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思想政治復習教案
第三課 中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復習目的通過本節課的復習,進一步讓學生掌握本課的一些重點知識,學習有關材料分析題的答題技巧與方法,為第二輪的專題復習打好基礎。復習重點,難點:復習本課中的重點語句并把握一些有關材料題解答的答題技巧。復習方法:講讀 歸納 討論 練習教學過程: 一、 導入復習課:檢查學生預習情況二、 學習閱讀本課中的黑體字部分(讀兩遍)。 三、 然后老師對本課知識結構作簡要概括。第一節 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復習要點:1、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含義、基本特征、主要社會矛盾、根本任務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起止時間和長期性的原因。(簡單掌握)3、我國人口的基本特點4、人口眾多對社會經濟生活的壓力表現。(簡單掌握要點)5、如何解決人口問題?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基本內容、目標個是什么?6、我國的自然資源狀況:我國是個資源比較豐富的國家,具有資源總量大、種類多等優勢;但是我國各類資源的人均占有量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資源相對短缺。7、簡單了解我國在自然資源利用、更新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嚴峻形勢。8、我國目前的環境狀況的特點:我國環境狀況從總體上看,環境污染、資源浪費和生態破環仍相當嚴重。以城市為中心的環境污染扔在發展并向農村蔓延;生態破壞的范圍扔在擴大,程度在加重。9、結合"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談談應如何解決我國的人口、環境、資源問題,如何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口、環境、資源之間的關系。第二節 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復習要點:1、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的內容、核心內容各是什么? 2、在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中,為什么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3、簡單了解我國現實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情況是怎樣的? 4、四項基本原則的內容、核心是什么? 5、為什么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們立國的 ,人民民主專政使我們立國的 ,中國共產黨是我們立國的 ,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們立國的 。6、什么是改革?我國改革的性質是什么?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什么?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7、理解為什么要實行對外開放?8、怎樣理解"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是統一的整體? 9、為什么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怎樣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 10、怎樣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 11、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鍵在,核心在 ,本質在 。12、現在,我國還處在 階段,這是當代中國最基本的國情,主要表現為 ,同時我國又面臨著嚴峻的 形勢。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 ,這就決定了國家的根本任務是 13、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首要的是堅定不移的貫徹 。14、20多年來我們黨最可寶貴的經驗是什么?15、在新世紀,中國共產黨高舉的旗幟是小結:結合時事,分析熱點,一是環境問題,一是發展問題作業:歸納記憶本課重要的觀點,整理有關題目練習: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的知識,回答問題。1、材料一:XX年3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顯示:我國總人口為129533每10萬人中接受大學教育的為3611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為11146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為33961人,文盲率為672%。人口問題始終是一個關系全局的重要問題。材料二:XX年,我國首次采用國際權威標準進行的公眾科學素養調查顯示,我國公眾具備苯酚科學素養的比例為11%,即每千人中有14人具備基本科學素養。據美國1990年的調查顯示,美國公眾達到的基本科學素養水平的比例為69%,即每千人中有69人具備基本科學素養。(1)為什么說"人口問題始終是一個關系全局的重要問題"?(2)你認為應該怎樣解決這個關系全局的人口問題?2.XX年6月17日,是第九個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XX年我國在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主題是:防治荒漠化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我國荒漠化的范圍約300萬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新疆、內蒙古、西藏、青海、甘肅、寧夏、陜西、山西、河北等9個省區。全國有近4億人口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影響,全國每年囚荒漠化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540億元。以上這則材料說明了什么?對你有什么啟示?答:我國土地荒漠化嚴重,面臨嚴峻的環境形勢。環境問題既是經濟問題,又是社會問題。嚴峻的環境給我國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已經嚴重影響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影響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面對這些,我們必須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合理開發資源,保持生態平衡,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方針。作為公民,我們應該提高環保意識,增強法制觀念,自覺保護環境,同破壞環境的行為做斗爭。廈門是一座美麗的城市。近一年來。榮獲"國際花園城市"的稱號和"中國人居環境獎",被譽為"最溫馨的城市"。'但我市是一個淡水資源較貧乏的城市,人均占有量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為了讓廈門市無愧于美麗溫馨的海濱之城的聲譽,我們學校一個研究性學習小組,確定以《我市居民用水狀況及對策》為主題.開展調查研究.力求為我市的可持續發展獻計獻策,做好以下工作:(1) 為了解居民用水狀況。你認為應掌握哪些內容或資料?可以通過哪些相應的方法和途徑獲得?(12分)(2)根據你調查分析的結果,請你提出改善居民用水狀況的相應對策。(8分).(1)①內容或資料:水源狀況、水質、用途和用水量、影響水源和水質的因素(水土保持情況、污染源、植被狀況、氣候、環境,地理條件、人類行為等)等(6分)(只要學生能根據圖意提出針對性強、突出主題的內容,至少四項,可給滿分)②途徑和方法:實地考察(河流、山地、居民點等);取樣化驗分析(自來水、河水、生產和生活污水等);問卷調蠢;到化工廠、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環保局等有關單位訪問調查等.(6分)(只要學生能根據圖意提出可操作性、針時性強、突出主題的方法和途徑。至少四項,可給滿分)(2)對策:①遷建化工廠,治理生產、生活用水污染②開辟第二水源,進行海水凈化③提倡節水、愛水,合理優化用水,提高:工業廢水的重復利用率④提高水價以制約用水量等⑤提高植被覆蓋率,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減少水土流失⑥制定相關法規,加強執法力度,規范護水、用水、節水和排水等(學生根據圖意提出的對策必須是科學合理、切合實際.具有可操作性的,至少四項,可給滿分.若學生離開圖意僅從廈門的情況提出對策。言之有理?勺们榻o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