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運動;1
再請學生自己動手用手電筒和地球儀演示地球的自轉運動,如教材圖1.17晝夜交替演示圖所示,思考下列問題:
①指出晝半球、夜半球的范圍。當中國是白天時,還有哪些國家是白天,有哪些國家是黑夜?(處在白天的有日本、朝鮮、蒙古等國家;處在黑夜的有美國、加拿大、巴西等國家。)
②將地球儀轉動180°,中國和美國分別處在白天,還是黑夜?(中國處在黑夜,美國處在白天。)
③地球上某地經歷一次白天和黑夜大約多長時間?(24個小時左右,即一天。)
④從南極和北極上空俯視地球自轉運動的方向有什么不同?(從北極俯視為逆時針,南極俯視為順時針。)
⑤教材圖1.18討論思考,在同一時刻,中國北京的暢暢同美國的姨媽互相問候有差異,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是什么?(因為地球不停地從西向東自轉,東邊的地點比西邊的地點先看到日出,也就是說東邊的地點的時刻比西邊地點的時刻早。)
這幾個問題的設置,將知識拓寬、加深。
教師小結:(邊小結過板書)地球圍繞地軸不停地自西向東自轉,產生了晝夜交替的現象,還使地球上不同經度的地區產生了時刻的差異。
教師出示《地球自轉歌訣》,學生朗讀:
地球向東繞軸轉,旋轉一周為一天,
背著太陽為黑夜,朝著太陽為白天,
地球上面看日出,每天東邊要早見。
歌訣幫助學生記憶。
承轉:大家都知道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繞太陽公轉,你能想像出同時進行的這兩種運動嗎?
板書 二、地球的公轉運動
現在我給大家演示這兩種運動,請大家邊觀察邊思。考下列問題:
①地球公轉圍繞的中心是什么?
②運動的方向怎么樣?
③公轉一周的時間有多長?
(學生總結)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繞太陽不停地公轉,公轉的方向與自轉的方向一致,也是自西向東,公轉一周的時間是一年。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課堂小結
由學生填寫下表進行總結:
地球自轉 地球公轉
繞轉軸心
方向
周期
產生現象
表中的"?"是下節課要學的內容,給學生留有懸念。
板書設計
構架式的板書,給學生一個重點突出的知識結構,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本節知識。
課外實踐
動動手,測量竿影的長度和方向。
①首先,在學校空曠平坦的空地上垂直插立一根竿子,然后,在晴朗的日子,分別在早晨、中午和下午,觀察和測量這根竿子的影子,并且填寫下表:
次數 觀察時間 竿影長度 竿影方向
第一次