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受教育的權利 教學設計與課后反思
第三節《科教興國的重托》
第二課時 珍惜受教育的權利 教學設計與課后反思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教育在綜合國力的形成中的基礎地位;體會我國面臨的發達國家教育方面占優勢的壓力;增強自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自身素質,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2、能力目標:通過分析教育是如何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影響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探究我國教育的現狀,學會分析我國教育與發達國家、地區間的差距。
3、知識目標:了解教育的重要性;認識到我國與發達國家在教育上的差距;認識到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教育是發展科技和培養人才的基礎。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教育是一種力量;認識到我國教育的嚴峻形勢;增強自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自身素質。
難點:面對發達國家在教育上的優勢壓力,如何增強自身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并落實到實際行動。
注:由于本課時內容主要是講述教育方面的,是第二節的延續,所以提到第三節的前面,作為第一課時。
教學方法
①教法:情境教學法、案例分析法、講解法。
②學法:活動探究法、討論法。
教學模式:走進生活——明確觀點——深入體驗——學會運用
教具使用: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展示材料:溫總理痛心坦言的一段材料。(投影顯示)
溫總理說:“我聽到一個例子感到很痛心。我們出口的dvd一臺大約40美元左右,可是要交專利費21美元。我們的藥品,人離不開啊,90%以上都是國外專利;我們的數控機床70%以上都是國外專利;我們的汽車90%都是合資企業或者是國外品牌。”
溫總理指出,在科技轉化方面應該有緊迫感,得有自己的知識產權,有自己自主的創新能力,還有能同國際競爭的名牌產品。如果不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中國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就不會有很大改變。
引出:當今世界,競爭激烈,焦點在科技,關鍵在人才,基礎在教育。科教興國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同時學習科教興國的知識(p63信息平臺)。
二、學習新課:珍惜受教育的權利
問題隨想
投影《放牛娃的愿望》 《同一片天空》
思考:看了上述對話,你有何感想?
歸納:從這段對話中我們可以發現,由于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貧困地區的人們陷入了一代又一代的貧困循環怪圈(放牛-討媳婦-生孩子……),因此我們應該珍惜受教育的機會,依法接受義務教育。
(一)、受教育權
思考討論:
①我國憲法四十六條的規定受教育是公民的權利,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憲法賦予公民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那么,什么是受教育的權利?
(受教育權,是指公民有從國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機會,以獲得受教育的物質幫助的權利。受教育權包括兩個基本要素:一是公民均有上學接受教育的權利;二是國家提供教育設施,培養教師,為公民受教育創造必要的機會和物質條件。)
②我國教育法規定受教育者有哪些權利?(投影顯示)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四十二條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權利:
(一)參加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各種活動,使用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圖書資料;
(二)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獲得獎學金、貸學金、助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