講解法相結合
教學流程:
1、5分鐘時政演講,學生互動、教師點評;
2、導入 新課:
教師: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應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是哪三個方面?本節(jié)課,我們就要在學習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基礎上,繼續(xù)學習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的相關內容。
學習新課:
第二節(ji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板書)
教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人民當家作主基礎上,依法治國,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人民當家作主,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的基礎,那么,在我國,人民是怎樣當家作主的?
1、人民怎樣當家作主(板書)
教師(啟發(fā)學生思考):中國人民站起來、當家作主,開始于什么時候?以什么事件作為標志?
教師歸納:新中國成立后,人民當家做了主人。我國憲法規(guī)定,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有權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guī)定通過各種形式和途徑管理國家政治、經濟、文化事務。但是,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地域遼闊,不可能每個人都直接去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當采取何種方式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呢?
(1)、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力的形式(板書)
學生回答:廣大人民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選出代表,由他們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組成國家權力機關。再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行政、審判、檢察等機關,分別行使管理國家、維護社會秩序的各項權力。
討論:人民代表與人民的關系、人民代表的權利與義務;(來自人民,受人民監(jiān)督、向人民負責、為人民服務)
教師:對。這種方式就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們可以用個圖示來把它清楚地表示出來。
(學生活動,設計圖示)
(學生出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示意圖)——略
教師:點評(略)
教師:該示意圖表明:在我國,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通過選舉出的人民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來討論和決定國家大事,從面實現人民當家作主。所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體現了我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性質,是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板書)
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要點歸納。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人民選舉人民代表屬于公民的什么權利?這個權利的實現需具備什么條件?選舉“三好學生”等,是否這里所講的選舉?要求?
第二,人民代表大會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何區(qū)別?(是不是只是開會而已——開會只是其工作方式之一;人民代表大會是由人民選舉出的代表組成的國家權力機關;)
第三,人民代表大會與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的性質有何不同?
學生:回答(略)
教師: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權力機關,它包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與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其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
(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板書)
教師: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哪些職權?(指導學生快速閱讀教材P95第一段)
教師:你能舉出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立法權的實例嗎?
示例:如2004年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2004年10月,十屆人大十二次會議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草案)提交
提交審議、通過《物權法》、選舉法等,并請學生說出其中的變化。
教師:還有哪些職權?指導學生閱讀P94材料;
歸納: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立法權、任免權、決定權、監(jiān)督權;
活動:國家大事知多少?
1、現在我國的國家主席、國務院總理、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的職務分別由誰來擔任?他們是由誰來任命的?
2、你知道的法律有哪些?這些法律是由誰來制定的?
學生活動:略;
教師:
2、生活在法治的國家里(板書)
教師: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我國是一個法治國家。
(1)我國是一個法治國家(板書)
教師:如何理解法治?為什么說我國是一個法治國家?請同學們各抒已見。
提示: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什么?為什么?
教師:(2)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有法可依:你覺得我們國家還應制定或修改哪些法律、法規(guī)?為什么?
有法可依,是否就可以實現依法治國了呢?——有法必依。你的身邊是否有有法不依的現象?該如何改正?
執(zhí)法必嚴:
違法必究:體現了法律的什么特征?體現了我國公民權利的什么特點?請舉幾個例子。
依法法國,建設法治國家,首先政府要依法行政。
(3)政府要依法行政。(板書)
教師:引用教材相關內容。
你身邊有違法行政的事例嗎?
今后,你碰到這類事情,該怎么辦?
(4)個人要依法規(guī)范自身行為(板書)
教師:請同學們再看教材上的漫畫《面試》。想一想,這個招聘者為什么只招聘不懂勞動法的人?
學生:議論,商討
教師:這幅漫畫反映的問題給我們什么啟示?
教師:歸納: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離開人民的參與,支持,監(jiān)督,要實現依法治國是不可能的。
(5)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板書)
教師:為什么在法治國家里,如果離開了人民的參與、支持、監(jiān)督,就無法實現依法治國?
