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發展科技 振興教育
從具體內容來看,要讓學生在了解我國教育、科技成就的基礎上,看到我國教育的整體水平還不高的一面,體會我國面臨的發達國家在科技方面占優勢的壓力。認識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教育是發展科技和培養人才的基礎。認識到國家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大現實意義。體會科技創新、教育創新的重要意義。注重提高自身的創新素質,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在具體把握上,要注意三點。一是充分認識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大意義。要充分認識到未來科學技術特別是高新技術發展對綜合國力、社會經濟結構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響,把加速科技進步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地位,使經濟建設真正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二是經過感受、體驗,認識到創新特別是教育創新、科技創新的重要意義。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民族創新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興衰存亡。在人人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教育必須創新;科學的進步、經濟的發展,要求科技創新。教育創新和科技創新是提高整個中華民族創新能力的基礎。三是要注重培養和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保護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思維,為學生的稟賦和潛能的充分開發創造一種寬松的環境。(二) 單元整體框架前言從身邊的科技對生活的影響入手,引出本單元的主要內容:科技與教育,發展科技、振興教育,已成為當今強國的必然選擇。第一節“科技改變生活”,本節講述三個內容:1、科技發展的足跡;2、感受科技的魅力;3、直面成就與差距。在第一個內容 “科技發展的足跡” 中,從古代科技的萌芽開始,點出科技的發展是與人類的發展密切相關的,文字的出現,為科技的發展準備必要的條件。這里教師可以用精美的圖片來補充說明世界上的幾大奇觀,介紹幾種文字的起源及演變等等。接下來主要講述了三次科技革命,這也是本框的重點和難點。教師在講解時,可以從標志、特點、起始時間及對人類生活的影響等方面進行對比學習。另外,教師在講述完教材內容后,還可以進行拓展,如讓學生去查閱資料,開展一次以“科技革命的影響利大于弊”為主題的辯論賽,從而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增進對科技與人類生活關系的理解。第二個內容“感受科技的魅力”,其實是第一個內容延續。進一步對第三次科技革命進行展開,把學生帶入到神奇的科幻世界里。這一框內容沒有太多理論知識,主要是跟學生一起來體驗、感受科技的神奇,所以教師在此可以把它當作一節活動課的形式來上,讓學生就他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進行資料的搜集,然后在課堂上進行展示。第三個內容“直面成就與差距”,之所以命題為“直面”,意指對自己的現狀應該有客觀、清醒的認識,找出差距與不足,然后才能明確努力的方向。本框從我國科技的幾個發展時段來進行展開,“中國古代科技——新中國成立以來科技的發展——21世紀科技的成就”,講述了中國在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基本原則上在科技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接著指出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這里教師可以從技術、人才、創新思維等角度來與發達國家進行對比,找出差距的根源和解決措施。當今世界的競爭是綜合國力的競爭,而增強綜合國力的關鍵是“發展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