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第七課第三框《學會合理消費》教學設計
課標要求:“我與集體、國家和社會的關系”的“認識國情,愛我中華”部分:“知道我國現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理解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體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教學目標:
知識:讓學生知道:經濟發展了,人們的消費水平,消費觀念也
隨之變化;學會理財,學會合理消費。
能力:結合家庭和本人的消費實例,剖析是否合理,提高合理消
費、理財能力。
德育:樹立合理消費,合理理財的意識和節儉的品質。
教學重點:學會理財,學會消費。
教學難點:理解:我們生活水平提高了,為什么要提倡節約、合理消費。
教學方法:討論、評價、講授、指導讀書。
課前準備:課前調查了解家庭收入和消費情況(不署名)
教學過程:
家庭年收入 消費支出 內 容 比重
物質生活消費 吃的、穿、住、電話等
精神生活消費 電視、電腦、電話、買書、讀書
勞動、休閑 請律師、家政
引入新課:
同學們:掙錢要本領,花錢講藝術,我國經濟發展了、居民收入增加,人們的消費觀念、消費方式、消費水平也要隨之變化。那么,我們應該怎樣消費呢?
板書:
三、學會合理消費:
(一)消費面面觀
活動:
同位同學交流,比較,課前調查:
教師邊查看,邊點評:
1、食品性支出占整個消費支出的比重叫恩格爾系數,比重越高,生活質量越差。
2、精神生活消費,勞務消費比重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3、今天“教奶上網,網上學習,交流已是生活的一部分,用手機向親朋好友發短信,長假到處旅游,已是部分學生親身經歷;房子裝修設計;超市購物等已成為較普遍的消費現象。”
活動:
p96四個同學一小組,討論問題:
(1)這些消費方式分別滿足了人們哪些需要?
(2)你能發現人們的消費觀念、方式在怎樣變化?
指導學生讀書p971—,并設計一個問題:人們的消費是在怎樣變化?
(3)你還能發現新的消費熱點嗎?
(假日消費、看球賽、美容美發、攝影、釣魚等)
教師點評:略
過渡:那么我們學生應該怎么消費呢?
板書:
(二)學會理財,合理消費
活動:
p97先讓學生自填,后同位同學交流。
目的:讓學生自己分析對零花錢的處理方式,學會理財,教師抽查、了解、分別指導,發現有共同的偏差、評講。
小結:同學關注經濟發展,現在就開始學會理財,合理使用零花錢,住校生合理使用生活費,長大了,要有合法掙錢的本領,有了錢,還要學會存銀行、買債券、炒股票,投資不動產等。
活動:p97探究影響學生消費選擇
學生獨立選擇;多抽學生回答
教師點評:在購買商品時,誘人的廣告,同學的推薦,推銷人員的種種促銷手段,本人的跟風等,都會對我們的消費選擇產生影響,有可能影響我們的自我判斷能力,不是根據自己是否需要,不關心質量、價格,就不理性地購買。
小結:我們應該如何做出自己的判斷和選擇呢?
(板書)學會消費
活動:p98中,通過具體情景分析,引導學生合理消費。
在消費時,應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
在消費前,先預算,能承受,不浪費。
活動:p98下,分析林眉與鄭蕊兩人的消費觀念
分析問題:
(1)如果你是鄭蕊,你如何評價林眉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