學生:立法、執(zhí)法、守法和法律實施都離不開人民的參與、支持、監(jiān)督。法律是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制定的;法律是否得到真正的遵守、嚴格執(zhí)行和公正、公平適用,需要人民支持、監(jiān)督。總之,沒有人民的參與、支持、監(jiān)督,依法治國就是一句空話。
小結:通過本課學習,我們知道了,我國是,人民代表依法代表人民行使權力;生活在法治國家里,我們第個同學都要從小樹立法治觀念,認真學法,做一個守法的公民,同時還要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人民當家作主的法治國家 篇3
執(zhí)教:傅恩紅
案例設計構想
1. 農村中學,尤其是本地區(qū)屬于比較偏遠地區(qū),學生不能夠得到很多機會利用網絡資源為學習服務,缺少公共圖書館作為學生課外閱讀的場所,還有本地區(qū)學生中留守學生占有很大的比例,缺少必要的家庭監(jiān)督,所以學生的學習狀況不容樂觀,知識面比較窄,知識比較貧乏。教師收集豐富的資料在課堂上展示,對開闊學生視野,豐富知識內容,促進學習尤其重要。
2. 農村中學中走讀的學生人數比例大,可供學生用于學習的時間相對較少,有效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尤為重要。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 知道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
2. 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
3.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具體事例介紹人民代表大會的權力,讓學生理解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2. 通過對文字材料的分析,使學生意識到中國現在是一個法治的國家。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 認識法律在維護社會秩序中的重要作用,自覺維護法律的權威。
2. 幫助學生初步樹立法律意識,培養(yǎng)學生自覺守法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本框的難點。在講解時,教師通過圖表法,清晰明確地展示出來。
2. 依法治國是本框的重點。講解時,教師先讓學生了解法在國家生活的重要性,然后從國家機關和個人兩方面分析怎樣才能依法治國。
教學方法
啟發(fā)討論式,點撥法,案例教學法,小組討論法等。
教學準備
在課前查閱相關資料,例如有關人民代表大會等相關法律規(guī)定;搜集能說明依法治國的案例。
課時安排
1課時
--
一、談話導入
二、精彩互動大學堂
一、人民怎樣當家作主
教師提出問題,指導學生看書p74回答。
[回歸教材]
(1) 人民是怎樣行使權力的?
(2) 我們國家權力機關是什么?
(3) 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學生根據課本知識分組進行討論總結,教師進行歸納。根據學生的回答畫出圖表 1.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方式
[時事聚焦]
教師展示材料,學生結合材料得出結論:
2 .全國人大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教師補充材料,提出問題:
(1) 以上材料說明了什么?
(2) 你還知道哪些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自己權力的事例?
學生分小組討論,教師及時進行指導和點撥,得出結論:
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
ps注意區(qū)分人民、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熱點追蹤]
教師展示材料,提出問題:
(1) 材料體現了黨治理國家正在實施什么基本方略?
(2) 實施此項方略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3) 它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教師指導學生看書分析問題,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然后教師歸納總結。
教師補充材料鞏固學生的知識。
二 生活在法治國家里
[要案回顧]
教師展示材料,提出問題:
(1) 以上材料充分說明了什么?
(2) 它對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起到什么重要作用?
(3) 你還能再舉幾例,與同學交流一下嗎?
學生分小組討論,教師及時進行指導和點撥,
1 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我是小律師]
教師展示材料,提出問題:
1. 你是如何看待張明和學校的做法的?
2. 在日常生活中,你的家人有沒有遇到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事情?如果有,問題是如何解決的?
2 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
3 國家經過要依法行政
教師總結:
三、回顧本節(jié)內容,進行小結
結束課程
人民當家作主的法治國家 篇4
課 題
3.6.1人民當家作主的法治國家
課 型新 授
教學媒體
多媒體
教
學
目
標
知識
技能
1.知道人民怎樣當家作主,認識全國人大與其他中央國家機關的關系及全國人大的職權。2.了解依法治國方略的內涵及要求,知道在法治國家里國家機關和公民該怎樣做。
過程
方法
通過活動認識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依法治國方面的有關知識,提高自己維護國家利益,規(guī)范自己行為的能力。
情感
態(tài)度
價值觀
樹立法律意識,認識法律在維護社會秩序中的重要作用,自覺維護法律的權威。
教學
重點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教學
難點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導入新課結合教材第73頁的小故事,設計問題:讓我們想一想,我們?yōu)槭裁从袡鄥⑴c政治生活呢?
