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jié) 教育振興民族教案
1、 與發(fā)達國家相比:
展示材料:《我國首次公布“中國教育與人力資源問題報告”》、
《中、韓、美公民受高中教育、大學教育的人口比例圖》。
1、我國首次公布“中國教育與人力資源問題報告”
報告描繪我國人力資源現(xiàn)狀:整體國民素質(zhì)偏低,中高層次人才嚴重缺乏,與發(fā)達國家與新興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我國15歲以上公民人均受教育年限僅為7.64年,不到初二水平,與美國1XX年前相仿,比韓國低近4年。
2、 中、韓、美公民受高中教育、大學教育的人口比例圖。
中、韓、美受高中教育以上人口比例圖 中、韓、美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圖
(圖片無法粘貼)
問:這些材料說明了什么?我們應該怎么辦?
3、 我國地區(qū)間的差距
展示材料:教材p60,我想讀書及蘇明娟大眼睛圖片。
思考:(1)你看到以上情況,想到了什么?(引導學生從三個角度:一個角度從現(xiàn)狀上回答;另一個個角度可以引導學生對貧困地區(qū)的幫助等,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第三個角度,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教育權。)
(2)這兩位女孩你知道是誰嗎?是我國的什么工程讓她們重新享受了學習的權利?
(3)你還知道資助貧困學生的什么行動嗎?你準備為這些事業(yè)做點什么嗎?
(三) 抓住機遇,迎接挑戰(zhàn)
1、學習鄧小平“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問:對這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
2、學習信息平臺:看了這些內(nèi)容的感想?
得出結(jié)論:抓住機遇,迎接挑戰(zhàn),振興我國的教育事業(yè)。
(四) 思維拓展:
從你的生活實際出發(fā),說說我國目前教育領域中存在哪些急需解決的問題?加入wto給我國的教育又會帶來怎樣的挑戰(zhàn)?我們中學生該如何面對這些機遇和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