小結:人民是國家的主人。 講授新課
一、 人們當家做主的法治國家 (一) 人民怎樣當家作主活動一:探究人民是怎樣行使權力的﹙多媒體出示圖片﹚提問:看圖片,談談你從中獲得了什么信息?提出問題:1.人民怎樣行使自己當家作主的權力?2.人民代表又是怎樣產生的?小結:﹙多媒體顯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示意圖﹚活動二:分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地位與權力是怎樣的?閱讀小故事,思考并回答問題:我們?yōu)槭裁从袡鄥⑴c政治生活呢?學生討論、總結獲得的信息:1.在我國,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有權決定國家的重大事務;2.人民當家作主;3.人民代表大會。討論:結合課本明確答案。教材第74-75頁生發(fā)問題,引導學生明確將要學習的內容。提供感性材料,引導學生理解我國人民行使權力的方式:人民→選舉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其他國家機關(行政、審判、檢查等機關)→管理國家、維護社會秩序。
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最高人民檢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
中央人民政府
中央軍事委員會
各部委
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提問: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是什么?為什么說它的地位最高、權力最大?學生閱讀教材第74頁下面材料提問:1.從這件事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2.某市中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未獲通過,說明了什么?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有那些?(二)、生活在法治國家活動三:認識我國的依法治國方略學生閱讀教材第75頁下面材料提問:1.什么是依法治國?2.從國家、集體和個人三方面說一說黨和國家領導人強調依法治國的意義?小結:依法治國的含義、意義活動四:分析、討論,明確依法治國的要求。結合我國的具體實際,思考并討論:我們具體應該怎樣去實施依法治國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呢?或者說依法治國有什么要求?活動五:分析依法行政的意義。多媒體顯示“價格聽證會”內容看材料,思考問題,小組討論,回答問題。思考、討論:結合本課明確問題答案。思考、討論:1.有法可依;2.有法不依3.執(zhí)法必嚴4.違法必究利用學生以獲得的知識,并結合材料,引導學生學習了解全國人大的地位和職權。通過學生了解我國面前的立法情況,分析立法與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關系問題,與學生一同感受社會主義中國法制建設的進程,啟發(fā)學生思考、討論。引導學生認識依法治國的要求,注意對著四方面的要求認真領會,不要弄混了。通過案例,認識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提問:1.請你談談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在日常生活中,你的家人有沒有遇到過合法權益受侵害的事?如果有,問題是如何解決的?小結: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活動六:討論依法治國與我們青少年有沒有關系?小結:人人都要學法、守法、用法。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學習的主要內容可以用四個關鍵詞來概括:
方式——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力的方式;
關系——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
職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主要職權;
法治——依法治國的意義與要求。
討論依法治國與青少年的關系。學生整理。通過討論,列舉依法治國對公民的要求。總結歸納,便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本課學習的內容。
作
業(yè)
布
置一、選擇題1.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社會主義制度 b.人民當家作主 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d.人民民主專政2.我國的最高權力機關是(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 c.國務院 d.最高人民法院3.依法治國的核心是( )a.有法必依 b.依憲治國 c.人民的監(jiān) d.黨的領導4.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是( )a.人民民主專政 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c.社會主義制度 d.無產階級專政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包括( )a.修改憲法 b.立法權 c.重大事項決定權 d.終審權6.以下關于依法治國的說法正確的有( )a.依法治國,就是要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guī)定管理國家b.依法治國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然要求c.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d.依法治國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內在要求7.政府能否自覺地依法行政,嚴格依法辦事,( )a.直接影響到憲法和法律的尊嚴和權威b.直接關系到依法治國基本方略能否順利實施c.直接關系到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宏偉目標能否順利實現d.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二、簡答題 我國人民是如何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力的?
板
書設計
人民當家作主的法治國家人民怎樣當 家作主生活在法治 國家里人民代表大會人大與其他機關的關系全國人大的地位及含義依法治國的含義依法行政人人依法行事依法治國的要求教學反思
人民當家作主的法治國家 篇5
人民當家作主的法治國家
秀山中學:洪祥春
教學目標 :
一、知識目標
1、識記: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2、識記: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明確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知道行使立法權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主要職權;
二、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依法行使民主權利的能力,形成正確的權利、義務觀;
2、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學習,使學生關心國家的政治生活,提高自己的主人翁意識;通過講述“生活在法治的國家里”一目,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提高學生的依法辦事、依法律已的意識;
課時安排:一課時
課型選用:合作教學
教學方法:討論法和講解法相結合
教學流程:
1、5分鐘時政演講,學生互動、教師點評;
2、導入 新課:
教師: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應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是哪三個方面?本節(jié)課,我們就要在學習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基礎上,繼續(xù)學習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的相關內容。
學習新課:
第二節(ji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板書)
教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人民當家作主基礎上,依法治國,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人民當家作主,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的基礎,那么,在我國,人民是怎樣當家作主的?
1、人民怎樣當家作主(板書)
教師(啟發(fā)學生思考):中國人民站起來、當家作主,開始于什么時候?以什么事件作為標志?
教師歸納:新中國成立后,人民當家做了主人。我國憲法規(guī)定,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有權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guī)定通過各種形式和途徑管理國家政治、經濟、文化事務。但是,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地域遼闊,不可能每個人都直接去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當采取何種方式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呢?
(1)、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力的形式(板書)
學生回答:廣大人民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選出代表,由他們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組成國家權力機關。再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行政、審判、檢察等機關,分別行使管理國家、維護社會秩序的各項權力。
討論:人民代表與人民的關系、人民代表的權利與義務;(來自人民,受人民監(jiān)督、向人民負責、為人民服務)
教師:對。這種方式就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們可以用個圖示來把它清楚地表示出來。
(學生活動,設計圖示)
(學生出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示意圖)——略
教師:點評(略)
教師:該示意圖表明:在我國,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通過選舉出的人民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來討論和決定國家大事,從面實現人民當家作主。所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體現了我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性質,是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板書)
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要點歸納。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人民選舉人民代表屬于公民的什么權利?這個權利的實現需具備什么條件?選舉“三好學生”等,是否這里所講的選舉?要求?
第二,人民代表大會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何區(qū)別?(是不是只是開會而已——開會只是其工作方式之一;人民代表大會是由人民選舉出的代表組成的國家權力機關;)
第三,人民代表大會與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的性質有何不同?
學生:回答(略)
教師: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權力機關,它包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與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其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
(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板書)
教師: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哪些職權?(指導學生快速閱讀教材P95第一段)
教師:你能舉出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立法權的實例嗎?
示例:如2004年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2004年10月,十屆人大十二次會議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草案)提交
提交審議、通過《物權法》、選舉法等,并請學生說出其中的變化。
教師:還有哪些職權?指導學生閱讀P94材料;
歸納: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立法權、任免權、決定權、監(jiān)督權;
活動:國家大事知多少?
1、現在我國的國家主席、國務院總理、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的職務分別由誰來擔任?他們是由誰來任命的?
2、你知道的法律有哪些?這些法律是由誰來制定的?
學生活動:略;
教師:
2、生活在法治的國家里(板書)
教師: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我國是一個法治國家。
(1)我國是一個法治國家(板書)
教師:如何理解法治?為什么說我國是一個法治國家?請同學們各抒已見。
提示: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什么?為什么?
教師:(2)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有法可依:你覺得我們國家還應制定或修改哪些法律、法規(guī)?為什么?
有法可依,是否就可以實現依法治國了呢?——有法必依。你的身邊是否有有法不依的現象?該如何改正?
執(zhí)法必嚴:
違法必究:體現了法律的什么特征?體現了我國公民權利的什么特點?請舉幾個例子。
依法法國,建設法治國家,首先政府要依法行政。
(3)政府要依法行政。(板書)
教師:引用教材相關內容。
你身邊有違法行政的事例嗎?
今后,你碰到這類事情,該怎么辦?
(4)個人要依法規(guī)范自身行為(板書)
教師:請同學們再看教材上的漫畫《面試》。想一想,這個招聘者為什么只招聘不懂勞動法的人?
學生:議論,商討
教師:這幅漫畫反映的問題給我們什么啟示?
教師:歸納: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離開人民的參與,支持,監(jiān)督,要實現依法治國是不可能的。
(5)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板書)
教師:為什么在法治國家里,如果離開了人民的參與、支持、監(jiān)督,就無法實現依法治國?
學生:立法、執(zhí)法、守法和法律實施都離不開人民的參與、支持、監(jiān)督。法律是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制定的;法律是否得到真正的遵守、嚴格執(zhí)行和公正、公平適用,需要人民支持、監(jiān)督。總之,沒有人民的參與、支持、監(jiān)督,依法治國就是一句空話。
小結:通過本課學習,我們知道了,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法治國家,人民代表依法代表人民行使權力;生活在法治國家里,我們第個同學都要從小樹立法治觀念,認真學法,做一個守法的公民,同時還要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人民當家作主的法治國家 篇6
一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知道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
2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
3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能力目標:1.認識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人民當家作主,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
2.知道依法治國是我國的治國方略,了解法制國家的特點,樹立法律意識。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認識法律在維護社會秩序中德重要作用,自覺維護法律的權威。
二、課時安排:2課時
三、教學方法: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自學;問題教學法、講授法
四、教學簡案:
首先,請同學們看書然后討論,并思考如下問題:
1人民怎樣行使權力?
2、全國人大同中央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是什么?
3、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同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是什么?
4、教材p74該市中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未獲該市 人代會通過,我們可以說:。。。
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是什么
6、教材p75從圖中你能得到什么結論?
7、依法治國的要求是什么,含義是什么?
8、政府為什么要依法行政?
一、人民當家作主的法治國家(板書)
1、人民怎樣當家作主( 板書)
我國憲法規(guī)定:中華人民國內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那么人民是怎樣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呢
( 1)人民怎樣行使權力?
人民——選舉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其他國家機關(行政、審判、檢察等機關——管理國家、維護社會秩序(從左至右)
①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力的機關
②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根本的政治制度。
③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其地位最高,權力最大
討論:
該市中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未獲該市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我們可以說:
(學生回答)人民代表大會對“一府兩院”具有監(jiān)督作用;人大代表有人民選出,人大代表不滿意,就是人民群眾不滿意;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力。
從中可以得出人民代表大會與其她國家機關的關系:
其他國家機關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并受他監(jiān)督,向它報告工作。
全國人大同其他中央國家機關的關系:
全國人大,地位最高,權力最大。其它中央國家機關都由它產生,對它負責,并受他監(jiān)督。國務院、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高檢察院都要向它報告工作,全國人大有權對過務院及其各部門提出質詢案。
④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
修改憲法;監(jiān)督憲法的實施;立法權;任免權;重大事項決定權、監(jiān)督權。
2.生活在法治國家里
討論:從p75圖示中我們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這說明我國法律制度在逐步完善;社會生活中得很多問題都通過法律來解決;各項工作逐步走上法治的軌道。也說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法治國家
①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②依法治國的含義: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guī)定管理國家.
③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這是依法治國的前提。
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要求執(zhí)法機關和執(zhí)法人員執(zhí)行法律時必須做到一絲不茍,依法辦事。
違法必究:指凡違法行為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不允許任何各人或組織享有凌駕于法律之上的特權,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指公民平等地享受權利、平等地履行義務、適用法律上平等。
④任何國家機關都必須依法行使職權..
p76相關鏈接告訴我們:國家行政機關是重要得法律實施機關。我國絕大部分法律包括涉及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科技以及與人民群眾利益有關的法律都要由行政機關去落實。
因此,行政機關能否依法行政,直接影響人民群眾對國家機關的看法,影響人民群眾對黨的認識,也影響我國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
⑤ 行政機關要依法行政p77
⑥依法治國對公民個人的要求:學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維護國家利益,依法規(guī)范自身行為。
第六課第二框《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 一)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憲法的作用;憲法的法律地位。
2、能力目標:認識憲法的作用和地位
3、樹立國家安全意識,自覺關心和維護國家安全。
(二)課時安排:2課時
(三)教學方法:問題教學法
(四)教學簡案:
二、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板書)
1、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板書)
首先,學生閱讀教材( p78-p81)并思考:為什么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其次,小組討論,從那些方面來說明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學生感知:請學生閱讀教材p78小字材料,說說憲法與普通法律有什么不同?
大家討論后的出結論:
(1)從憲法規(guī)定的內容上看:憲法規(guī)定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如國家性質、根本制度、根本任務等。 普通法律治規(guī)定國家生活中得某一方面的問題。
(2)憲法的構成
學生再討論: p80小齊為什么能夠依法維護自己的權利?它是怎樣依法維護自己的權力的?
從小齊的例子我們應該:
(3) 我們要認真學習憲法,了解憲法的性質和基本內容,在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遵守憲法的習慣,肅立憲法意識,自覺維護憲法的尊嚴。
從這個意義上說:
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憲治國,憲法是實行以法治國的根本依據。
2、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板書)
引導學生從教材p80圖示中得出憲法所處的法律地位
做一做:p80憲法與普通法律得“母子”關系( 行政訴訟法、 行政法、 行政處罰法)
(1)憲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率。
①憲法使其他法律得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
②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 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各人的活動準則。
(2)法律效率,指法律的強制力和約束力
3、從憲法的制定、修改上看:憲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嚴格
總之,從內容上看,憲法規(guī)定了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從效力看,憲法具有最高得法律效力;從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憲法比普通更為嚴格。所以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第六課第三框《依法參與政治生活》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公民享有政治權利的內容、行使渠道,維護國家安全的政治義務。
2.能力目標: 提高依法行使政治權利的能力,參與政治生活的能力。樹立國家安全意識。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樹立國家安全意識,自覺關心維護國家安全。
(二)、教學課時:2課時
(三)、教學簡案:
【學生感悟】
① 閱讀教材:5分鐘
②小組討論小字材料提出得問題:10分鐘
【教學簡要】
1、依法行使政治權利(板書)
同學們已經看了教材,現在我們大家來討論一下教材的內容
【題問】選舉權屬于那種公民權呢? 政治權利
那么政治權利的含義是什么?
①政治權利,是指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公民參加國家管理,參政議政的民主權利。(板書)
【查一查】:公民的政治權利有那些?
【提問】:來廣洲打工的外地大學生……,遭毒打致死,給我們什么啟示?
權利需要監(jiān)督和制約,每個公民要承擔起監(jiān)督的責任,我們不僅要關注身邊的事,也要關心國家大事,我們可以向有關部門提出自己的建議。對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的建議和權利,對其違法失職行為,有向國家及其有關部門提出申訴、控告、或檢舉得我權利。
【做一做】 :p83最后小字材料
【提問】
② 公民行使建議權、監(jiān)督權的渠道方式有那些?
a 向人民代反映或人大常委會反映。 b 可采取舉報信向有關部門反映。
c 通過新聞媒體進行監(jiān)督。
③公民如何行使監(jiān)督權等政治權利?
a 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正確行使。
b 應當事實求實,以事實為依據,如時反映情況,必要時出示證據和各種證明材料。
c 不能捏造或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貼大字報,聚眾鬧事等方法。
2、維護國家安全: 我們的政治義務( 板書)
【提問】地圖的完整與否與國家的利益有什么關系?
地圖完整:反映著國家團結統(tǒng)一,繁榮富強。地圖不完整反映著國家利益受損害,領土不完整,也反映了國家安全受到威脅,國家安全關系著整個國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因此,
①維護國家安全是我們的政治義務
什么是國家安全?
包括國家的主權、 領土的完整不受侵犯,國家的機密不被竊取,泄漏和出賣,社會秩序不被破壞等。
【提問】 :p86小民有幾種選擇,分別會產生什么后果?
【選擇一】:出賣情報
后果 :使工廠倒閉,損害了國家、集體的利益,也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危害了國家安全。對小民及其父親而言,要受法律的追究和制裁,承擔法律責任。
【選擇二】 :拒絕
后果:保護了工廠的安全,保護了工人們的利益,維護了國家安全,保護了國家秘密,履行了公民的義務,是熱愛祖國的的具體表現。
②保守國家秘密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從小民例子也給我們啟示 :
③公民應樹立國家安全意識,關心維護國家安全是我們必須履行的基本義務。
人民當家作主的法治國家 篇7
教學目標 :
一、知識目標
1、識記: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2、識記: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明確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知道行使立法權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主要職權;
二、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依法行使民主權利的能力,形成正確的權利、義務觀;
2、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學習,使學生關心國家的政治生活,提高自己的主人翁意識;通過講述“生活在法治的國家里”一目,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提高學生的依法辦事、依法律已的意識;
課時安排:一課時
課型選用:合作教學
教學方法:討論法和講解法相結合
教學流程:
1、5分鐘時政演講,學生互動、教師點評;
2、導入 新課:
教師: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應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是哪三個方面?本節(jié)課,我們就要在學習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基礎上,繼續(xù)學習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的相關內容。
學習新課:
第二節(ji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板書)
教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人民當家作主基礎上,依法治國,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人民當家作主,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的基礎,那么,在我國,人民是怎樣當家作主的?
1、人民怎樣當家作主(板書)
教師(啟發(fā)學生思考):中國人民站起來、當家作主,開始于什么時候?以什么事件作為標志?
教師歸納:新中國成立后,人民當家做了主人。我國憲法規(guī)定,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有權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guī)定通過各種形式和途徑管理國家政治、經濟、文化事務。但是,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地域遼闊,不可能每個人都直接去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當采取何種方式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呢?
(1)、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力的形式(板書)
學生回答:廣大人民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選出代表,由他們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組成國家權力機關。再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行政、審判、檢察等機關,分別行使管理國家、維護社會秩序的各項權力。
討論:人民代表與人民的關系、人民代表的權利與義務;(來自人民,受人民監(jiān)督、向人民負責、為人民服務)
教師:對。這種方式就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們可以用個圖示來把它清楚地表示出來。
(學生活動,設計圖示)
(學生出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示意圖)——略
教師:點評(略)
教師:該示意圖表明:在我國,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通過選舉出的人民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來討論和決定國家大事,從面實現人民當家作主。所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體現了我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性質,是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板書)
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要點歸納。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人民選舉人民代表屬于公民的什么權利?這個權利的實現需具備什么條件?選舉“三好學生”等,是否這里所講的選舉?要求?
第二,人民代表大會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何區(qū)別?(是不是只是開會而已——開會只是其工作方式之一;人民代表大會是由人民選舉出的代表組成的國家權力機關;)
第三,人民代表大會與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的性質有何不同?
學生:回答(略)
教師: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權力機關,它包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與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其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
(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板書)
教師: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哪些職權?(指導學生快速閱讀教材P95第一段)
教師:你能舉出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立法權的實例嗎?
示例:如2004年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2004年10月,十屆人大十二次會議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草案)提交
提交審議、通過《物權法》、選舉法等,并請學生說出其中的變化。
教師:還有哪些職權?指導學生閱讀P94材料;
歸納: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立法權、任免權、決定權、監(jiān)督權;
活動:國家大事知多少?
1、現在我國的國家主席、國務院總理、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的職務分別由誰來擔任?他們是由誰來任命的?
2、你知道的法律有哪些?這些法律是由誰來制定的?
學生活動:略;
教師:
2、生活在法治的國家里(板書)
教師: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我國是一個法治國家。
(1)我國是一個法治國家(板書)
教師:如何理解法治?為什么說我國是一個法治國家?請同學們各抒已見。
提示: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什么?為什么?
教師:(2)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有法可依:你覺得我們國家還應制定或修改哪些法律、法規(guī)?為什么?
有法可依,是否就可以實現依法治國了呢?——有法必依。你的身邊是否有有法不依的現象?該如何改正?
執(zhí)法必嚴:
違法必究:體現了法律的什么特征?體現了我國公民權利的什么特點?請舉幾個例子。
依法法國,建設法治國家,首先政府要依法行政。
(3)政府要依法行政。(板書)
教師:引用教材相關內容。
你身邊有違法行政的事例嗎?
今后,你碰到這類事情,該怎么辦?
(4)個人要依法規(guī)范自身行為(板書)
教師:請同學們再看教材上的漫畫《面試》。想一想,這個招聘者為什么只招聘不懂勞動法的人?
學生:議論,商討
教師:這幅漫畫反映的問題給我們什么啟示?
教師:歸納: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離開人民的參與,支持,監(jiān)督,要實現依法治國是不可能的。
(5)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板書)
教師:為什么在法治國家里,如果離開了人民的參與、支持、監(jiān)督,就無法實現依法治國?
學生:立法、執(zhí)法、守法和法律實施都離不開人民的參與、支持、監(jiān)督。法律是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制定的;法律是否得到真正的遵守、嚴格執(zhí)行和公正、公平適用,需要人民支持、監(jiān)督。總之,沒有人民的參與、支持、監(jiān)督,依法治國就是一句空話。
小結:通過本課學習,我們知道了,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法治國家,人民代表依法代表人民行使權力;生活在法治國家里,我們第個同學都要從小樹立法治觀念,認真學法,做一個守法的公民,同時還要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人民當家作主的法治國家 篇8
人民當家作主的法治國家
1、識記: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2、識記: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明確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知道行使立法權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主要職權;
1、培養(yǎng)學生依法行使民主權利的能力,形成正確的權利、義務觀;
2、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第二節(ji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板書)
第一,人民選舉人民代表屬于公民的什么權利?這個權利的實現需具備什么條件?選舉“三好學生”等,是否這里所講的選舉?要求?
第二,人民代表大會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何區(qū)別?(是不是只是開會而已——開會只是其工作方式之一;人民代表大會是由人民選舉出的代表組成的國家權力機關;)
第三,人民代表大會與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的性質有何不同?
人民當家作主的法治國家 篇9
學科名稱: 政治科 年級(模塊)名稱: 九 年級(模塊)章節(jié):第 三 單元(填單元名稱) 融入社會 肩負使命 第 六 課(填課題名稱) 參與政治生活 第 一 框題(填框題名稱) 人民當家作主的法治國家 關鍵詞(3~5個): 人民 依法治國 人民代表 法治 依法行政 【教學目標】課程標準內容目標
具體學習目標
知識
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知道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guī)定管理國家,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樹立法制觀念。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意義,能夠自覺守法,維護社會秩序。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方式,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認識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當家作主,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知道依法治國是我國的治國方略,了解法治國家的特點,樹立法律意識,在實際生活中依法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
認識法律在維護社會秩序中的重要作用,樹立法律意識,自覺維護法律的權威。【資源分析】(一)學情分析初三的學生通過前兩單元的學習,對我國的基本國情國策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要肩負為祖國獻身,為人民服務的責任和使命,更好地融入社會,還要進一步了解我國的基本經濟、政治、文化的方面的制度。學生的現有知識使得他們對于有些問題不很清楚,如,在我國,一切權力屬于人民。那么,人民通過什么途徑行使國家權力?人民怎樣行使國家權力?依法治國的意義是什么?等等。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和看待這些問題,有利于引導他們更好地關心國家大事,參與國家管理。(二)教材分析《人民當家作主的法治國家》是九年級第三單元第六課第一框的授課內容。本框架由兩目組成,包括人民怎樣當家作主和生活在法治國家里。本課主要幫助學生了解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方式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大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人大的職權;依法治國是我國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的意義。(三)相關資源分析【教學重點】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教學難點】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依法治國的意義。【教學方法】1、對比分析法 2、情景教學法 3、分析討論法 4、合作學習法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1、搜集有關人民當家作主的相關事例,查閱相關法律知識。2、搜集有關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合法權益被侵害的的例子以及當事人如何解決。學生準備:1、了解關于人民代表大會的相關事例。 2、搜集有關日常生活中家人被侵權的事情,以及家人的處理方法。【課型】新授課【教學時間】1課時【板書設計】 第六課 參與政治生活 一、人民當家作主的法治國家1、人民怎樣當家作主(1)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方式(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地位最高,權力最大。其他國家機關由全國人大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jiān)督。 (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2、生活在法治國家里(1)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2)依法治國的要求a、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b、政府機關必須依法行使職權(要依法行政) c、公民要依法維護國家利益,依法規(guī)范自身行為【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活動設計
設計意圖
教師
學生
故事
導入
閱讀教材的引言小故事,小澤向市長反映非法經營的網吧引出課題:人民當家作主的法治國家讓學生明白關心國家的事,參與國家管理,依法行使監(jiān)督權,既是我們參與政治生活的表現,也是對國家應盡的責任。
【活動一】你知道嗎?
過渡:根據我國憲法規(guī)定,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有權決定國家的重大事務。那么,人民通過什么樣的組織形式和制度來行使權利呢?學生分析討論:在我國,人民如何行使權力?
學生回答,老師點評:(1)人民是這樣行使當家作主權力的。廣大人民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選出代表,由他們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組成國家權力機關。再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行政、審判、檢察等機關,分別行使管理國家、維護社會秩序的各項權利。①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力的機關。②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以活動引發(fā)學生思考,從而引出下文。
【活動二】感悟政策:政府工作報告給出民生4778億元大禮包資料展示:政府工作報告給出民生4778億元大禮包設問:政府向全國人大上作工作報告,說明兩者關系是怎樣的,同時全國人大在國家機構中處于什么地位,怎么體現?
引導學生理解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地位最高權力最大,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學生看圖思考、自主學習書本p82內容并回答:政府向全國人大上作工作報告,說明兩者關系是怎樣的,同時全國人大在國家機構中處于什么地位,怎么體現?通過材料使學生感悟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理解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地位【活動三】探討新知
閱讀材料:人民對國家大事的決定權,是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來行使的。例如:
﹡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
﹡決定興建長江三峽工程;
﹡設立重慶直轄市。
你還知道哪些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自己權力的事例?通過社會生活現象的分析,引導學生了解全國人大的職能。【活動四】
合作討論
圖示: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立法工作一覽圖
向學生介紹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大的立法情況,與學生一起感受社會主義中國法制建設的進程,啟發(fā)學生思考、討論。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從圖示中得出什么結論?這與我國實行依法治國有什么關系?讓學生了解我國近年來在立法方面取得的成就,思考我國取得的立法成就與實施依法治國方略的關系。
小結: 我國是法治國家,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是我國的立法機關,行使立法權。體現出我國法律制度在逐步完善,社會生活中的許多問題都通過法律解決,各項工作逐步走上法治的軌道。
立法工作與實行依法治國方略的關系:有法可依即建立體現人民意志、反映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完備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依法治國的前提。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①依法治國的含義: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guī)定管理國家。
②依法治國的意義:a、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b、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要求。
③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活動五】細心觀察呈現教材上的圖片資料,設問:你還能說出哪些國家行政機關依法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行政活動?
小結;我國是一個法治國家,一切國家機關都是依照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組織和建立起來的,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都必須依法行使職權。
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性:政府能否自覺地依法行政,嚴格依法辦事,直接影響到憲法和法律的尊嚴、權威,直接關系到依法治國基本方略能否順利實施,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宏偉目標能否順利實現。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依法行政,使國家的公共管理活動依法進行,符合法律的規(guī)定。引導學生了解我國國家行政機關的行政活動。【活動六】案例分析提問:在日常生活中,你的家人有沒有遇到過合法權益受侵害的事情?如果有,問題是如何解決的?
小結: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依法行政,公民要依法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生活在法治國家里,人人都要學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維護國家利益,依法規(guī)范自身行為。結合學生的相關經歷,培養(yǎng)學生依法維護自己正當權力的意識和能力。課堂小結本課的學習主要是幫助大家了解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方式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大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人大的職權;依法治國是我國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的意義。希望通過學習,同學們能認識法律在維護社會秩序中的重要作用,樹立法律意識,依法維護國家利益,依法規(guī)范自身行為,自覺維護法律的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